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98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水平设置的转筒,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水平设置的研磨辊,所述研磨辊位于转筒内部,所述研磨辊下侧与转筒内部下侧相配合用于研磨物料,所述底座上还安装有连通有冷却气体供给装置的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端部位于转筒内部,所述输气管端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向转筒侧壁输送冷却气体的第一出气孔,所述输气管端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向研磨辊输送冷却气体的第二出气孔。转筒及研磨辊在转动的同时研磨物料,出粉率高;转筒侧面各部分与研磨辊侧面各部分循环接触,产生热量少,同时,使用冷却气体进行冷却,降低对维生素D3活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料用维生素D3加工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
技术介绍
维生素D3,使维生素D的一种,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有利于促进动物生长,对提高动物产品产量和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维生素D3在饲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2017年起,欧盟授权维生素D3为所有物种的饲料添加剂。作为饲料用维生素D3,为了保证动物能够有效吸收利用,首先要对块状维生素D3进行打粉处理。现有的打粉一般采用搅拌机将块状维生素D3打碎或使用电动磨将块状维生素D3研磨成粉。然而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1、搅拌机打粉效果差,出粉率低,影响正常使用;2、由于维生素D3具有热敏性,电动磨长时间的摩擦造成磨盘表面温度升高,使维生素D3活性降低,产品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提高出粉率高及产品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水平设置的转筒(12),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水平设置的研磨辊(17),所述研磨辊(17)位于转筒(12)内部,所述研磨辊(17)下侧与转筒(12)内部下侧相配合用于研磨物料(20),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连通有冷却气体供给装置的输气管(13),所述输气管(13)端部位于转筒(12)内部,所述输气管(13)端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向转筒(12)侧壁输送冷却气体的第一出气孔(18),所述输气管(13)端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向研磨辊(17)输送冷却气体的第二出气孔(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的水平设置的转筒(12),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由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的水平设置的研磨辊(17),所述研磨辊(17)位于转筒(12)内部,所述研磨辊(17)下侧与转筒(12)内部下侧相配合用于研磨物料(20),所述底座(1)上还安装有连通有冷却气体供给装置的输气管(13),所述输气管(13)端部位于转筒(12)内部,所述输气管(13)端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向转筒(12)侧壁输送冷却气体的第一出气孔(18),所述输气管(13)端部开设有若干用于向研磨辊(17)输送冷却气体的第二出气孔(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13)端部位于研磨辊(17)正上方,所述第一出气孔(18)朝向转筒(12)内部上侧,所述第二出气孔(19)朝向研磨辊(17)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用维生素D3打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12)内部从中间向两端直径逐渐减小,所述研磨辊(17)从中间向两端直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用维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同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