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潍坊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脂肪抽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04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9
一种全自动脂肪抽吸机,包括抽吸管、控制杆、电动吸引器、第一连接管、针头、第二连接管以及存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内置抽吸空腔,抽吸空腔内滑动设置推板,抽吸空腔内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抽吸空腔左侧侧壁连接,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推板连接,所述抽吸空腔右侧设置吸脂口,所述抽吸管右侧位于吸脂口位置设置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右侧设置针头,所述抽吸空腔右侧位于吸脂口顶端铰接第一密封板,所述抽吸空腔左侧侧壁设置第一负压口,所述控制杆右侧设置置物槽,所述抽吸管滑动设置在置物槽内,所述置物槽内设置第二复位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脂肪抽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脂肪抽吸机。
技术介绍
当前应用于脂肪抽吸的设备种类繁多,包括普通负压吸脂,超声电子吸脂,进口共振,聚能振波吸脂。但术中手柄部分的操作仍然需要手动操作,医生往复抽动呈隧道式抽拉,易造成吸脂不彻底、不均匀,术区极易造成凹凸不平。血管损伤大,安全性差。因此,吸脂效果不好,纠纷多。同时手术耗时长,消耗了操作者大量体力和精力,对于大、小腿及腹部环吸等,其中对操作者体力是一重大考验,操作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便利的全自动脂肪抽吸机。(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脂肪抽吸机,包括抽吸管、控制杆、电动吸引器、第一连接管、针头、第二连接管以及存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内置抽吸空腔,抽吸空腔内滑动设置推板,抽吸空腔内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与抽吸空腔左侧侧壁连接,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推板连接,所述抽吸空腔右侧设置吸脂口,所述抽吸管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脂肪抽吸机,包括抽吸管(1)、控制杆(2)、电动吸引器(3)、第一连接管(4)、针头(5)、第二连接管(6)以及存脂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内置抽吸空腔(8),抽吸空腔(8)内滑动设置推板(9),抽吸空腔(8)内设置第一复位弹簧(10),第一复位弹簧(10)一端与抽吸空腔(8)左侧侧壁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0)另一端与推板(9)连接,所述抽吸空腔(8)右侧设置吸脂口(11),所述抽吸管(1)右侧位于吸脂口(11)位置设置第一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4)右侧设置针头(5),所述抽吸空腔(8)右侧位于吸脂口(11)顶端铰接第一密封板(12),所述抽吸空腔(8)左侧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脂肪抽吸机,包括抽吸管(1)、控制杆(2)、电动吸引器(3)、第一连接管(4)、针头(5)、第二连接管(6)以及存脂箱(7),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管(1)内置抽吸空腔(8),抽吸空腔(8)内滑动设置推板(9),抽吸空腔(8)内设置第一复位弹簧(10),第一复位弹簧(10)一端与抽吸空腔(8)左侧侧壁连接,第一复位弹簧(10)另一端与推板(9)连接,所述抽吸空腔(8)右侧设置吸脂口(11),所述抽吸管(1)右侧位于吸脂口(11)位置设置第一连接管(4),第一连接管(4)右侧设置针头(5),所述抽吸空腔(8)右侧位于吸脂口(11)顶端铰接第一密封板(12),所述抽吸空腔(8)左侧侧壁设置第一负压口,所述控制杆(2)右侧设置置物槽(13),所述抽吸管(1)滑动设置在置物槽(13)内,所述置物槽(13)内设置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一端与置物槽(13)槽底连接,第二复位弹簧(14)另一端与抽吸管(1)连接,所述置物槽(13)左侧设置第二负压口,所述第一负压口与第二负压口分别与电动吸引器(3)连接,所述电动吸引器(3)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工作,所述抽吸管(1)顶端右侧设置出脂口(15),所述抽吸管(1)顶端位于出脂口(15)位置设置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侧壁位于出脂口(15)上方铰接第二密封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俊祥周广东唐金成白宝帅王涛吴晓娣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