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
技术介绍
高海拔烟区(海拔1000m以上烟区),秋后降温更快、气温更低,一方面对烟叶成熟影响较大,烟叶成熟更为缓慢,成熟度较低,烟叶易烤性不好,鲜烟叶素质较差;另一方面,由于降温更快、气温更低,对烤房内温度影响更大,稳温和升温操作更为困难。秋后烟通常是由于前茬作物收获较晚等原因导致移栽过晚,造成生育期延迟,产生秋后烟。秋后日平均气温骤降,空气湿度降低,昼夜温差相对较大,产生以下特征:秋后烟多为上部叶或顶叶,烟叶较厚实、组织较粗糙、结构偏紧密、含水量较少、内含物较充实,表皮角质层加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以解决现有高海拔秋后烟的烘烤技术中,烤后烟叶易出现挂灰、僵硬、身份偏厚、结构紧密、疏松度差等质量问题,以及烟叶等级较低,烟农收益差,工业可用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1)低温发热出汗/n点火加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32-33℃,直到烟叶叶尖开始变黄;/n(2)稳温叶片变色/n在步骤(1)的基础上继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41-42℃,直到烟叶变黄程度达到90-95%;/n(3)中温叶片干燥/n在步骤(2)的基础上继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54-55℃,直到烟叶叶片干燥;/n(4)高温主脉干燥/n在步骤(3)的基础上继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67-68℃,直到烟叶主脉干燥;/n(5)降温回潮下炕/n当烟叶主脉干燥时,立即停火,等待烟叶自然回潮后下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低温发热出汗
点火加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32-33℃,直到烟叶叶尖开始变黄;
(2)稳温叶片变色
在步骤(1)的基础上继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41-42℃,直到烟叶变黄程度达到90-95%;
(3)中温叶片干燥
在步骤(2)的基础上继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54-55℃,直到烟叶叶片干燥;
(4)高温主脉干燥
在步骤(3)的基础上继续将烘烤烟叶的温度缓慢升温至67-68℃,直到烟叶主脉干燥;
(5)降温回潮下炕
当烟叶主脉干燥时,立即停火,等待烟叶自然回潮后下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之前还需要进行编杆和装烟的步骤;所述编杆为将110-120片烟叶编入长度为1.5m的标准杆中;所述装烟为将编好杆后的烟叶均匀一致装入烤房,杆距控制在18-22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低温发热出汗为在装烟后,点火加热,以每小时1-2℃的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2-33℃并保持稳定,直到烟叶叶尖开始变黄时,开始进行步骤(2)稳温叶片变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低温发热出汗中,在点火加热时,要关严烤房的进风口和排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烟区秋后烟的烘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稳温叶片变色包括第一次变色和第二次变色;
所述第一次变色为当烟叶叶尖开始变黄后,以每小时0.2-0.8℃的升温速度将干球温度升至37-38℃,稳定后保持干湿差为2-3℃,稳定干湿球温度,使烟叶变黄程度达35-45%;
所述第二次变色为当烟叶变黄程度达35-45%后,以每小时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管安伟,王李芳,年夫照,张永辉,夏春,蔡辽燕,唐珊,王炼,刘蔺江,袁强,罗庆,熊凌,谢强,张明金,张远盖,高庆勇,张徽川,彭川,朱政,罗鑫,王斌,宋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四川省烟草公司泸州市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