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与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相对应,不使驾驶员感到不适或冲击地对车辆的驱动力恰当地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控制装置,相对于加速踏板开度的输入值,根据基于设有规定的滞后的输入输出特性计算出的输出值,对驱动力源进行控制,其中,由不灵敏区和渐近区域形成所述滞后的幅度,所述不灵敏区是对应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所述输出值不发生变化的区域,所述渐近区域超出所述不灵敏区,是对应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所述输出值基于由曲线表示的规定的函数而连续地变化的区域,在所述输入值在所述不灵敏区的范围内变化的情况下,不使所述输出值变化,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不灵敏区而增大的情况下,使所述输出值基于所述函数而增大(步骤S5),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不灵敏区而减小的情况下,使所述输出值基于所述函数而减小(步骤S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控制装置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驾驶员的加速要求操作、例如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来控制车辆的驱动力或者加速度的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对设置于车辆用发动机的节气门的开度进行控制的节气门控制装置。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节气门控制装置基于驾驶员的加速要求操作、即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的操作量对节气门的开度进行控制。并且,在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增大的方向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减小的方向之间设有滞后。该情况下的滞后被设定成,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小的情况相比,在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大时,滞后幅度变窄。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踏板装置中,在驾驶员操作加速踏板时的踩踏力与车辆输出(车辆的驱动力)之间的关系中设有滞后。并且,踩下动作或者收回动作中的踩踏力与车辆输出之间的关系的一部分被设定为由直线(线性)或者折线表示。另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踏板装置中,在驾驶员操作加速踏板时的踩踏力与车辆输出之间的关系中设有滞后以及不灵敏区。并且,将加速踏板的踩下动作以及收回动作中的踩踏力与车辆输出之间的关系设定成相互不同。另外,在加速踏板的保持动作中,将上述关系设定成车辆输出相对于踩踏力具有恒定的倾斜度。在上述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记载的踏板装置中,均基于驾驶员踩下加速踏板时的踩踏力对车辆的驱动力进行控制。通常,加速踏板构成为借助于弹簧的加载力使被踩下的踏板返回原点。因此,在专利文献2以及专利文献3记载的踏板装置中,具有由包含弹簧的加速踏板的结构引起的滞后。该滞后形成踩踏力越大则滞后幅度变得越大的特性。加速踏板的踩踏力通常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成比例地变大。从而,作为上述那样的加速踏板的结构性滞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越大,则滞后幅度变得越大。另外,在专利文献4记载的车辆用驱动力控制装置中,对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与使驱动力反映出该操作量用的控制量(要求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将滞后设置成在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增大时与减小时不同。并且,在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变化速度快的情况下,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变化速度慢的情况相比,相对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变化幅度而言的控制量的变化幅度增大。上述滞后被设定成使得要求驱动力相对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而言变得迟钝。换言之,对在控制中使用的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在时间轴的方向上进行钝化处理。因此,不可避免地,相对于驾驶员的操作产生时间的停滞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6892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356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8181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第51578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控制装置那样,在与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相对应地对发动机的输出或者车辆的驱动力进行控制的情况下,通常,为了防止控制的波动,有意地设有滞后。例如,如图1所示,将滞后设定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输入值和与该输入值相对应地输出的输出值之间。在该图1所示的例子中,对于由从a点到b点的区间所示的加速踏板开度(操作量)的输入值的增加、以及、由从c点到d点的区间所示的加速踏板开度的输入值的减小,在任意情况下,加速踏板开度的输出值都不变化。从而,与该图1所示的例子中的滞后幅度(加速踏板开度的输入值的变化方向上的滞后的幅度)相当的部分成为所谓的不灵敏区。通过设置这样的滞后以及不灵敏区,能够对控制的波动或振荡进行抑制。但是,当基于上述专利文献1或图1所示那样的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的输入值与输出值之间的关系对车辆的驱动力进行控制时,存在着使驾驶员感到不适,或者,难以保持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风险。例如,在图1的从输入值I1向输入值I2进行了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的情况下,与该踩下操作的操作量的输入值相对应的输出值以图1的b点为界,其变化量急剧变化(开始变化)。其结果为,存在着根据操作量的输出值控制的车辆的驱动力急剧变化,其驱动力的变化使驾驶员感到不适或冲击的情况。另外,例如,在驾驶员将加速踏板的操作量保持在图1的输入值I3附近的情况下,或者,在以微小的操作量对加速踏板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相对于该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的输入值的微小变化,输出值在夹着图1的c点的踩下侧与收回侧之间振动地变化。其结果为,根据操作量的输出值控制的车辆的驱动力会变得不稳定。这样,为了在与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相对应地对车辆的驱动力或者加速度进行控制时,良好地兼顾不会使驾驶员感到不适或冲击的自然的操作特性和保持加速踏板的操作时的稳定性,还存在改进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技术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在与驾驶员对加速踏板的踩下操作相对应地对车辆的驱动力或者加速度进行控制时,不会使驾驶员感到不适或冲击,并且,能够平滑且稳定地对车辆的驱动力或者加速度进行控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具有驱动力源、加速踏板、检测部和控制器,所述检测部检测驾驶员对所述加速踏板的操作量,所述控制器基于对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操作量的输入值设置了规定的滞后而得到的输入输出特性,计算所述操作量的输出值,根据所述输出值对所述驱动力源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方向上的所述滞后的幅度由不灵敏区和渐近区域形成,所述不灵敏区是对应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而所述输出值不发生变化或者以所述驾驶员感觉不到的微小变化量变化的区域,所述渐近区域是对应于超出所述不灵敏区的所述输入值的变化而所述输出值基于由多条直线或曲线表示的规定的函数而连续地变化的区域,所述控制器存储有所述输入输出特性、所述不灵敏区、以及所述渐近区域,在所述输入值在所述不灵敏区的范围内增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不使所述输出值变化,或者使所述输出值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增大,在所述输入值在所述不灵敏区的范围内减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不使所述输出值变化,或者使所述输出值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减小,并且,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不灵敏区而增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函数使所述输出值增大,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不灵敏区而减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函数使所述输出值减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不灵敏区具有:在所述输入值增大的情况下所述输出值不变化或者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增大的第1不灵敏区、以及在所述输入值减小的情况下所述输出值不变化或者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减小的第2不灵敏区中的至少一个不灵敏区,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渐近区域具有: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第1不灵敏区而增大的情况下所述输出值基于所述函数而增大的第1渐近区域、以及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第2不灵敏区而减小的情况下所述输出值基于所述函数而减小的第2渐近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渐近区域。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第1渐近区域被设定成:所述操作量越增加,则所述第1渐近区域中的所述输出值相对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率变得越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述第2渐近区域被设定成:所述操作量越减小,则所述第2渐近区域中的所述输出值相对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率变得越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具有驱动力源、加速踏板、检测部和控制器,所述检测部检测驾驶员对所述加速踏板的操作量,所述控制器基于对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操作量的输入值设置了规定的滞后而得到的输入输出特性,计算所述操作量的输出值,根据所述输出值对所述驱动力源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n所述输入值的变化方向上的所述滞后的幅度由不灵敏区和渐近区域形成,所述不灵敏区是对应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而所述输出值不发生变化或者以所述驾驶员感觉不到的微小变化量变化的区域,所述渐近区域是对应于超出所述不灵敏区的所述输入值的变化而所述输出值基于由多条直线或曲线表示的规定的函数而连续地变化的区域,/n所述控制器存储有所述输入输出特性、所述不灵敏区、以及所述渐近区域,/n在所述输入值在所述不灵敏区的范围内增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不使所述输出值变化,或者使所述输出值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增大,在所述输入值在所述不灵敏区的范围内减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不使所述输出值变化,或者使所述输出值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减小,并且,/n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不灵敏区而增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函数使所述输出值增大,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不灵敏区而减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函数使所述输出值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9 JP 2019-074383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具有驱动力源、加速踏板、检测部和控制器,所述检测部检测驾驶员对所述加速踏板的操作量,所述控制器基于对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操作量的输入值设置了规定的滞后而得到的输入输出特性,计算所述操作量的输出值,根据所述输出值对所述驱动力源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值的变化方向上的所述滞后的幅度由不灵敏区和渐近区域形成,所述不灵敏区是对应于所述输入值的变化而所述输出值不发生变化或者以所述驾驶员感觉不到的微小变化量变化的区域,所述渐近区域是对应于超出所述不灵敏区的所述输入值的变化而所述输出值基于由多条直线或曲线表示的规定的函数而连续地变化的区域,
所述控制器存储有所述输入输出特性、所述不灵敏区、以及所述渐近区域,
在所述输入值在所述不灵敏区的范围内增大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不使所述输出值变化,或者使所述输出值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增大,在所述输入值在所述不灵敏区的范围内减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不使所述输出值变化,或者使所述输出值以所述微小变化量减小,并且,
在所述输入值超出所述不灵敏区而增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原俊太郎,北川裕康,大坪秀显,牟田浩一郎,藤竹良德,平田拓也,目次宏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