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电电极、心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心电电极片及心电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94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心电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感应身体电信号的心电电极、心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心电电极片及心电监测装置,本方案提供的心电电极片采取极简层级设计,将输入电极、导线、输出电极一体化的设计成为片层结构,大大减小了心电测量仪器的体积和复杂线路,保留了导线的优点,克服了电极接触的缺点。最终使得采用本方案心电电极片的心电监测装置可以较好的与人体接触,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因为电极片而感到不适,电极片也不会因为人体发生形变而传输不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电电极、心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心电电极片及心电监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心电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感应身体电信号的心电电极、心电电极的制备方法、心电电极片及心电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心脑血管疾病迅速成为威胁都市人群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时刻对心电信号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显得尤为重要。常规即时心电检测设备包括主机、导联线和电极片,其中电极片为一次性用品,主机和导联线可重复使用。典型的常规即时心电检测设备如CN200720125633.0号、名称为《一次性电极片型常规心电图导联线》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次性电极片型常规心电图导联线,属于一种用于常规心电图监测和描记的导联线,电缆(5)经过固定联结分线器(4)连接屏蔽胶合线(3),屏蔽胶合线(3)末端联结接头(1),接头(1)工作面粘接一次性粘贴电极(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现有技术中的夹子式和吸球式金属电极,改为一次性贴式电极片可有效增强和保证电极与所对应部位皮肤的稳定接触,提高了心电图检查的成功率和描记质量等,同时将电极的连续使用改为一次性使用后,也符合公共卫生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结构简便有效,易于实施。其结构如图1所示。然而,普通心电图只能记录某一段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而心脏异常情况的发生,往往是阵发性的、一过性的、偶发性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心脏发生异常状况,即便他马上去医院做检查,那短短十几秒的静态心电图,往往是不能够抓到异常情况的,所以就需要进行全程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监测,去捕获到心脏的异常状况。因此,动态心电图检测设备应运而生,其可以对24甚至48小时的心电信号进行检测。典型的动态心电图检测设备如CN94213324.2号、名称为《标准12导联瞬时动态心电图机》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标准12导联瞬时动态心电图机由机壳及装在该机壳上打印机、带有操作键盘、显示器和回放机电路的回放机、有记录盒电路的心电图记录盒组成,回放机和记录盒通过通讯口连接。回放机电路为单片微机电路,记录盒电路为含采集、放大、模数转换及数据储存的单片微机电路。回放机通过键盘向记录盒输入初始化信息,病人随身携带记录盒,按键后便将探头测取的12导联异常心电信号记录在存贮器内,该信号再由回放机显示或打印。其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然而,这种动态心电仪体积较大,病人带在身上甚为不便,完全无法进行运动或洗澡。因此,需要一种体积较小、携带方便的动态心电仪器结构。因此,又有人专利技术了贴片式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其结构相对于普通心电图减小了非常多,其便携性能较好。典型的例如201811082281.4号、名称为《一种贴片式动态心电图记录器》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贴片式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包括底盖组件和主机,所述底盖组件包括可拆卸的安装在主机上的底盖本体、设于底盖本体上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本体和连接在第一电路板本体上的三个电极座,每个电极座上可拆卸的安装有一个一次性电极片。这样将底盖本体可拆卸的安装在主机上,在底盖本体的底面上单独设置电路板,将主机上的电路板与底盖本体上的电路板分开了,同时使得电路与一次性电极片分开,每检测完一个病人后,只需要更换安装在底盖本体上的一次性电极片即可,而这种一次性电极片一个只要几毛钱,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来说大大降低了一次性电极片的成本。其结构可参考图3。图3中102指代贴片式动态心电图记录器,1021指代主体,1033系主机上的孔隙。然而,当前的可穿戴心电类胸贴产品,大多数都是用电极扣的连接方式,即电极片和导线之间采用类似纽扣的结构相连,这使得采集设备因为存在多种线路而显得十分臃肿,有的方案虽然进一步将电极和主机直接相连,但是因为没有导线,又大大限制了电极片的粘胶位置选择性。此外,电极扣结构的连接方式较为刚性,当佩戴者运动,其粘胶部位的皮肤发生相对位移时,电极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这大大的阻碍了医疗产品普惠潜在患者的普及。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极片结构,其结构较轻并且不需要外部连接导线,同时导线和电极之间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使得病患配带时不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在确认电极片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人体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心电电极、心电电极片及心电监测装置,其能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公开了一种心电电极,包括输入电极、输出电极和导线,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导线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输入电极、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均为片层材料,所述输入电极、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一体成型;所述心电电极在纵向上包括绝缘层和氧化还原层,所述氧化还原层铺设于所述绝缘层之上,所述氧化还原层的纵向截面宽度不大于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纵向截面厚度大于所述氧化还原层,所述绝缘层为柔性非导体材料制成,所述氧化还原层具有导电能力。市面上的电极结构以线条形为主,且通常由多个零件固定相连或可分离的相连,并没有将电极、导线一体化成形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心电电极不存在应力集中点。由于将电极和导线改为了片状结构,相较于线性结构,片状结构的电极和导线存在强烈的各向异性,特别是在与片状平行的面上,由于需要与人体贴附,当人体运动,皮肤发生位移时,会出现较大的力,如果此时存在应力集中点,极有可能在该点上发生断裂。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输入电极包括输入电极部与第一过渡部,所述输出电极包括输出电极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为渐变结构,其与所述导线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窄而与所述输入电极部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宽;所述第二过渡部为渐变结构,其与所述导线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窄而与所述输出电极部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宽。通过设置第一和第二过渡部,避免了导线和电极之间出现应力集中点,有效的保证心电电极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过渡部的长度不超过所述输入电极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过渡部的长度不超过所述输出电极部的直径。两个过渡部长度过短无法实现较好的过渡效果,太长了又容易对导线的拉伸性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其长度进行限制。本专利技术同时公开的是一种如前所述的心电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氧化还原层印制在所述绝缘层上,获得导电膜;所述氧化还原层完全覆盖所述绝缘层,其中所述绝缘层为柔性非导体材料制成,所述氧化还原层具有导电能力,所述绝缘层的体积大于所述心电电极;步骤2:对所述导电膜进行刀模切割,获得如前所述的心电电极。与之前分别制造再加工连接在一起不同,本方法通过印刷工艺和刀膜工艺,非常便捷的获得了电极。本专利技术同时公开的是一种心电电极,包括基材层、覆膜层和至少一条如前所述的心电电极,其中所述基材层和所述覆膜层层将所述心电电极包裹其中,所述心电电极的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输出电极朝向相反;所述覆膜层设有与所述输出电极数量相同的输出通孔,所述输出通孔的位置与所述输出电极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基材层设有与所述输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极、输出电极和导线,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导线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输入电极、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均为片层材料,所述输入电极、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一体成型;所述心电电极在纵向上包括绝缘层和氧化还原层,所述氧化还原层铺设于所述绝缘层之上,所述氧化还原层的纵向截面宽度不大于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纵向截面厚度大于所述氧化还原层,所述绝缘层为柔性非导体材料制成,所述氧化还原层具有导电能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极、输出电极和导线,所述输入电极与所述导线的一端相连,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输入电极、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均为片层材料,所述输入电极、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线一体成型;所述心电电极在纵向上包括绝缘层和氧化还原层,所述氧化还原层铺设于所述绝缘层之上,所述氧化还原层的纵向截面宽度不大于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纵向截面厚度大于所述氧化还原层,所述绝缘层为柔性非导体材料制成,所述氧化还原层具有导电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电电极不存在应力集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极包括输入电极部与第一过渡部,所述输出电极包括输出电极部和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为渐变结构,其与所述导线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窄而与所述输入电极部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宽;所述第二过渡部为渐变结构,其与所述导线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窄而与所述输出电极部相连的部分纵向截面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部的长度不超过所述输入电极部的直径,所述第二过渡部的长度不超过所述输出电极部的直径。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的心电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所述氧化还原层印制在所述绝缘层上,获得导电膜;所述氧化还原层完全覆盖所述绝缘层,其中所述绝缘层为柔性非导体材料制成,所述氧化还原层具有导电能力,所述绝缘层的体积大于所述心电电极;
步骤2:对所述导电膜进行刀模切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龙范奇杨馥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旭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