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117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包括主体、风干区、烘干区、暖风区和智能控制系统,风干区设有高速风扇,且在高速风扇附近设有换气口,烘干区设有红外线烘干和水温烘干,红外线烘干设于水温烘干的上方,红外线烘干包括电源装置、智能控制端和红外线灯,水温烘干位于主体的下部,且安装于主体下部内腔,水温烘干包括水箱、循环水管、导热管、循环水箱、循环水泵、潜水泵、加热器,暖风区设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设有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烘干效率高,温度稳定,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家具生产过程中,家具上漆是一道相当关键的工序,它既直接影响着家具的品质,又影响家具的外观。家具刷漆主要是为了防潮、防蛀、美观,所以刷漆时注意刷漆的均匀度。但由于水分子的特性导致水性漆干燥慢,水性漆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降低的问题,一直是广大生产厂商和水性漆涂料使用厂商在产品推广活动中的瓶颈,如何保持涂料的性能,更加节能,高效的提高水性漆的干燥效果,是水性涂料推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包括主体、风干区、烘干区、暖风区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风干区位于主体的左侧,暖风区位于主体的右侧,所述烘干区位于风干区与暖风区之间,所述风干区设有高速风扇,且在高速风扇附近设有换气口,所述烘干区设有红外线烘干和水温烘干,所述红外线烘干设于水温烘干的上方,红外线烘干包括电源装置、智能控制端和红外线灯,所述智能控制端安装在电源装置上方,用于控制电源装置,所述红外线灯连接着电源装置,且位于电源装置的下方,所述水温烘干位于主体的下部,且安装于主体下部内腔,所述水温烘干包括水箱、循环水管、导热管、循环水箱、循环水泵、潜水泵、加热器,所述暖风区设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设有风扇,所述水箱、循环水箱是对称设置,所述循环水泵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加热器设于水箱,用于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换气口显现垂直管道,且在换气口内腔中间位置处设有阀门,所述阀门包括转轴和门页,所述阀门为触发开启,但高速风扇运行时,产生的风在风干区吹过,风速推开阀门从而达到换气的设计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高速风扇设有进气装置,进气装置附近设有连接管道,且在连接管道设有暖风机,所述进气装置内腔设有过滤层,所述暖风机附近设有循环余热接口,所述散热管道底端设有喇叭形吸热口,所述循环余热接口连接着散热管道,所述暖风机设有电源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电源。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下部底端两侧设有支撑柜,且在支撑柜底端设有支撑垫。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通过线缆连接着高速风扇、红外线烘干、水温烘干、风扇,且控制高速风扇、红外线烘干、水温烘干、风扇的运行。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设有控制主机,所述主机设有芯片,芯片附近设有电路板,电路板外侧设有线缆连接口,所述主机表面下部设有按键。相对现有的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次,逐渐升温的烘干方式,能量积中于全部需要干燥物件的表面,能量的95%都落到工件的表面,热损失很低,热能量集中,热量消耗体积小,效率高;让水漆的效果更加节能,使用简洁智能化,与其他烘干设备相比更加节能、高效、智能、专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恒温烘干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速风扇剖析结构示意图图标:10-主体;11-风干区;12-烘干区;13-暖风区;14-高速风扇;15-换气口;16-红外线烘干;17-水温烘干;18-电源装置;19-智能控制端;20-红外线灯;21-水箱;22-循环水管;23-导热管;24-循环水箱;25-循环水泵;26-潜水泵;27-加热器;28-散热管道;29-风扇;30-阀门;31-转轴;32-门页;33-喇叭形吸热口;34-过滤层;35-支撑柜;36-支撑垫;37-智能控制系统;38-进气装置;39-连接管道;40-暖风机;41-循环余热接口;42-电源连接装置;43-控制主机;44-芯片;45-电路板;46-线缆连接口;47-按键;48-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和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包括主体10、风干区11、烘干区12、暖风区13和智能控制系统37,所述风干区11位于主体10的左侧,暖风区13位于主体10的右侧,所述烘干区12位于风干区11与暖风区13之间,所述风干区11设有高速风扇14,且在高速风扇14附近设有换气口15,所述烘干区12设有红外线烘干16和水温烘干17,所述红外线烘干16设于水温烘干17的上方,红外线烘干16包括电源装置18、智能控制端19和红外线灯20,所述智能控制端19安装在电源装置18上方,用于控制电源装置18,所述红外线灯20连接着电源装置18,且位于电源装置18的下方,所述水温烘干17位于主体10的下部,且安装于主体10下部内腔,所述水温烘干17包括水箱21、循环水管22、导热管23、循环水箱24、循环水泵25、潜水泵26、加热器27,所述暖风区13设有散热管道28,散热管道28设有风扇29,所述水箱21、循环水箱24是对称设置,所述循环水泵25安装在循环水管24上,所述加热器27设于水箱21,用于对水箱21内的水进行加热。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换气口15显现垂直管道,且在换气口15内腔中间位置处设有阀门30,所述阀门30包括转轴31和门页32,所述阀门15为触发开启,但高速风扇运行时,产生的风在风干区11吹过,风速推开阀门15从而达到换气的设计效果。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高速风扇14设有进气装置38,进气装置38附近设有连接管道39,且在连接管道39设有暖风机40,所述暖风机40附近设有循环余热接口41,所述进气装置38内腔设有过滤层34,所述散热管道28底端设有喇叭形吸热口33,所述循环余热接口41连接着散热管道39,所述暖风机40设有电源连接装置42,用于连接电源。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主体10下部底端两侧设有支撑柜35,且在支撑柜35底端设有支撑垫36。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智能控制系统37通过线缆48连接着高速风扇14、红外线烘干16、水温烘干17、风扇29,且控制高速风扇14、红外线烘干16、水温烘干17、风扇29的运行。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智能控制系统37设有控制主机43,所述控制主机43设有芯片44,芯片附近设有电路板45,电路板45外侧设有线缆连接口46,所述控制主机43表面下部设有按键47。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风干区、烘干区和暖风区依次对进入的加工件进行烘干作业。采用多层次,逐渐升温的烘干方式,能量积中于全部需要干燥物件的表面,使用简洁智能化,与其他烘干设备相比更加节能、高效、智能、专业。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包括主体、风干区、烘干区、暖风区和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区位于主体的左侧,暖风区位于主体的右侧,所述烘干区位于风干区与暖风区之间,所述风干区设有高速风扇,且在高速风扇附近设有换气口,所述烘干区设有红外线烘干和水温烘干,所述红外线烘干设于水温烘干的上方,红外线烘干包括电源装置、智能控制端和红外线灯,所述水温烘干位于主体的下部,且安装于主体下部内腔,所述水温烘干包括水箱、循环水管、导热管、循环水箱、循环水泵、潜水泵、加热器,所述暖风区设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设有风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包括主体、风干区、烘干区、暖风区和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区位于主体的左侧,暖风区位于主体的右侧,所述烘干区位于风干区与暖风区之间,所述风干区设有高速风扇,且在高速风扇附近设有换气口,所述烘干区设有红外线烘干和水温烘干,所述红外线烘干设于水温烘干的上方,红外线烘干包括电源装置、智能控制端和红外线灯,所述水温烘干位于主体的下部,且安装于主体下部内腔,所述水温烘干包括水箱、循环水管、导热管、循环水箱、循环水泵、潜水泵、加热器,所述暖风区设有散热管道,散热管道设有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口显现垂直管道,且在换气口内腔中间位置处设有阀门,所述阀门包括转轴和门页,所述阀门为触发开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端安装在电源装置上方,用于控制电源装置,所述红外线灯连接着电源装置,且位于电源装置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恒温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循环水箱是对称设置,所述循环水泵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加热器设于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文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