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09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灌胶机,包括底座,竖支,工作台,支撑柱,开关,置胶腔,滑柱,顶层,上滑,电机,处理器和漏胶管,所述底座的中间表面位置通过竖支连接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上方通过漏胶管连接有置胶腔,该置胶腔的两侧均通过滑柱连接有支撑柱;所述顶层采用H形结构的优质碳素合金钢,且顶层的下方通过滑动支座螺纹结构连接有上滑,该上滑采用LX600型号电动伸缩杆,其中上滑可以通过顶层进行滑行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置胶腔,漏胶管和半门的设置,有利于保证装置的整体可调性,确保装置的整体可控性,保证装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胶机
本技术属于灌胶装置
,尤其涉及灌胶机。
技术介绍
灌胶机,顾名思义,是对生产产品进行灌胶已达到其预想目的的灌胶装置,工业初始之时,人们对于一些需要灌胶的产品只能进行人工灌胶,而人工灌胶带来的弊端除了工作效率低,资源浪费差的问题,也很影响装置的质量问题,由此人们对于灌胶机的开发成为了一大问题,而灌胶机一经上市,便成为了深受人们欢迎的灌胶装置,以求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使用体验。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对于灌胶机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灌胶机也在发展中日渐走向自动化,灌胶机也已为人们带来的便利性成为市场上深受欢迎的机器,但现有灌胶机依然存在着造价高,可控性差,可感性差,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灌胶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灌胶机,以解决现有灌胶机依然存在着造价高,可控性差,可感性差,资源浪费的问题。灌胶机,包括底座,竖支,工作台,支撑柱,开关,置胶腔,滑柱,顶层,上滑,电机,处理器和漏胶管,所述底座的中间表面位置通过竖支连接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上方通过漏胶管连接有置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灌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支(2),工作台(3),支撑柱(4),开关(5),置胶腔(6),滑柱(7),顶层(8),上滑(9),电机(10),处理器(11)和漏胶管(12),所述底座(1)的中间表面位置通过竖支(2)连接有工作台(3),且工作台(3)的上方通过漏胶管(12)连接有置胶腔(6),该置胶腔(6)的两侧均通过滑柱(7)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顶层(8)采用H形结构的优质碳素合金钢,且顶层(8)的下方通过滑动支座螺纹结构连接有上滑(9),该上滑采用LX600型号电动伸缩杆,其中上滑(9)可以通过顶层(8)进行滑行移动;所述漏胶管(12)采用滴管状结构的铁氟龙管,且漏胶管(...

【技术特征摘要】
1.灌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竖支(2),工作台(3),支撑柱(4),开关(5),置胶腔(6),滑柱(7),顶层(8),上滑(9),电机(10),处理器(11)和漏胶管(12),所述底座(1)的中间表面位置通过竖支(2)连接有工作台(3),且工作台(3)的上方通过漏胶管(12)连接有置胶腔(6),该置胶腔(6)的两侧均通过滑柱(7)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顶层(8)采用H形结构的优质碳素合金钢,且顶层(8)的下方通过滑动支座螺纹结构连接有上滑(9),该上滑采用LX600型号电动伸缩杆,其中上滑(9)可以通过顶层(8)进行滑行移动;所述漏胶管(12)采用滴管状结构的铁氟龙管,且漏胶管(12)通过焊接结构固定在置胶腔(6)的下方,该漏胶管(12)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开孔,其中漏胶管(12)的外表包裹有金属结构;所述支撑柱(4)的一侧设置有开关(5),且支撑柱(4)的顶端通过顶层(8)连接有上滑(9),该顶层(8)的内部通过电机(10)连接有处理器(11);所述置胶腔(6)包括扇叶(61),空腔(62),下搅(63),把手(64)和拉板(65),且置胶腔(6)的内部通过空腔(62)连接有扇叶(61),该扇叶(61)的下方设置有下搅(63),其中下搅(63)的下方通过把手(64)连接有拉板(6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胶管(12)包括螺旋梯(121),第二电机(122),半门(123),挡门(124),过渡支(125),横区(126)和感应器(127),且漏胶管(12)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梯(121),该漏胶管(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22);所述第二电机(122)的一侧通过半门(123)连接有挡门(124),且漏胶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安鑫唐鸣亮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依斯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