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滤芯加工工艺及口罩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89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滤芯加工工艺及口罩加工工艺,在口罩框架上设置具有连通口罩框架两侧的连通通道的滤芯安装部;滤芯则安装在滤芯安装部内,用于对经过连通通道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在滤芯上设置具有显色单元的寿命显示层,由寿命显示层对滤芯的寿命进行监测,并根据滤芯的寿命变化进行不同的颜色显示,用户在佩戴时可通过连通通道实现对寿命显示层的观察,通过颜色变化了解滤芯的使用寿命,简单高效,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不通过传感器进行口罩使用寿命监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滤芯加工工艺及口罩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口罩
,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滤芯加工工艺及口罩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可更换滤芯的口罩,大多采用定期更换滤芯的设计,对于滤芯的使用寿命以及有效性没有量化,从而导致要么还未达到更换期限已经更换,浪费资源。或者已过滤芯的有效性,而用户未能及时更换,导致暴露在有害环境中。其中,有些口罩内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口罩内的空气质量,这样的做法可靠性很高,但是相对成本异常高昂,且传感器需要配电源使用,在口罩这个面部空间,使用可充电电池风险较高,有易燃易爆风险,再者,需要客户端的配合使用,需要额外的在手机端或者其他终端开发对应的提醒软件,给用户提供实时反馈。如此算下来,整体成本增高,用户购买可更换滤芯口罩的初衷就是为了节省成本,而这种做法,将高昂的成本转嫁给用户,违背用户购买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滤芯加工工艺及口罩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口罩无法不通过传感器进行口罩使用寿命监测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包括口罩框架、滤芯;所述口罩框架具有面向佩戴者的佩戴面和与所述佩戴面相对的安装面;所述口罩框架上设有滤芯安装部,且所述滤芯安装部设有连通所述佩戴面和所述安装面的连通通道;所述口罩框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挂耳绳;所述滤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滤芯安装部,用于过滤经由所述连通通道进入所述佩戴面的空气;所述滤芯上设有寿命显示层,所述寿命显示层上设有显色单元,用于监测滤芯的寿命并进行显色。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所述显色单元包括设于寿命显示层上的滤网,所述滤网内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和酸碱显色剂;使用时,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根据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发生酸碱度变化,所述酸碱显色剂用于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的酸碱度变化进行显色。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所述滤芯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细菌抑制层和隔离过滤层。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所述细菌抑制层为无纺布或聚丙烯熔喷材料层;所述隔离过滤层为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还包括设于所述细菌抑制层和所述隔离过滤层之间的颗粒吸附层,所述颗粒吸附层为活性炭层。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所述滤芯安装部包括一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盖设于所述口罩框架的安装面并与所述口罩框架配合形成滤芯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滤芯;所述口罩框架与所述滤芯容置空间相对应的面上开有通气孔;所述透气板的一侧开有安装缺口,用于使所述滤芯插入所述滤芯容置空间内。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还包括呼吸阀,所述口罩框架上开有安装通孔,所述呼吸阀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还包括柔性条,所述柔性条设于所述口罩框架的佩戴面上,用于提升贴合度。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口罩框架的所述安装面上,且所述面板上设有通气孔。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所述口罩框架的安装面上设有若干卡块;所述面板上设有与若干所述卡块相对应的若干卡槽;所述面板通过所述卡块和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口罩框架。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所述滤芯还包括滤芯框架和隔板,所述滤芯框架内设有分别用于容置所述细菌抑制层、所述隔离过滤层和所述寿命显示层相对应的若干容置空间,且每一容置空间之间均连通;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滤芯框架上,用于封装所述滤芯框架。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滤芯加工工艺,用于加工上述的可更换滤芯口罩的滤芯,具体步骤如下:S1:整体注塑所述滤芯框架和所述隔板;S2:将所述细菌抑制层、所述隔离过滤层和所述寿命显示层分别放入滤芯框架内;S3:将注塑好的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滤芯框架上,封装所述滤芯框架;S4:使用超声波封装设备对所述隔板与所述框架进行融合固定以形成滤芯。S5:使用真空包装袋密封封装完成的滤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口罩加工工艺,用于加工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更换滤芯口罩。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通过在口罩框架上设置具有连通口罩框架两侧的连通通道的滤芯安装部;滤芯则安装在滤芯安装部内,用于对经过连通通道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在滤芯上设置具有显色单元的寿命显示层,由寿命显示层对滤芯的寿命进行监测,并根据滤芯的寿命变化进行不同的颜色显示,用户在佩戴时可通过连通通道实现对寿命显示层的观察,通过颜色变化了解滤芯的使用寿命,简单高效,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不通过传感器进行口罩使用寿命监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的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的的滤芯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更换滤芯口罩的的滤芯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口罩框架;101:透气板;102:卡块;2:面板;3:滤芯;301:细菌抑制层;302:颗粒吸附层;303:隔离过滤层;304:寿命显示层;4:挂耳绳;5:呼吸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滤芯加工工艺及口罩加工工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实施例一参看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包括口罩框架1、滤芯3。其中,口罩框架1具有面向佩戴者的佩戴面和与佩戴面相对的安装面。口罩框架1上设有滤芯3安装部,且滤芯3安装部设有连通佩戴面和安装面的连通通道。口罩框架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挂耳绳4。滤芯3则可拆卸安装于滤芯3安装部,用于过滤经由连通通道进入佩戴面的空气。滤芯3上设有寿命显示层304,寿命显示层304上设有显色单元,用于监测滤芯3的寿命并进行显色。本实施例通过在口罩框架1上设置具有连通口罩框架1两侧的连通通道的滤芯3安装部;滤芯3则安装在滤芯3安装部内,用于对经过连通通道的空气进行过滤,并在滤芯3上设置具有显色单元的寿命显示层304,由寿命显示层304对滤芯3的寿命进行监测,并根据滤芯3的寿命变化进行不同的颜色显示,用户在佩戴时可通过连通通道实现对寿命显示层304的观察,通过颜色变化了解滤芯3的使用寿命,简单高效,解决了现有口罩无法不通过传感器进行口罩使用寿命监测的问题。本实施例进一步解决了现有口罩过早抛弃产生浪费或者已失效状态下继续使用的问题。同时,本方案的解决成本低,不对用户产生高昂的使用成本,随用随抛型,避免电子检测设备的故障导致功能失效以及成本高昂等问题。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参看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显色单元包括设于寿命显示层304上的滤网,滤网内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和酸碱显色剂。使用时,二氧化碳吸收剂根据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发生酸碱度变化,酸碱显色剂用于根据二氧化碳吸收剂的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框架、滤芯;/n所述口罩框架具有面向佩戴者的佩戴面和与所述佩戴面相对的安装面;所述口罩框架上设有滤芯安装部,且所述滤芯安装部设有连通所述佩戴面和所述安装面的连通通道;/n所述口罩框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挂耳绳;/n所述滤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滤芯安装部,用于过滤经由所述连通通道进入所述佩戴面的空气;/n所述滤芯上设有寿命显示层,所述寿命显示层上设有显色单元,用于监测滤芯的寿命并进行显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滤芯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框架、滤芯;
所述口罩框架具有面向佩戴者的佩戴面和与所述佩戴面相对的安装面;所述口罩框架上设有滤芯安装部,且所述滤芯安装部设有连通所述佩戴面和所述安装面的连通通道;
所述口罩框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挂耳绳;
所述滤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滤芯安装部,用于过滤经由所述连通通道进入所述佩戴面的空气;
所述滤芯上设有寿命显示层,所述寿命显示层上设有显色单元,用于监测滤芯的寿命并进行显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滤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单元包括设于寿命显示层上的滤网,所述滤网内设有二氧化碳吸收剂和酸碱显色剂;使用时,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根据使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发生酸碱度变化,所述酸碱显色剂用于根据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剂的酸碱度变化进行显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滤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细菌抑制层和隔离过滤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滤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抑制层为无纺布或聚丙烯熔喷材料层;所述隔离过滤层为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滤芯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细菌抑制层和所述隔离过滤层之间的颗粒吸附层,所述颗粒吸附层为活性炭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滤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安装部包括一透气板,所述透气板盖设于所述口罩框架的安装面并与所述口罩框架配合形成滤芯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滤芯;所述口罩框架与所述滤芯容置空间相对应的面上开有通气孔;所述透气板的一侧开有安装缺口,用于使所述滤芯插入所述滤芯容置空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统州吴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一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