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中硝氮还原的磷掺杂钴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催化还原去除水中硝酸根的P掺杂Co3O4纳米线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生长纳米线阵列的泡沫镍电极,在通电的情况下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属于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入受纳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其中氮类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浓度过高,会诱发一些水体产生一些亚硝胺类的致癌物质,导致新生儿易患高铁血红蛋白症(又称“蓝应综合征”)。并且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分解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物质。鉴于此,“中国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规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离子的最大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0.0mg/L和0.1mg/L。去除水中的硝酸盐最常用的技术包括:(a)物化法,包括离子交换、吸附、电渗析和反渗透;(b)生物法和(c)化学法,如活性金属和催化氢化。然而,在物理化学过程中,硝酸盐只能从水相转移到树脂或吸附剂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掺杂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掺杂Co3O4/NF复合电极还原水中硝酸根的电催化技术,其特征在于,先使用水热-热烧结的方法将四氧化三钴纳米线阵列负载到泡沫镍上,随后通过低温磷化的方法将P掺杂进入四氧化三钴的晶格中,即得可电催化还原去除水中硝酸根的电极。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的水热-热烧结方法,水热温度范围为80~180°C,水热反应时间范围为2~24h;热烧结温度范围为250~800°C,烧结时间范围为0.5~6h。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钴的可溶性前驱体化合物可为钴的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波,高佳楠,倪聪聪,袁晶晶,刘奕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