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岛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治污
,具体为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岛。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产生也在逐年增加,河流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并且,城市正实施将污水厂出水深度处理后,会灌于城市河道,为其补水,但由于再生水源自身的水质指标高于河道水质指标,尤其氮磷的浓度,当再生水进入河道后若不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随着营业物质的积累,很容易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甚至会爆发水华,因此河道污染也是最为严重;生态浮岛是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的人工浮岛;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例如总磷、氨氮、有机物等,使得水体的营养得到转移,减轻水体由于封闭或自循环不足带来的水体腥臭、富营养化现象,现有的生态浮岛结构单一、净化效果不佳,且种植物根部易腐烂,降低净化效果,因此,现设计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岛。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岛,包括:主体结构(1)、承载结构(2)以及悬浮种植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可沉降与河水内,所述承载结构(2)可拆卸安置于主体结构(1)上,且可沉降在水表面下,所述悬浮种植结构(3),可拆卸安置于承载结构(2)上,且可位于水表面上方;/n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沉降桶(11)、隔板(12)、插杆(13)、蓄电池(14)、风机(15)、三通管(16)以及转接螺纹杆(17);/n所述沉降桶(11)为空心结构,且其下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隔板(12)固定嵌装于沉降桶(11)内侧壁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插杆(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生态浮岛,包括:主体结构(1)、承载结构(2)以及悬浮种植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1)可沉降与河水内,所述承载结构(2)可拆卸安置于主体结构(1)上,且可沉降在水表面下,所述悬浮种植结构(3),可拆卸安置于承载结构(2)上,且可位于水表面上方;
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沉降桶(11)、隔板(12)、插杆(13)、蓄电池(14)、风机(15)、三通管(16)以及转接螺纹杆(17);
所述沉降桶(11)为空心结构,且其下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隔板(12)固定嵌装于沉降桶(11)内侧壁上,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插杆(13)其一端外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一斜螺纹,所述插杆(13)其一端活动插装与沉降桶(11)下壁安装螺纹孔内,且与沉降桶(11)相旋接,所述蓄电池(14)固定安置于沉降桶(11)内下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风机(15)固定安置于隔板(12)上,且位于沉降桶(11)内,所述三通管(16)其一端固定连接于分级出风端口上,所述转接螺纹杆(17)为空心结构,所述转接螺纹杆(17)其一端固定贯穿于沉降桶(11)上壁内,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其另一端内开设有内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2),包括:第一承载盘(21)、转接管(22)、密封圈(23)、第二承载盘(24)、一对结构相同的对接板(25)、一对结构相同的螺栓(26)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供氧管(27);
所述第一承载盘(21)其右端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右侧壁中心部位处相贯通的对接槽,且靠近左侧壁沿处开设有第一契合槽,并其与对接槽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管道通孔,所述第一承载盘(21)可拆卸安置于转接螺纹杆(17)上,且其第一契合槽内下壁开设有若干结构相同的第一透水孔,并其对接槽内下壁两侧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固定螺纹孔,所述转接管(22)固定焊接于第一承载盘(21)下壁,且位于右端中心线上,并其另一端内侧壁开设有第二斜螺纹,所述转接管(22)其另一端可拆卸套装与转接螺纹杆(17)另一端上,且与转接螺纹杆(17)相旋接,所述密封圈(23)活动嵌装于转接管(22)内,且位于转接管(22)与转接螺纹杆(17)之间,所述第二承载盘(24)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宇,李艳章,葛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源态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