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29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2
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它涉及电缆盘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电缆盘圈圆加工时无法实现自动接长,以及电缆盘内外圈尺寸无法自动调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两组圈圆组件和出料组件,两组圈圆组件对称设置在出料组件入料端的两侧,圈圆组件包括上料接长机构和圈圆机构,上料接长机构设置在圈圆机构入料端的正后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盘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缆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目前在电缆盘生产中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电缆盘圈圆加工过程中,由于自动化程度不高,电缆盘生产过程中尚需要大量人工作业,此外在电缆盘圈圆加工中原材料接长时,圈圆机无法自动接长,需要人工焊接接长;这使得在电缆盘圈圆加工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同时也会造成圈圆成品的质量不高,从而大大地提高电缆盘内外圈加工的制作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同时加工内外圈、自动接长和焊接的一种圈圆装置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缆盘圈圆加工时无法实现自动接长,以及电缆盘内外圈尺寸无法自动调节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包括两组圈圆组件和出料组件,两组圈圆组件对称设置在出料组件入料端的两侧,圈圆组件包括上料接长机构和圈圆机构,上料接长机构设置在圈圆机构入料端的正后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全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的电缆盘圈圆装置。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原材料自动接长,且圈圆过程能适应不同直径、自动理料、焊接成型。整个装置实现了完全自动化,能够适应各种直径的内外圈加工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而不复杂,控制方法简单。在实际应用中,该装置可以减少大量劳动力,最大程度的降低电缆盘内外圈的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对原材料接长的机构,可以实现原材料接长功能的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适应不同直径、自动理料和自动切割和焊接的圈圆机构,设计了一种由圈圆直径可调的圈圆机,位置可调的自动理料装置以及能够自动切割以及自动焊接的装置组成的圈圆机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料接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圈圆机构前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圈圆机构后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原料接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圈圈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直径圈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料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料组件2的辊子传动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料组件2送料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包括两组圈圆组件1和出料组件2,两组圈圆组件1对称设置在出料组件2入料端的两侧,圈圆组件1包括上料接长机构和圈圆机构,上料接长机构设置在圈圆机构入料端的正后方。本实施方式中圈圆组件1用于获取电缆盘生产原料圈圆并进行焊接加工;出料组件2用于将焊接成型后的电缆盘内圈和外圈取出并输送到其他工作区域。两组圈圆组件1分别加工电缆盘内圈和外圈,两组各个部位的机构和功能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一台用于内圈圈圆,另一台用于外圈圈圆,根据内圈和外圈直径不同、原料的型材不同,两组圈圆组件1设计不同的圈圆平台的直径、导向轮的形状。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上料接长机构包括传送带组101、推料机102和接长机构103,推料机102设置在接长机构103的正后方,推料机102与接长机构103之间设有传送带组101,传送带组101的前进方向与推料机102的推进方向垂直设置。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所述传送带组101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传送带机构。每个传送带机构分别通过一个传送带电机驱动,两个传送带机构同步运动,用于传输原料。推料机102固接在传送带组101的一侧,顶端设有一个气缸用以推送原料。接长机构103与推料机102处于同一直线,固定在传送带组101相隔一定距离的地面上,用于输送原料以及原料接长。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接长机构103包括输送平台、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并列设置在输送平台的上端,第一导轮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动导轮104和第一被动导轮106,第一主动导轮104和第一被动导轮106之间设有间隙,第一主动导轮104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主动导轮电机105,第一被动导轮106的一侧设有第一被动导轮气缸107,第二导轮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主动导轮108和第二被动导轮110,第二主动导轮108和第二被动导轮110之间设有间隙,第二主动导轮108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主动导轮电机109,第二被动导轮110的一侧设有第二被动导轮气缸111。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第一被动导轮106和第二被动导轮110分别与第一主动导轮104和第二主动导轮108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以便原料通过;第一被动导轮气缸107和第二被动导轮气缸111安装在第一被动导轮106和第二被动导轮110一侧用以驱动第一被动导轮106和第二被动导轮110加紧并辅助输送原料。第一被动导轮气缸107的缸体固接在输送平台上,第一被动导轮气缸107的活塞杆与第一被动导轮106的一侧固接,第二被动导轮气缸111的缸体固接在输送平台上,第二被动导轮气缸111的活塞杆与第二被动导轮110的一侧固接。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圈圆机构包括圈圆平台112、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第二主动导向轮115、从动导向轮117、第一夹紧器119、第二夹紧器123、第三夹紧器128、第四夹紧器131、第五夹紧器135、焊接机器人139和切割机140;圈圆平台112的下端均布固接有多个平台支柱138,第一主动导向轮113设置在圈圆平台112上端的一侧,且与接长机构103和推料机102共线设置,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主动导向轮电机114,第二主动导向轮115设置在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的前方,第二主动导向轮1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主动导向轮电机116,从动导向轮117设置在第一主动导向轮113和第二主动导向轮115中部的内侧,从动导向轮117可沿圈圆平台112的径向方向调节位置,从动导向轮(117)径向的一侧连接有从动导向轮电机(118),从动导向轮电机(118)驱动从动导向轮(117)沿圈圆平台(112)的径向方向移动;第一夹紧器119设置在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的一侧,第二夹紧器123设置在第二主动导向轮115的一侧,第三夹紧器128与从动导向轮117相隔90°设置,第四夹紧器131与第三夹紧器128相隔90°设置,第五夹紧器135与第四夹紧器131相隔90°设置,焊接机器人139设置在圈圆平台112的外侧的地面上,切割机140设置在焊接机器人139的一侧。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第一夹紧器119与第二夹紧器123和第一主动导向轮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包括两组圈圆组件(1)和出料组件(2),两组圈圆组件(1)对称设置在出料组件(2)入料端的两侧,圈圆组件(1)包括上料接长机构和圈圆机构,上料接长机构设置在圈圆机构入料端的正后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包括两组圈圆组件(1)和出料组件(2),两组圈圆组件(1)对称设置在出料组件(2)入料端的两侧,圈圆组件(1)包括上料接长机构和圈圆机构,上料接长机构设置在圈圆机构入料端的正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接长机构包括传送带组(101)、推料机(102)和接长机构(103),推料机(102)设置在接长机构(103)的正后方,推料机(102)与接长机构(103)之间设有传送带组(101),传送带组(101)的前进方向与推料机(102)的推进方向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长机构(103)包括输送平台、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并列设置在输送平台的上端,第一导轮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主动导轮(104)和第一被动导轮(106),第一主动导轮(104)和第一被动导轮(106)之间设有间隙,第一主动导轮(104)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主动导轮电机(105),第一被动导轮(106)的一侧设有第一被动导轮气缸(107),第二导轮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主动导轮(108)和第二被动导轮(110),第二主动导轮(108)和第二被动导轮(110)之间设有间隙,第二主动导轮(108)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主动导轮电机(109),第二被动导轮(110)的一侧设有第二被动导轮气缸(11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圆机构包括圈圆平台(112)、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第二主动导向轮(115)、从动导向轮(117)、第一夹紧器(119)、第二夹紧器(123)、第三夹紧器(128)、第四夹紧器(131)、第五夹紧器(135)、焊接机器人(139)和切割机(140);
圈圆平台(112)的下端均布固接有多个平台支柱(138),第一主动导向轮(113)设置在圈圆平台(112)上端的一侧,且与接长机构(103)和推料机(102)共线设置,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主动导向轮电机(114),第二主动导向轮(115)设置在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的前方,第二主动导向轮(115)的下端连接有第二主动导向轮电机(116),从动导向轮(117)设置在第一主动导向轮(113)和第二主动导向轮(115)中部的内侧,从动导向轮(117)径向的一侧连接有从动导向轮电机(118),从动导向轮电机(118)驱动从动导向轮(117)沿圈圆平台(112)的径向方向移动;
第一夹紧器(119)设置在第一主动导向轮(113)的一侧,第二夹紧器(123)设置在第二主动导向轮(115)的一侧,第三夹紧器(128)与从动导向轮(117)相隔90°设置,第四夹紧器(131)与第三夹紧器(128)相隔90°设置,第五夹紧器(135)与第四夹紧器(131)相隔90°设置,焊接机器人(139)设置在圈圆平台(112)的外侧的地面上,切割机(140)设置在焊接机器人(139)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器(119)的底端面高于第二夹紧器(123)、第三夹紧器(128)、第四夹紧器(131)和第五夹紧器(135)的底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器(119)包括第一夹紧器竖直板、第一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一夹紧器水平夹板,第一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一夹紧器水平夹板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第一夹紧器竖直板的内侧端面上,第一夹紧器下底板固接在圈圆平台(112)上,下层的第一夹紧器水平夹板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
第二夹紧器(123)包括第二夹紧器竖直板、第二夹紧器下底板和三个第二夹紧器水平夹板,第二夹紧器下底板和三个第二夹紧器水平夹板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第二夹紧器竖直板的内侧端面上,第二夹紧器下底板固接在圈圆平台(112)上,下面两层的第二夹紧器水平夹板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第三夹紧器(128)可沿圈圆平台(112)的径向方向移动,第三夹紧器(128)包括第三夹紧器竖直板、第三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三夹紧器水平夹板,第三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三夹紧器水平夹板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第三夹紧器竖直板的内侧端面上,第三夹紧器下底板与圈圆平台(112)的上端面滑动连接,下层的第三夹紧器水平夹板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
第四夹紧器(131)可沿圈圆平台(112)的径向方向移动且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四夹紧器(131)包括第四夹紧器竖直板、第四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四夹紧器水平夹板,第四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四夹紧器水平夹板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第四夹紧器竖直板的内侧端面上,第四夹紧器下底板与圈圆平台(112)的上端面滑动连接,下层的第四夹紧器水平夹板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
第五夹紧器(135)可沿圈圆平台(112)的径向方向移动,第五夹紧器(135)包括第五夹紧器竖直板、第五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五夹紧器水平夹板,第五夹紧器下底板和两个第五夹紧器水平夹板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第五夹紧器竖直板的内侧端面上,第五夹紧器下底板与圈圆平台(112)的上端滑动连接,下层的第五夹紧器水平夹板可沿竖直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用于电缆盘生产的内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器竖直板、第二夹紧器竖直板、第三夹紧器竖直板、第四夹紧器竖直板和第五夹紧器竖直板分别与圈圆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乐刘玉斌张雷锋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