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683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荧光碳点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苯二胺类化合物和氨基酸混合溶于去离子水后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并于160‑280℃反应2‑12h,再经过纯化、干燥后得到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红光碳点呈现双波段发射波长,在600nm及650nm具有较强的激发波长,且发射波长不依赖于激发波长而发生偏移;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易批量生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荧光碳点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碳点是一类尺寸小于10nm的分散的类球状碳纳米材料,与半导体量子点相比,其表面富含羧基、羟基等官能团,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荧光光稳定性好,不易光漂白,具有一定的激发波长依赖性。因此,碳点在生物成像、荧光传感、发光二极管、光伏材料器件、光催化、医学治疗等方面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前纳米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大多数碳点的发射峰在蓝色和绿色区域,因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尤其在生物检测领域,蓝色和绿色的发射物不能深入渗透组织,也很容易激发生物样品的自发荧光。近红外荧光因其具有较深的组织穿透性、不易激发生物自身荧光、对生物样本光损伤小等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报道较多发射红光的荧光材料是荧光染料、半导体量子点以及高分子量子点,但其均存在毒性大、生物相容性差、成本高、制备工艺复杂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而红光碳点与传统的近红外发光材料相比,具有低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碳源丰富,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苯二胺类化合物和氨基酸混合溶于去离子水后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并于160-280℃反应2-12h,再经过纯化、干燥后得到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其中苯二胺类化合物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或对苯二胺,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氨基酸、精氨酸或组氨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苯二胺类化合物和氨基酸混合溶于去离子水后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并于160-280℃反应2-12h,再经过纯化、干燥后得到光致发光波长稳定的红光碳点,其中苯二胺类化合物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或对苯二胺,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氨基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莉秦塞男王亮张艳任天翔靳清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