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9990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包含玻璃酸钠、阿托品、氢氧化钠和氯化氢、氯化钠及注射用水。所述玻璃酸钠质量浓度为0.1‑10 g/L,阿托品的质量浓度为0.1 g/L,所述氢氧化钠和氯化氢为pH调节剂,所述氯化钠为渗透压调节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滴眼液不含任何中药成分、抑菌剂、防腐剂、助溶剂、增稠剂、络合剂等,组分简单且除阿托品外均为人体正常物质,故避免了眼球表面微环境破坏所致的角膜损伤,还避免了中药等成分长期过量使用对人体及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危害,同时有效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滴眼液调整了pH值及渗透压,增加了使用舒适性,还基于无菌灌装及热压灭菌工艺生产小剂量独立包装,保证产品的生物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视眼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指视力下降,看远物模糊不清,看近物清楚,佩戴眼镜进行矫正后远视力可以提高的一类眼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生存环境改变,近视眼患病人数逐年增长,发病年龄趋于低龄化,特别是在学龄期儿童红增长尤为快速。目前我国已然成为近视大国,患近视人数居于全球首位,且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成为备受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2016年北京大学发布《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显示,中国5岁以上近视人口已经达到4.5亿;2018年人民网报道,中国近视人口已经达到6亿,近视眼发病率约为33.60%,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近视率为55.20%,大学生为76.74%。既往研究证实,近视发生的年龄越小,成年后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这是因为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持续进展后易导致高度近视。近视眼常并发脉络膜、黄斑变性等病理性退化改变,增加了视网膜脱离概率,导致视力严重损害。因此近视防治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预防近视以及提升近视治疗效果成为眼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近视是不可逆的,目前尚没有任何治疗手段能够逆转近视问题,因此防止近视发生、缓解近视的进展程度成为防治近视的关键。既往文献报道,角膜塑形镜以及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具有延缓青少年近视增长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成为临床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制的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采用逆几何设计,中央平坦而周边陡峭,通过配戴可塑形角膜、增大角膜曲率半径、减小角膜屈折力,从而降低近视眼屈光度,提高远视力。既往研究证实,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能够有效的降低近视患者屈光度数、控制青少年近视增长速度。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原理是利用基弧比角膜中央曲率平坦的镜片,对角膜中央区域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镜片光学区以外的反转弧区在角膜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而产生了负压拉力,协同作用使角膜中央变得平坦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然而角膜塑形镜的佩戴对角膜可能造成损伤,尤其是在佩戴的初期。首先镜片与角膜之间存在机械性压力,可干扰角膜表面泪液层的流动,加之镜片覆盖使角膜缺氧而导致抵抗力下降。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夜戴可使角膜处于持续相对缺氧状态,角膜上皮细胞的无氧代谢加强,乳酸生成增多并进入基质层,使角膜组织的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进入基质层增多,引起角膜水肿,而水肿的上皮易脱落。此外,镜片清洁不当致微生物聚集而引发的感染、镜片不恰当的佩戴方式等因素均易而引发角膜损伤。有研究指出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有64.8%曾发生过角膜上皮损伤,以0~Ⅱ级的点状上皮脱落为主。此外还有研究显示,佩戴角膜塑形镜对泪膜破裂时间有明显影响。与戴镜前相比,虽然戴镜后泪液分泌量无明显差异,但泪膜稳定性却显著下降。角膜塑形镜一般推荐夜间佩戴,睡眠过程中眼睑闭合,无眨眼动作、泪液分泌量减少、塑形镜与角膜之间泪液缺少流动亦会造成泪膜损伤,降低泪膜稳定性。阿托品是非特异性毒蕈碱类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眼睫状肌上M受体,产生调节麻痹而使睫状肌松弛,解除调节张力,发挥抑制近视发展的作用。此外有文献显示,阿托品可通过巩膜上M受体途径以及视网膜上M受体调控,影响巩膜重塑进而抑制眼轴延长。目前为止,阿托品是唯一被大量研究证明能持续长期控制近视进展的药物。然而阿托品为非特异性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故还可作用于瞳孔括约肌等其他部位,可引起畏光、高眼压、头疼等不良副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阿托品的浓度可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目前,大量文献业已证实,使用0.01%的阿托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近视度数的增加同时不良副作用的发生率被控制于极低水平。因此在我国台湾地区及新加坡已经使用长期应用低浓度阿托品来控制近视。然而,国内目前尚缺乏0.01%阿托品滴眼液制剂以防控近视。查阅相关文献及专利,发现目前设计的用于近视防控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由多种成分组成,除了主药阿托品以外,还添加有冰片、薄荷脑、抑菌剂、防腐剂、助溶剂、增稠剂、络合剂等。然而诸多的添加成分虽然在防止微生物污染、维持药物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多成分混合反应以及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既往研究显示,眼用制剂中的抑菌剂可对眼表造成损害;滴眼液中多种成分可直接影响泪液成分,改变眼球表面的微环境,进而损伤角膜上皮细胞结构,导致不同程度的角膜损害;多种添加成分可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冰片、薄荷脑为复杂混合物,长期过量使用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查阅相关文献,显示目前申报专利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多为多种物质混合剂型,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并未进行临床跟踪研究,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近视防控的主要群体)。鉴于角膜塑形镜以及低浓度阿托品在近视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有研究推荐两者联合应用以防控近视。如果能开发一种新型眼用制剂,既能有效防治及修复角膜塑形镜佩戴带来的角膜损伤问题,又能在眼睛局部提供低浓度的阿托品,则对青少年近视防控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玻璃酸钠有名透明质酸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最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玻璃酸钠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显示出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润滑关节,调节血管壁的通透性,调节蛋白质,水电解质扩散及运转,促进创伤愈合等。更为重要的是,玻璃酸钠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物质,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玻璃酸是一种与粘蛋白(一种泪液成分)化学结构、分子量和流变学性质都相似的物质。由于它的粘弹性,眼睛可以保持润滑而不会引起视力损害。玻璃酸钠滴眼液具有以下作用:1.与角膜基质中的纤维连接蛋白结合,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的连接和伸展,以加快角膜上皮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2.具有优异的保水性,防止角膜干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殖;3.玻璃酸钠为角膜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在角膜细胞生长发育、炎症和创伤愈合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玻璃酸钠滴眼液除局部基本的物理效应(表面湿润作用)外,没有全身效应,除了已知的局部应用滴眼液的作用外,没有药物的相互作用。在眼睛局部用药后,玻璃酸钠不被吸收,也没有证据显示玻璃酸钠可以渗透角膜,即使被注射到眼睛的前房,血管中也只有可以忽略的浓度,并且很快被肝脏代谢,因此没有全省的毒性反应。因此玻璃酸钠溶液为一种完美的眼用药物载体。目前国内对近视眼防控眼用制剂均处在研发阶段,鉴于玻璃酸钠的优良特性,开开发一种以玻璃酸钠溶液为药物载体、成分单一、安全可靠的近视眼防控滴眼液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分简单、不含有任何抑菌剂、防腐剂、助溶剂、增稠剂、络合剂,也不含有任何的中药成分的,单独用于近视防控或联合角膜塑形镜共同防控近视的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含0.01%阿托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包含阿托品、玻璃酸钠、氢氧化钠和氯化氢、氯化钠及注射用水、阿托品,所述阿托品的质量浓度为0.1 g/L,玻璃酸钠质量浓度为0.1-10 g/L,所述氢氧化钠和氯化氢为pH调节剂,所述氯化钠为渗透压调节剂;/n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包含如下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其特征在于,包含阿托品、玻璃酸钠、氢氧化钠和氯化氢、氯化钠及注射用水、阿托品,所述阿托品的质量浓度为0.1g/L,玻璃酸钠质量浓度为0.1-10g/L,所述氢氧化钠和氯化氢为pH调节剂,所述氯化钠为渗透压调节剂;
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包含如下组分::








玻璃酸钠
0.1-10g/L


阿托品或其可接受的盐
0.1g/L


pH调节剂
1.0-10g


渗透压调节剂
1.0-12.0g


注射用水
1000ml






所述pH调节剂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量以调节滴眼液的pH值至4.5-6为准;
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其用量以调节渗透压至290-310mOsm/Kg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0.01%阿托品的玻璃酸钠滴眼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0.1-10g玻璃酸钠,加入500ml的注射用水进行溶解,过夜溶胀后得到玻璃酸钠溶液;
(2)称取渗透液调节剂1.0-12.0g,加入200ml的注射用水中进行溶解,彻底溶解后得到渗透压调节剂溶液;
(3)将步骤(1)和步骤(2)中所得溶液混合,并补充注射用水使总体积至1000ml后搅拌均匀;
(4)测定步骤(3)中所得溶液pH值,依据具体情况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盐酸进行溶液酸碱度调节,pH值至4.5-6即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宇张虹党晓洁韩鹏王睿闫春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