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及应用其的卫生陶瓷和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750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4
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及应用其的卫生陶瓷和制备方法,涉及卫生陶瓷技术领域。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钾长石25~27份、石英17~20份、氧化锌1~3份、白云石8~12份、硅灰石5~8份、高岭土5~8份、氧化铝6~8份、硅酸锆7~9份、熔块1~4份、碳酸钡6~9份、烧滑石5~9份和碳酸锂0.5~1.5份。引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锂,实现助熔,降低原料的熔融温度,利于各原料相互熔合,且通过碳酸锂改善熔块的粘性,实现降低亚光釉的粘度,使亚光釉在高温中流动性能得到提高,利于亚光釉析出的晶体流动,使晶体排列更加均匀整齐,方便控制釉面平整度,提高卫生陶瓷烧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及应用其的卫生陶瓷和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陶瓷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及应用其的卫生陶瓷和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亚光釉根据析出的晶体结构种类不同,可分为析出单种晶体的Ca质亚光釉、Mg质亚光釉、Ba质亚光釉和Zn质亚光釉等,还有可析出多种晶体的Ca-Mg亚光、Ba-Mg亚光和Ca-Mg-Ba亚光釉,研究发现,拥有多种晶体结构的亚光釉,具有较好釉面质感,釉面的细腻程度较单种晶体的亚光釉有明显的提高,采用析出多种晶体的亚光釉制成的卫生陶瓷具有良好釉面质感。但现有技术中,限于亚光釉中硅铝成分比较低的关系,亚光釉普遍存在高温流动性较低的问题,因此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小,析出的晶体普遍会是单种晶体,釉面质感较差,此外还导致釉面平整度难以控制,增加卫生陶瓷的烧制难度,降低卫生陶瓷烧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及应用其的卫生陶瓷和制备方法,解决亚光釉普遍存在高温流动性较低所带来的缺陷,提高卫生陶瓷釉面的平整度,提高卫生陶瓷烧制效率。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钾长石25~27份、石英17~20份、氧化锌1~3份、白云石8~12份、硅灰石5~8份、高岭土5~8份、氧化铝6~8份、硅酸锆7~9份、熔块1~4份、碳酸钡6~9份、烧滑石5~9份和碳酸锂0.5~1.5份。进一步,所述石英为粉末状颗粒,所述石英中小于等于325目细度的颗粒重量占所述石英添加总重量的92%或以上。进一步,所述亚光釉的原料在配方釉式中需满足:SiO2/Al2O3=5~6.5。进一步,原料还包括若干种陶瓷色料。一种卫生陶瓷,所述卫生陶瓷的坯体通过高压注浆成型,所述卫生陶瓷的表面釉层使用上述的亚光釉烧结而成。一种卫生陶瓷的制备方法,使用上述的亚光釉,包括以下步骤:熔块预球磨:按照配比称取熔块,将配方量的熔块研磨到小于等于325目细度的颗粒;球磨:按照配比称取其他原料,将其他原料与预先球磨后的熔块混合,加入甲基纤维素,再加水球磨,得到釉浆,其中,甲基纤维素的添加量为原料总重量的0.15~0.20%,水的添加量为原料总重量的45~50%;过筛除铁:将球磨获得的釉浆进行160~200目过筛及除铁;施釉:对卫生陶瓷的坯体进行施釉,施釉的釉层厚度为0.6~0.8mm;干燥:将施釉后的卫生陶瓷的坯体先置于50℃的烘干室内烘干,再转入干燥窑内进行干燥;烧成:将干燥后的卫生陶瓷的坯体进行1195~1215℃高温烧制,得到成品。进一步,所述釉浆的化学成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50.0~58.0%SiO2、15.0~17.0%Al2O3、1.0~2.5%ZnO、6.0~9.0%CaO、3.0~4.5%MgO、4.0~6.5%BaO、4.5~6.0%ZrO2、3.0~4.0%K2O、0.5~1.0%Na2O、0.2~0.6%Li2O。进一步,过筛除铁步骤中,过筛后,所述釉浆中小于10μm粒径的原料重量占总原料重量的70~75%。进一步,施釉步骤中,所述釉浆的粘度为200~250cP。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釉料配方引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锂,实现助熔,降低原料的熔融温度,利于各原料相互熔合,且通过碳酸锂改善所述熔块的粘性,实现降低亚光釉的粘度,使亚光釉在高温中流动性能得到提高,利于亚光釉析出的晶体流动,使晶体排列更加均匀整齐,方便控制釉面平整度,提高卫生陶瓷烧制效率。此外,由于Li元素离子半径小,填充了釉面结构中的空隙,使釉面更加致密,大大提升釉面平整度和细腻度。二、与现有技术的亚光釉配方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基于高温流动性能较好的条件下,可进一步通过提高亚光釉中钡元素的含量,拓宽釉料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使得到晶体结构是以透辉石为主的复合亚光釉,进一步地提高釉面的质感和细腻度。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釉料配方中存有较多坯体中不常用的元素如Ba元素和Li元素,增大坯体与亚光釉之间成分的差异性,以此促进形成坯体与亚光釉之间的中间层,使釉面抗热冲击性能大大提高,经具体的抗热冲击性能检测,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卫生陶瓷亚光釉配方的卫生陶瓷可承受140~2℃温差变化5次不出现裂纹,远高于国标标准。四、在现有技术的亚光釉配方中,碳酸钡的碳酸根产出的气泡破裂后起搅拌作用,提升釉料熔融的均匀化程度,减少釉面的表面缺陷,进一步提高釉面的平整度,且碳酸钡增大釉料的热膨胀系数的作用,实现坯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保证亚光釉性能稳定和釉面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基于釉面平整度和抗热冲击性能的提高,保证亚光釉性能稳定和釉面质量的条件下,可通过调整碳酸钡的添加量,使釉面光泽度在20~50°的范围内变化,实现调整卫生陶瓷的光泽度,利于结合多种颜色的搭配,使本配方在日常使用和艺术装饰方面都拥有较大的应用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钾长石25~27份、石英17~20份、氧化锌1~3份、白云石8~12份、硅灰石5~8份、高岭土5~8份、氧化铝6~8份、硅酸锆7~9份、熔块1~4份、碳酸钡6~9份、烧滑石5~9份和碳酸锂0.5~1.5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釉料配方引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锂,实现助熔,降低原料的熔融温度,利于各原料相互熔合,且通过碳酸锂改善所述熔块的粘性,实现降低亚光釉的粘度,使亚光釉在高温中流动性能得到提高,利于亚光釉析出的晶体流动,使晶体排列更加均匀整齐,方便控制釉面平整度,提高卫生陶瓷烧制效率。此外,由于Li元素离子半径小,填充了釉面结构中的空隙,使釉面更加致密,大大提升釉面平整度和细腻度。与现有技术的亚光釉配方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基于高温流动性能较好的条件下,可进一步通过提高亚光釉中钡元素的含量,拓宽釉料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使得到晶体结构是以透辉石为主的复合亚光釉,进一步地提高釉面的质感和细腻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釉料配方中存有较多坯体中不常用的元素如Ba元素和Li元素,增大坯体与亚光釉之间成分的差异性,以此促进形成坯体与亚光釉之间的中间层,使釉面抗热冲击性能大大提高,经具体的抗热冲击性能检测,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卫生陶瓷亚光釉配方的卫生陶瓷可承受140~2℃温差变化5次不出现裂纹,远高于国标标准。在现有技术的亚光釉配方中,碳酸钡的碳酸根产出的气泡破裂后起搅拌作用,提升釉料熔融的均匀化程度,减少釉面的表面缺陷,进一步提高釉面的平整度,且碳酸钡增大釉料的热膨胀系数的作用,实现坯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保证亚光釉性能稳定和釉面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钾长石25~27份、石英17~20份、氧化锌1~3份、白云石8~12份、硅灰石5~8份、高岭土5~8份、氧化铝6~8份、硅酸锆7~9份、熔块1~4份、碳酸钡6~9份、烧滑石5~9份和碳酸锂0.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钾长石25~27份、石英17~20份、氧化锌1~3份、白云石8~12份、硅灰石5~8份、高岭土5~8份、氧化铝6~8份、硅酸锆7~9份、熔块1~4份、碳酸钡6~9份、烧滑石5~9份和碳酸锂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为粉末状颗粒,所述石英中小于等于325目细度的颗粒重量占所述石英添加总重量的92%或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特征在于:所述亚光釉的原料在配方釉式中需满足:SiO2/Al2O3=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卫生陶瓷的亚光釉,其特征在于:原料还包括若干种陶瓷色料。


5.一种卫生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卫生陶瓷的坯体通过高压注浆成型,所述卫生陶瓷的表面釉层使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亚光釉烧结而成。


6.一种卫生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亚光釉,包括以下步骤:
熔块预球磨:按照配比称取熔块,将配方量的熔块研磨到小于等于325目细度的颗粒;
球磨:按照配比称取其他原料,将其他原料与预先球磨后的熔块混合,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宁白静静薛福勤王赞何路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