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翻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27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翻边装置,该管路翻边装置包括基座、两个施压件和驱动件,其中两个施压件分别至少部分容置于待翻边管件的两端并均能向待翻边管件内滑动以相互靠近,而驱动件定位于待翻边管件内腔内的导向孔处且位于两个施压件之间;本装置采用两个施压件从管路两端向管内移动进而作用在驱动件上的形式,使驱动件沿导向孔破出,使第一孔道邻近导向孔周缘的壁面向第二孔道内翻折,以实现翻边,这种从内至外的翻边方式一方面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使施压件准确的从导向孔破出,更加的高效且定位准确;同时通过施压件从两侧发力,还使得作用在驱动件上的力更加的均匀,从而翻边均匀,不容易产生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翻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翻边装置。
技术介绍
卡压式不锈钢管是一种建筑用给水零件,不锈钢卡压式管件具有连接强度高、抗振性好、施工便利快捷、卫生环保性能好、管流量压力损失小、系统兼容性强和耐腐蚀不结垢等诸多优点,能有效防止因朽质原因而产生的污染,是家庭用水的健康屏障,广泛的用于诸多建筑水路管件中。三通式卡压式不锈钢管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管型,其中,第三接口的加工方式主要采用管材下料、冲椭圆孔、翻边、平头、焊接等加工工艺完成制造。其中翻边加工较为困难,图1和图2为现有的卡压式不锈钢管,在经过管材下料和冲椭圆孔两个步骤之后,参见图1,在管身的侧壁上形成有定位孔100,随后要对定位孔100进行向外的翻边处理,使图1中的定位孔101向外翻折形成图2中的翻边102,现有的翻边加工是在待翻边管件100内部放置带有正面螺纹孔的扩展件,从外部连接该扩展件并施加向外的拉力,迫使管壁发生向外的形变,从而形成第三接口的翻边。如专利号为:CN200620083570.2(公开公告号为:CN2905260Y)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管材孔外翻边的加工设备》,该设备将管材限位在固定档模架内,将翻边凸模定位放置在托模底板上,将托模底板穿入已钻好孔的管材内,使翻边凸模的顶端穿入管材上的孔,再在管材上扣压拉模压板,将拉杆的底端与翻边凸模紧固连接在一起,然后使用拉伸设备拉动拉杆,直到拉杆将翻边凸模从管材的孔内全部拉出,即加工出管材孔外翻边。这种加工方式虽然能够加工出翻边,但是需要在管内进行较为繁琐的定位和连接,加工费时费力;同时由于拉杆在拉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偏移导致定位不准确,这样形成的翻边容易出现不均匀或者裂口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翻边效率高且翻边均匀、不容易产生裂纹的管件翻边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件翻边装置,包括:基座,具有用以来定位待翻边管件的第一孔道,且该基座第一孔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待翻边管件侧壁上的导向孔相对应的第二孔道;施压件,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施压件分别至少部分容置于待翻边管件的两端并均能向待翻边管件内滑动以相互靠近;驱动件,定位于待翻边管件内腔内的导向孔处且位于两个施压件之间,在两个施压件相互靠近的推动作用下,该驱动件经过导向孔向第二孔道内滑动,以使待翻边管件导向孔的周缘向外翻折而形成翻边。为了保证驱动件能在管件内预先定位,所述第一孔道沿基座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二孔道沿基座竖向布置于所述第一孔道的下部且具有朝下的开口,这样管件的导向孔就能与第二孔道相对应,因此,当驱动件置入管件内部时,导向孔也处于朝下的状态,驱动件可直接移动至导向孔处定位,无需额外的定位结构辅助。为了实现管件向外翻边均匀,所述驱动件呈球形,且所述驱动件的直径大于待翻边管件侧壁上的导向孔的直径,当然导向孔也可以是非标准的圆孔,如椭圆孔,球形驱动件仍然可以保证翻边的均匀性。为了保证两个施压件的横向作用力能推动驱动件竖向移动,所述施压件包括内端能相互匹配对合的第一施压件和第二施压件,所述第一施压件和第二施压件对合形成有用来推动所述驱动件的施压部,在第一施压件和第二施压件处于推动驱动件的状态下,所述施压部与所述驱动件的外壁面相抵。为了实现两个施压件的插配,具体地,所述第一施压件的内端具有导向柱,相对应地,所述第二施压件的内端具有匹配该导向柱的滑槽,所述第一施压件和第二施压件通过导向柱和滑槽配合而滑动匹配,且所述导向柱邻近驱动件一侧的壁面上具有自内向外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施压件邻近驱动件一侧具有用来定位匹配驱动件的凹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凹面共同形成所述的施压部。为了便于外部作用力更加稳定的传递至两个施压件,所述第一施压件和第二施压件的外端均设置有方便压机施压的受力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管路翻边装置,摒弃的传统管路翻边所采用的从外施力,拉动形成翻边的模式,采用两个施压件从管路两端向管内移动作用在驱动件上的形式,从而使驱动件沿导向孔破出,使第一孔道邻近导向孔周缘的壁面向第二孔道内翻折实现翻边,从内至外的翻边方式通过施压件从两侧发力,一方面无需复杂操作,就能使施压件准确的对准破出位置,更加的高效且定位准确;同时还使得作用在驱动件上的力更加的均匀,翻边均匀,不容易产生裂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待翻边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管件翻边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管件与基座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施压部作用在驱动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管件翻边装置包括基座1、施压件2和驱动件3,其中基座1具有用以来定位待翻边管件100的第一孔道11,且该基座1第一孔道1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孔道1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孔道11横向布置,而第二孔道12则竖向布置在第一孔道11的下部且开口朝下,第二孔道12的上端刚好对应待翻边管件100侧壁上的导向孔10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施压件2有两个,且两个施压件2分别至少部分容置于待翻边管件100的两端并均能向待翻边管件100内滑动以相互靠近,而驱动件3则定位于待翻边管件100内腔内的导向孔101处且位于两个施压件2之间,在两个施压件2相互靠近的推动作用下,该驱动件3经过导向孔101向第二孔道12内滑动,以使待翻边管件100导向孔101的周缘向外翻折而形成翻边。具体而言,上述的施压件2包括内端能相互匹配对合的第一施压件21和第二施压件22,第一施压件21和第二施压件22对合形成有用来推动驱动件3的施压部2a,在第一施压件21和第二施压件22处于推动驱动件3的状态下,施压部2a与驱动件3的外壁面相抵。通过施压部2a的作用,两个施压件2横向的运动就能通过挤压驱动件3而转化为驱动件3的竖向移动,从而实现了驱动件3管件侧壁,实现翻边;其中,为了实现第一施压件21和第二施压件22的相对滑动,在第一施压件21的内端具有导向柱211,相对应地,第二施压件22的内端具有匹配该导向柱211的滑槽221,第一施压件21和第二施压件22通过导向柱211和滑槽221配合而滑动匹配,且导向柱211邻近驱动件3一侧的壁面上具有自内向外向下倾斜的斜面2b,第二施压件22邻近驱动件3一侧具有用来定位匹配驱动件3的凹面2c,斜面2b与凹面2c共同形成的施压部2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施压件21和第二施压件22的外端均设置有方便压机施压的受力部4。本实施例中的驱动件3可预先定位在导向孔101处,由于上文中提到管件的导向孔101能与第二孔道12相对应,因此,当驱动件3置入管件内部时,导向孔101也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具有用以来定位待翻边管件(100)的第一孔道(11),且该基座(1)第一孔道(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待翻边管件(100)侧壁上的导向孔(101)相对应的第二孔道(12);/n施压件(2),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施压件(2)分别至少部分容置于待翻边管件(100)的两端并均能向待翻边管件(100)内滑动以相互靠近;/n驱动件(3),定位于待翻边管件(100)内腔内的导向孔(101)处且位于两个施压件(2)之间,在两个施压件(2)相互靠近的推动作用下,该驱动件(3)经过导向孔(101)向第二孔道(12)内滑动,以使待翻边管件(100)导向孔(101)的周缘向外翻折而形成翻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具有用以来定位待翻边管件(100)的第一孔道(11),且该基座(1)第一孔道(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待翻边管件(100)侧壁上的导向孔(101)相对应的第二孔道(12);
施压件(2),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施压件(2)分别至少部分容置于待翻边管件(100)的两端并均能向待翻边管件(100)内滑动以相互靠近;
驱动件(3),定位于待翻边管件(100)内腔内的导向孔(101)处且位于两个施压件(2)之间,在两个施压件(2)相互靠近的推动作用下,该驱动件(3)经过导向孔(101)向第二孔道(12)内滑动,以使待翻边管件(100)导向孔(101)的周缘向外翻折而形成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道(11)沿基座(1)的横向布置,所述第二孔道(12)沿基座(1)竖向布置于所述第一孔道(11)的下部且具有朝下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翻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呈球形,且所述驱动件(3)的直径大于待翻边管件(100)侧壁上的导向孔(101)的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福兰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