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20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涉及电工绝缘套管扫毛设备领域,包括扫毛柜、扫毛组合、驱动组一、限位驱动组和驱动组二,所述扫毛柜包括分别设于面端的集成控制器和分别设于底端的支撑脚,所述扫毛组合设于扫毛柜内,所述驱动组一设于扫毛柜前端,所述限位驱动组设于驱动组一底端,所述驱动组二设于限位驱动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活动驱动辊通过活动驱动辊轮和驱动主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通过所述驱动组一通过感应反馈头由活动驱动辊驱动和通过所述扫毛组合由驱动组一带动,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水平度和能全方位对套管进行扫毛处理的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
本技术涉及电工绝缘套管扫毛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
技术介绍
缘套管为绝缘材料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输变电的电压等级逐渐提高,导体的绝缘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国际上相继出现了从低压到高压各种规格的电缆,电压越高,导线的绝缘等级也就越高,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的逐渐增加导致主变容量的不断加大,因此对母线载流量的要求也随之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相对的生产用出来的电工绝缘套管也越来越多。在电工绝缘套管生产时,因为材料的原因,表面都会存在有非常多的毛刺和毛絮等,需要用户对其进行扫毛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水平度和能全方位对套管进行扫毛处理的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包括:扫毛柜,包括分别设于面端的集成控制器和分别设于底端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调节螺母和支撑座;扫毛组合,设于扫毛柜内,包括驱动辊、扫毛装置和驱动条,所述驱动辊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端的驱动轮,前端和后端所述的驱动轮分别通过驱动条连接,所述扫毛装置分别设于驱动条内端,包括分别设于内端的扫毛头;驱动组一,设于扫毛柜前端,包括驱动条一、从动轮一和主动轮一,所述驱动条一和主动轮一通过从动轮一连接;限位驱动组,设于驱动组一底端,包括感应反馈头、活动驱动辊和感应限位杆,所述活动驱动辊设于感应反馈头内,所述感应限位杆设于感应反馈头底端,所述感应反馈头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端端头处的滚轴轮和设于底端的感应触头,所述活动驱动辊包括设于右端端头处的活动驱动辊轮,所述感应限位杆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限位器一和限位器二;驱动组二,设于限位驱动组底端,包括左到右设置的驱动电机和驱动主动轮。进一步,所述感应触头与集成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集成控制器输出端连接。进一步,所述扫毛装置于驱动条内端上下镜面设立,上镜面所述扫毛装置位置于下镜面所述扫毛装置顶部左端。进一步,所述活动驱动辊通过活动驱动辊轮和驱动主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一通过感应反馈头由活动驱动辊驱动。进一步,所述扫毛组合由驱动组一带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所述活动驱动辊通过活动驱动辊轮和驱动主动轮由驱动电机驱动、通过所述驱动组一通过感应反馈头由活动驱动辊驱动和通过所述扫毛组合由驱动组一带动,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水平度和能全方位对套管进行扫毛处理的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感应触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扫毛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扫毛组合、驱动组一、限位驱动组和驱动组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扫毛柜1、集成控制器11、支撑脚12、调节丝杆121、调节螺母122、支撑座123、扫毛组合2、驱动辊21、扫毛装置22、驱动条23、驱动轮211、扫毛头221、驱动组一3、驱动条一31、从动轮一32、主动轮一33、限位驱动组4、感应反馈头41、活动驱动辊42、感应限位杆43、滚轴轮411、感应触头412、活动驱动辊轮421、限位器一431、限位器二432、驱动组二5、驱动电机51、驱动主动轮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根据图1-图5所示: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包括:扫毛柜1,包括分别设于面端的集成控制器11和分别设于底端的支撑脚12,所述支撑脚12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121、调节螺母122和支撑座123;扫毛组合2,设于扫毛柜1内,包括驱动辊21、扫毛装置22和驱动条23,所述驱动辊21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端的驱动轮211,前端和后端所述驱动轮211分别通过驱动条23连接,所述扫毛装置22分别设于驱动条23内端,包括分别设于内端扫毛头221;驱动组一3,设于扫毛柜1前端,包括驱动条一31、从动轮一32和主动轮一33,所述驱动条一31和主动轮一33通过从动轮一32连接;限位驱动组4,设于驱动组一3底端,包括感应反馈头41、活动驱动辊42和感应限位杆43,所述活动驱动辊42设于感应反馈头41内,所述感应限位杆43设于感应反馈头41底端,所述感应反馈头41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端端头处的滚轴轮411和设于底端的感应触头412,所述活动驱动辊42包括设于右端端头处的活动驱动辊轮421,所述感应限位杆43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限位器一431和限位器二432;驱动组二5,设于限位驱动组4底端,包括左到右设置的驱动电机51和驱动主动轮52。因为所述感应触头412与集成控制器11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1与集成控制器11输出端连接,当用户使用本技术时,先于集成控制器11内设定好相应的程序参数,然后用户在集成控制器11输入启动的指令,实时的集成控制器11就会驱动驱动电机51运转,通过带动关系,使得感应反馈头41于活动驱动辊42的导向下左右移动,当所述感应反馈头41的感应触头412与限位器一431接触时,实时反馈给集成控制器11,实时的集成控制器11驱动驱动电机51反转驱动,使得感应反馈头41向限位器二432方向运转,当感应反馈头41运转到与限位器二432感应时,实时反馈给集成控制器11,实时的集成控制器11驱动驱动电机51正转驱动,使得感应反馈头41向限位器一431方向运转。因为所述扫毛装置22于驱动条23内端上下镜面设立,上镜面所述扫毛装置22位置于下镜面所述扫毛装置22顶部左端,在用户使用本技术时,通过扫毛装置22的上下设立,能对进入本技术的电工绝缘套管进行全方位的扫毛处理。因为所述活动驱动辊42通过活动驱动辊轮421和驱动主动轮52由驱动电机51驱动,所述驱动组一3通过感应反馈头41由活动驱动辊42驱动和所述扫毛组合2由驱动组一3带动,当用户使用本技术时,通过驱动电机51的驱动,使得感应反馈头41于活动驱动辊42驱动下左右移动,实时通过感应反馈头41的带动,所述扫毛组合2通过驱动组一3驱动左右移动。实施案例:当用户使用本技术时,用户先于集成控制器11内设应好相应的程序参数,然后用户于本技术内部放入待扫毛的电工绝缘套管,然后用户按下驱动按钮,所述扫毛组合2在驱动电机51驱动带动下对电工绝缘套管进行全方位扫毛处理。当用户使用本技术时,因为放置本技术的面体或地面不可能完全水平,所以用户可以于本技术顶端的水平面放置一水平尺,然后根据水平检测度,分别调节调节螺母122,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扫毛柜,包括分别设于面端的集成控制器和分别设于底端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调节螺母和支撑座;/n扫毛组合,设于扫毛柜内,包括驱动辊、扫毛装置和驱动条,所述驱动辊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端的驱动轮,前端和后端所述的驱动轮分别通过驱动条连接,所述扫毛装置分别设于驱动条内端,包括分别设于内端的扫毛头;/n驱动组一,设于扫毛柜前端,包括驱动条一、从动轮一和主动轮一,所述驱动条一和主动轮一通过从动轮一连接;/n限位驱动组,设于驱动组一底端,包括感应反馈头、活动驱动辊和感应限位杆,所述活动驱动辊设于感应反馈头内,所述感应限位杆设于感应反馈头底端,所述感应反馈头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端端头处的滚轴轮和设于底端的感应触头,所述活动驱动辊包括设于右端端头处的活动驱动辊轮,所述感应限位杆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限位器一和限位器二;/n驱动组二,设于限位驱动组底端,包括左到右设置的驱动电机和驱动主动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工绝缘套管的扫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毛柜,包括分别设于面端的集成控制器和分别设于底端的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调节丝杆、调节螺母和支撑座;
扫毛组合,设于扫毛柜内,包括驱动辊、扫毛装置和驱动条,所述驱动辊包括分别设于前后两端的驱动轮,前端和后端所述的驱动轮分别通过驱动条连接,所述扫毛装置分别设于驱动条内端,包括分别设于内端的扫毛头;
驱动组一,设于扫毛柜前端,包括驱动条一、从动轮一和主动轮一,所述驱动条一和主动轮一通过从动轮一连接;
限位驱动组,设于驱动组一底端,包括感应反馈头、活动驱动辊和感应限位杆,所述活动驱动辊设于感应反馈头内,所述感应限位杆设于感应反馈头底端,所述感应反馈头包括分别设于左右两端端头处的滚轴轮和设于底端的感应触头,所述活动驱动辊包括设于右端端头处的活动驱动辊轮,所述感应限位杆包括从左到右设置的限位器一和限位器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肖刚吕婉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屏挚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