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04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的监控不及时,容易发生危险,以及现有医护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通过设计了以外筒和内筒最为监测机构,其置于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引流液体会缓存在内筒中,通过对内筒中液体的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很好的判断当下引流的速率以及引流量是否合格的问题,并通过控制显示设备与感应区连接,可以随时获取引流的具体参数,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甲乳外科引流
,尤其涉及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引流球(袋)已经是目前患者手术后引流使用最多、最广泛的引流器械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在手术之后引流身体内部或局部深、浅处的渗血积液积气,使用普通的引流球(袋)进行引流,主要是通过引流物自身重力或引流口渗出压力作用,从高处往低处流出,属于被动引流;利用物理学中的负压原理,可以通过引流球(袋)自身产生的负压来吸取引流物,属于主动引流。经过对现有负压引流技术的使用分析发现,负压引流技术利用挤压产生的负压进行工作,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引流袋中的渗血积液引流量不能够实时监测;其次,单位时间内引流量是否异常,主要依靠护士主动巡视时发现、判断;再有,引流管脱落、折曲或者堵塞等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提示;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引流管是否有效引流、引流液量是否正常等都必须由医护人员不断地主动观察引流过程、手工倾倒测量来确保持续进行,这就势必占用大量的护理人力资源,容易发生因医护人员人力资源不足等造成观察不到位而引发患者安全隐患。此外现有引流袋中的渗血积液引流量也不能够实时监测;主要依靠护士主动巡视时发现、判断,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随时的对引流过程中的状况进行监控,达到安全无异常,同时可以实时提醒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引流装置的监控不及时,容易发生危险,以及现有医护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br>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引流袋,所述的引流袋的上端开口部位设置有监测套,所述的监测套内部设有可在监测套内上下滑动的外筒,外筒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结构,外筒的内部设有内筒,内筒与外筒的底壁互相贴合布置,内筒可在外筒内部转动,且,外筒和内筒不可相对滑动,所述的外筒上端伸出监测套的上端面,外筒置于监测套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负压装置,外筒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出液口,多个出液口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的两个出液口的夹角相等,所述的内筒的底壁上设有与出液口位置相对应的弧形通槽,内筒在外筒内转动时,弧形通槽可覆盖不同数量的出液口,弧形通槽出液口时,实现出液口的封堵,弧形通槽未覆盖出液口时,实现内筒与引流袋经出液口的连通,所述的内筒的上端连接至引流管,所述的外筒的底板边缘部位设有感应片,监测套的内侧壁上设有上下高度方向的感应区,所述的感应区连接至控制显示设备。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了以外筒和内筒最为监测机构,其置于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引流液体会缓存在内筒中,通过对内筒中液体的状态进行监控,可以很好的判断当下引流的速率以及引流量是否合格的问题,并通过控制显示设备与感应区连接,可以随时获取引流的具体参数,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的监测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竖向滑槽,所述的外筒的外侧壁固定有安装在竖向滑槽内的滑块,滑块与其对应的滑槽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竖向滑槽的高度不大于感应区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与外侧壁连通的吸气管,吸气管的外部连接有密闭容器,所述的吸气管的内部设有可径向滑动的开关机构,吸气管的外部一端置于密闭容器内,且,吸气管置于密闭容器内的部分设置有框架,框架的下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密闭容器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的上部设有与固定座顶壁连接的活动块,所述的活动块与固定座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通过挤压密闭容器可使第二弹簧被压缩。优选的,所述的密闭容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下部的固定支撑结构,为硬性结构,第二部位为上部覆盖在第一部分上的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的开关机构包括安装在吸气管内部的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外侧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的端面上开设有圆周均布的吸气口,第二活塞为平板结构,第一活塞、连接杆、第二活塞共同形成可径向滑动工字型结构,当第一活塞置于吸气管内,且,第二活塞置于吸气管外部时,密闭容器与内筒连通;当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置于吸气管内部时,密闭容器与内筒不连通。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活塞的外侧一端固定有楔形块,所述的活动块朝向楔形块的一端设有推杆,活动块的上下移动可通过推杆推动楔形块带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径向滑动进入吸气管内,所述的吸气管的内部设有置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环形凸台,所述的第一活塞与环形凸台之间连接第三弹簧,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置于吸气管内时,第三弹簧被拉伸,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可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右侧移动。优选的,所述的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吸气管相对应的环形通槽,所述的环形通槽的圆心角与弧形通槽的圆心角相等。优选的,所述的密闭容器上连接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的引流袋与监测套的外缘连接部位设有压力感应环,引流袋的下部设有排液口。优选的,所述的内筒的上端设有调节头,调节头转动连接在外筒的上端面,调节头的上端设有接头,接头用来连接引流管。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了引流缓存机构作为监测机构,提出来一种新的监测理念。2、通过将引流液的速率,流量等通过压力表现出来,便于监测。3、通过负压装置的设计可以保证引流缓存结构的很好使用。4、新的负压装置结构的设计,保证硬性吸气条件,不会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监测套部位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负压装置部位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负压装置部位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内筒和外筒下部弧形通槽和出液口位置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弧形通槽与两个出液口连通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活塞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1-8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包括引流袋1,所述的引流袋1的上端开口部位设置有监测套2,所述的监测套2内部设有可在监测套2内上下滑动的外筒3,外筒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结构,外筒3的内部设有内筒4,内筒4与外筒3的底壁互相贴合布置,内筒4可在外筒3内部转动,且,外筒3和内筒4不可相对滑动;监测套2、外筒3、内筒4三层结构的设计,作为引流过程中的缓存机构,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引流过程中的液体进行控制;所述的外筒3上端伸出监测套2的上端面,外筒3置于监测套2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作为起始时对内筒4内部提供辅助负压,保证吸引效果;外筒3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出液口6,多个出液口6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的两个出液口6的夹角相等,所述的内筒4的底壁上设有与出液口6位置相对应的弧形通槽5,内筒4在外筒3内转动时,弧形通槽5可覆盖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1),所述的引流袋(1)的上端开口部位设置有监测套(2),所述的监测套(2)内部设有可在监测套(2)内上下滑动的外筒(3),外筒(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结构,外筒(3)的内部设有内筒(4),内筒(4)与外筒(3)的底壁互相贴合布置,内筒(4)可在外筒(3)内部转动,且,外筒(3)和内筒(4)不可相对滑动,所述的外筒(3)上端伸出监测套(2)的上端面,外筒(3)置于监测套(2)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负压装置,外筒(3)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出液口(6),多个出液口(6)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的两个出液口(6)的夹角相等,所述的内筒(4)的底壁上设有与出液口(6)位置相对应的弧形通槽(5),内筒(4)在外筒(3)内转动时,弧形通槽(5)可覆盖不同数量的出液口(6),弧形通槽(5)出液口(6)时,实现出液口(6)的封堵,弧形通槽(5)未覆盖出液口(6)时,实现内筒(4)与引流袋(1)经出液口(6)的连通,所述的内筒(4)的上端连接至引流管,所述的外筒(3)的底板边缘部位设有感应片(7),监测套(2)的内侧壁上设有上下高度方向的感应区(8),所述的感应区(8)连接至控制显示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袋(1),所述的引流袋(1)的上端开口部位设置有监测套(2),所述的监测套(2)内部设有可在监测套(2)内上下滑动的外筒(3),外筒(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结构,外筒(3)的内部设有内筒(4),内筒(4)与外筒(3)的底壁互相贴合布置,内筒(4)可在外筒(3)内部转动,且,外筒(3)和内筒(4)不可相对滑动,所述的外筒(3)上端伸出监测套(2)的上端面,外筒(3)置于监测套(2)上部的外侧壁上设有负压装置,外筒(3)体的底板上设有多个出液口(6),多个出液口(6)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的两个出液口(6)的夹角相等,所述的内筒(4)的底壁上设有与出液口(6)位置相对应的弧形通槽(5),内筒(4)在外筒(3)内转动时,弧形通槽(5)可覆盖不同数量的出液口(6),弧形通槽(5)出液口(6)时,实现出液口(6)的封堵,弧形通槽(5)未覆盖出液口(6)时,实现内筒(4)与引流袋(1)经出液口(6)的连通,所述的内筒(4)的上端连接至引流管,所述的外筒(3)的底板边缘部位设有感应片(7),监测套(2)的内侧壁上设有上下高度方向的感应区(8),所述的感应区(8)连接至控制显示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套(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竖向滑槽,所述的外筒(3)的外侧壁固定有安装在竖向滑槽内的滑块,滑块与其对应的滑槽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竖向滑槽的高度不大于感应区(8)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装置包括与外侧壁连通的吸气管,吸气管的外部连接有密闭容器(9),所述的吸气管的内部设有可径向滑动的开关机构,吸气管的外部一端置于密闭容器(9)内,且,吸气管置于密闭容器(9)内的部分设置有框架,框架的下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密闭容器(9)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座的上部设有与固定座顶壁连接的活动块,所述的活动块与固定座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0)连接,通过挤压密闭容器(9)可使第二弹簧(10)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甲乳外科术后引流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闭容器(9)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粟陈红跃樊艳王灿安丽景徐其锋蔡文敏赵素贞张保勇田天杨萌萌武红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