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01370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及应用,属于木材处理技术领域,(1)木材预处理、(2)木坯预烘干、(3)红外干燥、(4)定向开裂:在得到的半干燥木料表面进行预裂凹槽,所述预裂凹槽沿木料轴线开设、(5)平衡干燥步骤,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及应用,使用于古建筑的木材提前定向开裂,避免木材长时间放置过程中呈现不规律状裂痕,可以提高木材在古建筑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防止因裂纹、裂痕破坏古建筑木材的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材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古建筑修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木构件还原古建筑风采,因此需要大量的木材。但是因为木结构在一定的特殊环境下容易开裂,且多数呈不规律状裂痕会破坏其装饰效果,且带来建筑安全风险,所以需要尽量的避免不规则开裂情况。木材开裂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在于木材具有各向异性,木材干燥前期,木料表层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不仅产生伸张的弹性变形,同时还产生伸张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由于这种残余变形使外层木材的尺寸大于自由收缩的尺寸,到干燥后期,内层木材的含水率降至纤维饱和点(当木材中的自由水完全蒸发,而细胞壁中含水率的量处于饱和状态时,称为纤维饱和点)以下时,内层木材才开始收缩,但由于已经伸张了的外层木材的限制不能自由收缩,于是在材料中发生与干燥前期相反的内应力:内层木材受拉,外层木层受压。如果内层的拉应力超过木材横纹抗拉强度木材就会被撕裂,形成裂痕。外因是空气湿度和木材内部的含水率不一致导致的问题,当木材中的蒸发与吸收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木材预处理:剥除树皮的木头按照需要的长度、厚度切割成木材,随后浸泡于10wt%的偏硅酸钠溶液中,浸泡1-2d后取出,再置于1wt%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d,取出后用清水浸泡32-48h,取出自然晾干至木材表面干燥,得到木坯;/n(2)木坯预烘干:将木坯送入烘房内,烘房内以5-6℃/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50℃,并同时向烘房内通入100℃的饱和蒸汽,18-30h后停止通入饱和蒸汽,木坯于烘房内密封保温36-60h后烘房内开启排风处理,缓慢通入空气,烘房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得到预烘干的木坯;/n(3)红外干燥:将预烘干的木坯进行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木材预处理:剥除树皮的木头按照需要的长度、厚度切割成木材,随后浸泡于10wt%的偏硅酸钠溶液中,浸泡1-2d后取出,再置于1wt%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d,取出后用清水浸泡32-48h,取出自然晾干至木材表面干燥,得到木坯;
(2)木坯预烘干:将木坯送入烘房内,烘房内以5-6℃/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50℃,并同时向烘房内通入100℃的饱和蒸汽,18-30h后停止通入饱和蒸汽,木坯于烘房内密封保温36-60h后烘房内开启排风处理,缓慢通入空气,烘房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得到预烘干的木坯;
(3)红外干燥:将预烘干的木坯进行红外线加热,木坯内部温度升温至70℃,保温1-2h,随后再以5℃/min的加热速率将木坯内部温度加热至100-120℃后停止加热,向烘房内通入饱和蒸汽,开启排风处理,待木坯的内部温度降至75-80℃,循环操作,得到半干燥的木料;
(4)定向开裂:在得到的半干燥木料表面进行预裂凹槽,所述预裂凹槽沿木料轴线开设;
(5)平衡干燥:将预裂凹槽后的木料置于烘房内,烘房内温度以5-8℃/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70-80℃,保温8-12h,再升温至90-95℃,保温15-18h,再升温至100-105℃,保温5-6h后,自然冷却,得到定向开裂后的干燥木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预处理前的初始含水率W为40-7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木材定向开裂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坯呈圆柱形时最大直径D≤70cm,木坯呈方柱形时,最大厚度D≤70cm,所述木坯的长度均≤15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玉光蒋文龙杨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