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加强底板的车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53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8
一种车辆的车身,包括:底板面板、联接到底板面板的两侧的底板侧梁、前横梁和后横梁,其中底板侧梁、前横梁和后横梁彼此连接以形成围绕车辆的底板的边缘的环形梁结构,并且环形梁结构与前侧梁和后侧梁一起形成负载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加强底板的车身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加强底板的车辆的车身,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即使当车辆为超小型或微型车辆(例如,微型机动车辆)时也能够确保碰撞刚性并且防止车厢变形的结构的车身。
技术介绍
在超小型电动车辆的情况下,预计未来有大量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考虑批量生产而不是传统手工生产的车身压焊方法的新车身结构。然而,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大多数小型车辆中,副架等被移除,但是剩余的车身结构与传统小型车辆没有特别的不同,并且因而没有足够的刚性以在碰撞时维持或固定驾驶室。此外,在微型机动车辆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具有短前悬的设计,使得车辆的前减震空间小,并且难以维持内部空间。因此,车辆(例如,微型机动车辆或个人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需要能够确保扭转刚性和碰撞刚性并且最大限度地防止驾驶室变形的新结构。作为背景解释的前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背景,并且不旨在意味着本专利技术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知道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车辆的车身,其具有加强底板结构,特别是即使在超小型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碰撞刚性并且防止车厢变形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实现目的的车辆的车身包括:底板面板,其具有联接到其两个侧端的底板侧梁;前车身部件,其联接到底板面板的前端部分、具有设置在其下端部分上的前横梁,并且具有从设置在其上的前横梁的两侧向前延伸的前侧梁;和后车身部件,其联接到底板面板的后端部分、具有设置在其下端部分上的后横梁,并且具有从设置在其上的后横梁的两侧向后延伸的后侧梁,并且前横梁、两侧的底板侧梁和后横梁可彼此连接以形成围绕车辆的底板的边缘的环形梁结构,并且环形梁结构可与前侧梁和后侧梁一起形成负载路径。底板面板可具有平板形状,并且具有设置在其下部部分上的高压电池,并且高压电池可具有紧固到底板侧梁的两个侧端。侧室内部框架可联接到底板侧梁的外端,并且侧室外部部件可联接到侧室内部框架,使得底板面板的侧端部分具有双截面结构。前侧梁可沿前轮罩的下端向后延伸以连接到底板侧梁的前端。后侧梁可沿后轮罩的下端向前延伸以连接到底板侧梁的后端。横过(crossing)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心横梁可联接到底板面板的上表面,并且中心梁可从中心横梁的两侧向前延伸以连接到前横梁。侧室内部框架可联接到底板侧梁的外端,并且中心横梁的外端可均联接到侧室内部框架。底板侧梁可被模制成具有比侧室内部框架的强度更高的强度。构成车门开口部件的边缘的环形梁形状的侧表面单元可联接到底板面板的侧面,并且侧表面单元可通过在其下端部分上构成侧室外部部件并且将侧室外部部件联接到侧室内部框架而形成横截面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车身,即使在超小型车辆的情况下,也可以具有能够确保碰撞刚性并且防止车厢变形的结构。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时,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图1为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底板面板的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透视图。图3为从上方观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横截面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另一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如本文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类似术语通常包括动力车,诸如包括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乘用车、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包括各种船只和船舶的水运工具、航空器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和其它替代燃料车辆(例如,源自除石油以外的资源的燃料)。如本文所提及,混合动力车辆为具有两种或更多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两者。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本文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还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明确地进行相反的描述,否则词语“包括(comprise)”和诸如“包括(comprises)”或“包括(comprising)”的变化将被理解为暗示包括所述元件,而不排除任何其它元件。此外,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件”、“-器”和“模块”意指用于处理至少一种功能和操作的单元,并且可由硬件组件或软件组件以及其组合来实现。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逻辑可实施为含有由处理器、控制器等执行的可执行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ROM、RAM、光盘(CD)-ROM、磁带、软盘、闪存驱动器、智能卡和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也可分布在网络联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得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分布方式被存储和执行,例如通过远程信息处理服务器或控制器局域网(CAN)。图1为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底板面板的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透视图,图3为从上方观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横截面图,和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另一透视图。本专利技术可与具有发动机的车辆结合,但是优选地在具有超小型车身的车辆(作为不具有发动机的电动车辆)的情况下实现。由于车辆(例如,微型机动车辆或个人机动车辆)可为具有双座结构的电动车辆,诸如具有极短前悬的微型机动车辆,所以需要用于在碰撞时保护乘客座椅的结构。传统车辆通常在前方包括发动机室,并且即使在通过诸如副架的结构碰撞时也能够维持(即固定)驾驶室,但是由于本专利技术的超小型车辆不具有此类结构,所以它可容易受到碰撞。此外,由于此类车辆在其下部部分处安装有高压电池,所以也有必要在碰撞时保护电池。为此,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加强和连接底板来在碰撞的情况下确保车辆的刚性并且防止驾驶室受到严重损坏。具体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车身包括底板面板100,其具有联接在其两个侧端处的底板侧梁120;前车身部件300,其联接到底板面板100的前端部分、具有设置在其下端部分上的前横梁320,并且具有从设置在其上的前横梁320的两侧向前延伸的前侧梁340;和后车身部件500,其联接到底板面板100的后端部分、具有设置在其下端部分上的后横梁520,并且具有从设置在其上的后横梁520的两侧向后延伸的后侧梁540,并且前横梁320、两侧的底板侧梁120和后横梁520彼此连接以形成围绕车辆的底板的边缘的环形梁结构,并且环形梁结构可与前侧梁340和后侧梁540一起形成负载路径。图1为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底板面板的图,和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的透视图。在本专利技术中,车身由底板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车身,包括:/n底板面板,所述底板面板具有联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的两个侧端的底板侧梁;/n前车身部件,所述前车身部件联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前车身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前车身部件的下端部分上的前横梁,以及从设置在所述前车身部件上的所述前横梁的两侧向前延伸的前侧梁;和/n后车身部件,所述后车身部件联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的后端部分,所述后车身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后车身部件的下端部分上的后横梁,以及从设置在所述后车身部件上的所述后横梁的两侧向后延伸的后侧梁,/n其中所述前横梁、所述底板侧梁和所述后横梁彼此连接以形成围绕所述车辆的底板的边缘的环形梁结构,并且所述环形梁结构与所述前侧梁和所述后侧梁一起形成负载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1 KR 10-2019-00426961.一种车辆的车身,包括:
底板面板,所述底板面板具有联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的两个侧端的底板侧梁;
前车身部件,所述前车身部件联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的前端部分,所述前车身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前车身部件的下端部分上的前横梁,以及从设置在所述前车身部件上的所述前横梁的两侧向前延伸的前侧梁;和
后车身部件,所述后车身部件联接到所述底板面板的后端部分,所述后车身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后车身部件的下端部分上的后横梁,以及从设置在所述后车身部件上的所述后横梁的两侧向后延伸的后侧梁,
其中所述前横梁、所述底板侧梁和所述后横梁彼此连接以形成围绕所述车辆的底板的边缘的环形梁结构,并且所述环形梁结构与所述前侧梁和所述后侧梁一起形成负载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
其中所述底板面板具有平板形状,并且具有设置在所述底板面板的下部部分上的高压电池,并且所述高压电池具有紧固到所述底板侧梁的两个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
其中侧室内部框架联接到所述底板侧梁的外端,并且侧室外部部件联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源午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