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容器及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99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容器及研磨机,所述容器包括筒体,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直管段和多个弯管段,多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弯管段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直管段,以使所述导流结构绕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迂回设置。本申请的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容器及研磨机,具有焊接难度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容器及研磨机
本申请涉及一种容器温度调节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容器及研磨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研磨筒、反应罐、缓存桶或者运输筒等容器的筒体通常都具备加热或散热结构,以调节容器内部的温度。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筒体9’外围采用多个半圆环的导流件1’首尾相接摆搭在外壁,需要对导流件与导流件之间的焊接点B焊接,并需要对导流件1’与筒体9’的外壁的焊接点C焊接,焊接接口较多,而且由于导流件1’与筒体9’的焊接面为圆环形,焊接点C焊接难度大,对半圆环形式的导流件1’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在加工制造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筒体及研磨机,以降低导流结构的焊接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所述容器包括筒体,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直管段和多个弯管段,多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弯管段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直管段,以使所述导流结构绕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迂回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直管段和所述弯管段均为中空的管状件;或,所述直管段和所述弯管段均为横截面具有开口的槽形件。进一步地,沿流体行进方向,下一个所述弯管段的两端宽度小于上一个所述弯管段的两端宽度。进一步地,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投影,所述弯管段呈弧形,且所述弯管段的弧度与所述筒体的外壁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弯管段与所述直管段的连接采用一体成型或者焊接连接。进一步地,一个所述直管段与一个所述弯管段一体成型为一个导流件,相邻两个所述导流件焊接连接。一种容器,所述容器包括筒体以及上述任一项的导流结构。一种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包括导流源和上述任一项的容器,所述容器具有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腔,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导流源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为矿物,所述导流源为冷却源,用于冷却所述研磨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容器及研磨机,通过设置多个直管段和多个弯管段,多个直管段沿筒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每个弯管段连通相邻两个直管段,以使导流结构绕筒体的外壁周向迂回设置,使得导热油或冷却液等导流源在中空的导流结构中沿筒体的轴向迂回往返,从而调节容器内的温度。直管段沿筒体轴向延伸,可使得直管段与筒体的接触线为直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大量的弧面焊接,大大降低了导流结构焊接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带有导流件的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导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如图3至图7所示,容器包括筒体9,导流结构包括多个直管段11和多个弯管段12,多个直管段11沿筒体9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且每个直管段11沿筒体9的轴向延伸,使得直管段11与筒体9的接触线为直线,减少了大量的弧面焊接,大大降低焊接的难度。每个弯管段12连通相邻两个直管段11。具体地,弯管段12的第一端与上一个直管段11的第一端连接后再横向弯折,弯管段12的第二端与下一个直管段11的第二端连接,从而实现多个直管段11和多个弯管段12依次首尾连接围设在筒体9外壁。沿筒体9的轴向投影,弯管段1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的指向相同以形成迂回,例如弯管段12呈C形或“凵”字形,从而使导流结构绕筒体9的外壁周向迂回设置。在导流结构中通入导流源,导流源可以是导热油或者冷却液,在一个直管段11的导流源(未标出)的流向是从下至上,那么在与其相邻的直管段11的导流源的流向则是从上至下,由此,可使得导流源在中空的导流结构中沿筒体9的轴向迂回往返,从而对筒体9实现均匀的散热或者加热功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直管段11和弯管段12均为中空的管状件,多个直管段11和多个弯管段12的管路相互连接,形成迂回管路,以通入导流源从而对筒体9实现均匀的散热或者加热功能。不同于上一种实施方式,直管段11和弯管段12均为横截面具有开口的槽形件,例如槽形件为半边管,多个直管段11和多个弯管段12的槽口相互搭接,形成迂回环绕在筒体9内壁的槽体,并通过筒体9的外壁覆盖在直管段11和弯管段12,从而得到设置在筒体9上的迂回通道,在迂回通道中通入导流源以实现均匀的散热或者加热功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7所示,导流件1呈S形覆盖筒体9外壁,以尽可能增加与筒体9的接触面积,使得导流结构的散热或者加热功能良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弯管段12具有宽度A,沿导流源在导流结构中的流体行进方向,下一个弯管段12的两端宽度A小于上一个弯管段的两端宽度A,即宽度A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在筒体9外壁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宽度A大小的变化可以直接控制直管段1沿筒体9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的密度。如图3所示,对于靠近进液口2的导流件1,其加热效果或者散热效果最好,可以适当的增加弯管段12的宽度A,对于靠近出液口3的导流件1,在导流件1中流通的导热油或冷却液已经经过一段距离的加热或者散热,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加热效果或者散热效果均不如刚从进液口2进入导流结构时的状态,宜减小弯管段12的宽度A,从而提升在该区域内的密度,确保整体加热或者散热效果更均匀。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沿筒体9的轴向投影,弯管段12呈弧形,且弯管段12的弧度与筒体9的外形相匹配,以确保焊接。本处的相匹配是指弯管段12能沿筒体9的外周向进行贴合,两者之间无缝隙或者缝隙很小,从而确保弯管段12与筒体9的焊接质量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弯管段12与直管段11可以采用一体连接,可以将采用在直管上再弯折的形式从而形成直管段11与弯管段12,也可以直接采用模具一体铸造,减少了弯管段12与直管段11的连接点,简化了连接操作,且连接质量更好。此外,如图3至图5,一个直管段11与一个弯管段12可以一体成型为一个导流件1,相邻两个导流件1之间可以采用焊接连接或者法兰连接,从而确保导热结构对筒体9的散热以及加热功能。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弯管段12与直管段11也可以根据现场工艺需要采用焊接连接,只要确保连接部分不泄漏从而确保导热结构对筒体9的散热以及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所述容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直管段和多个弯管段,多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弯管段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直管段,以使所述导流结构绕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迂回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器的导流结构,所述容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直管段和多个弯管段,多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直管段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弯管段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直管段,以使所述导流结构绕所述筒体的外壁周向迂回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和所述弯管段均为中空的管状件;或,所述直管段和所述弯管段均为横截面具有开口的槽形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流体行进方向,下一个所述弯管段的两端宽度小于上一个所述弯管段的两端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投影,所述弯管段呈弧形,且所述弯管段的弧度与所述筒体的外壁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鹏李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众力沥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