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蛋白紫杉醇避震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592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2
一种白蛋白紫杉醇避震转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内部设有第一半球套和第二半球套,所述第一半球套最大直径处外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半球套最大直径处外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紧固套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在运输途中防止白蛋白紫杉醇因颠簸震动产生气泡,其内部设有多重适应缓冲结构,能够有效吸收运输途中对白蛋白紫杉传递的震动力,并且还能降低白蛋白紫杉醇的温度,以减缓其流动性,进而保证其不易失活和防止流动性过高而搅动产生气泡,装置能够快速安装在普通运输载具上,适应性强,简单高效,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蛋白紫杉醇避震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白蛋白紫杉醇避震转运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白蛋白紫杉醇,是一种临床上使用的贵重药品,适用于治疗联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或辅助化疗后6个月内复发的乳腺癌,紫杉醇由于其溶媒的特殊性,I型过敏反应发生率高达34.7%,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因此,用药之前要给予大剂量的抗过敏药物。而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给药前无需抗过敏预防用药,但是,对药物配制过程有严格的要求,白蛋白紫杉醇,配置后是液体状态,配置后运送过程中极易产生气泡,但是输注要避免气泡的,因为泡沫形成后除了影响药物的溶解,还会影响药物的输注剂量,所以由于白蛋白紫杉醇的运送过程比较困难,用普通的运输设备运送白蛋白紫杉醇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泡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白蛋白紫杉醇避震转运装置,能够在运输途中防止白蛋白紫杉醇因颠簸震动产生气泡,其内部设有多重适应缓冲结构,能够有效吸收运输途中对白蛋白紫杉传递的震动力,并且还能降低白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蛋白紫杉醇避震转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滑动箱(18),所述滑动箱(18)内部设有第一半球套(43)和第二半球套(44),所述第一半球套(43)最大直径处外侧设有第一安装槽(58),所述第二半球套(44)最大直径处外侧设有第二安装槽(59),所述第一安装槽(58)和第二安装槽(59)内部安装有紧固套环(46),所述紧固套环(46)上对称阵列分布有固定孔(47),所述固定孔(47)内部设有与第一半球套(43)和第二半球套(44)螺纹连接的螺钉(45),所述第一半球套(43)和第二半球套(44)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半球套(43)内部设有第一半球(26),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蛋白紫杉醇避震转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内部设有滑动箱(18),所述滑动箱(18)内部设有第一半球套(43)和第二半球套(44),所述第一半球套(43)最大直径处外侧设有第一安装槽(58),所述第二半球套(44)最大直径处外侧设有第二安装槽(59),所述第一安装槽(58)和第二安装槽(59)内部安装有紧固套环(46),所述紧固套环(46)上对称阵列分布有固定孔(47),所述固定孔(47)内部设有与第一半球套(43)和第二半球套(44)螺纹连接的螺钉(45),所述第一半球套(43)和第二半球套(44)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半球套(43)内部设有第一半球(26),所述第二半球套(44)内部设有紧贴第一半球(26)的第二半球(14),所述第一半球套(43)和第二半球套(44)内壁阵列活动连接有紧贴第一半球(26)和第二半球(14)外侧的第一滚珠(33),所述第一半球(26)和二半球(14)相对端分别设有安装孔(53),所述安装孔(53)内部放置有药瓶(15),所述滑动箱(18)内壁顶部和底部阵列设有通水槽(22),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5),所述箱体(1)两侧设有第一滑动槽(24),所述第一固定块(25)上设有伸入第一滑动槽(24)并与其滑动连接的导向块(16),箱体(1)内壁对称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2),所述滑动箱(18)位于滑动板(12)之间,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位于滑动箱(18)左右两方的支撑板(28),所述滑动箱(18)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对称转动连接有螺旋杆(10),所述螺旋杆(10)另一端穿过滑动板(12)后与支撑板(28)转动连接,所述滑动板(12)与螺旋杆(10)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6),所述第二固定块(6)上固定安装有筒体(4),所述筒体(4)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34),所述第一导管(34)两端固定对称安装有与支撑板(28)固定连接的第二导管(8),所述滑动板(12)上对称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导管(8)穿过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导管(34)内部对称设有第一金属杆(35),所述第二导管(8)内部设有与第一金属杆(35)连接的第二金属杆(30),所述第二导管(8)靠近滑动箱(18)一端内壁设有与连通第一通孔(31)的通槽(29),所述第二金属杆(30)一端与通槽(29)连通,所述滑动板(12)中部设有第二通孔(51),所述滑动箱(18)底部固定安装有能够穿过第二通孔(51)的推动柱(49),所述第二通孔(51)内壁对称设有连通第一通孔(31)的通道(50),所述通道(50)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端抵住第二金属杆(30)的第三金属杆(57),所述第三金属杆(57)靠近第二通孔(51)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槽(56),所述第二滑动槽(56)内壁滑动连接有第四金属杆(55),所述第四金属杆(55)靠近第二通孔(51)一端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第二通孔(51)内的第五金属杆(52),所述第五金属杆(52)与通道(50)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五金属杆(52)与第三金属杆(57)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四金属杆(55)的第一弹簧(54),所述推动柱(49)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侧能与第五金属杆(52)接触的金属环(48),所述筒体(4)内壁中心固定安装有电磁铁(7),所述电磁铁(7)顶部设有穿过筒体(4)和第一导管(34)后与第一金属杆(35)连接的开关接线(36),所述螺旋杆(10)上设有第三通孔(38),所述筒体(4)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电磁铁(7)左右两方且与筒体(4)内壁滑动连接的铁块(41),所述铁块(41)上固定安装有另一端依次穿过筒体(4)和第三通孔(38)的锁定杆(42),所述铁块(41)与电磁铁(7)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40),所述螺旋杆(10)上阵列固定安装有扇叶(11),所述第一固定块(25)上对称固定安装有气缸(27),所述支撑板(28)上设有位于螺旋杆(10)和第二导管(8)之间的第四通孔(13),所述气缸(27)输出轴穿过第四通孔(13)后与滑动板(12)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杆(42)上设有位移槽(60),所述位移槽(60)远离筒体(4)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箱体(1)内壁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玲玲江金燕朱修玉周丽妙汤昭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