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0845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少有既能高效低毒的防治玉米象等仓储害虫,又能防治瓜类作物白粉病、蔓枯病、水稻褐条斑病等病虫害的植物源农药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源农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天然植物化合物与植物源粗提物的配伍研究,将蛇床子素、苦楝提取液和重楼提取液配伍,还可加入多抗霉素,研制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绿色、高效的复配植物源药剂,不仅适用于玉米象、古蠹、赤拟谷盗等仓储病害的防治,还可防控瓜类和水稻的部分真菌病害,应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应用,具有绿色、高效、安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配置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农作物病虫害不断发生、加重,农药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必备物资。在生产中,尤其以化学农药最为常见,但是该类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引起了环境污染与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威胁。相比之下,具有易降解、高效低毒、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的植物源农药渐渐走进了农药市场,大部分该类产品中不仅含有有效防治作物病害与虫害的天然有机成份,还含有大量植物有机酸、氨基酸、鞣质等对植物生长具有调节作用的成分,因此,植物源农药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应用中药配伍的原理来研制植物源农药的混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已有一批防治效果明显的植物源农药投入生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分离提取了大量的天然化合物,科学合理地将杀虫抑菌作用的天然化合物与植物源粗提物进行增效配伍,不仅可以降低现有病虫害对药剂的抗药性,减少用药剂量和次数,增加防治效果,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可以显著提高现有植物源药剂的适用范围,增加防治病虫害的范围,达到广谱增效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提取:用有机溶剂Ⅰ浸提苦楝种子,过滤,得苦楝种子提取液;用有机溶剂Ⅰ浸提重楼,过滤,得重楼提取液;/nS2浓缩:分别蒸发S1得到的苦楝种子提取液和重楼提取液,得苦楝种子浸膏和重楼浸膏;/nS3萃取:用有机溶剂Ⅱ萃取S2得到的苦楝种子浸膏,得苦楝种子萃取液;用有机溶剂Ⅲ萃取S2得到的重楼浸膏,得重楼萃取液;/nS4混合:混合S3得到的苦楝种子萃取液和重楼萃取液,加入蛇床子,搅拌即可得到植物源农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用有机溶剂Ⅰ浸提苦楝种子,过滤,得苦楝种子提取液;用有机溶剂Ⅰ浸提重楼,过滤,得重楼提取液;
S2浓缩:分别蒸发S1得到的苦楝种子提取液和重楼提取液,得苦楝种子浸膏和重楼浸膏;
S3萃取:用有机溶剂Ⅱ萃取S2得到的苦楝种子浸膏,得苦楝种子萃取液;用有机溶剂Ⅲ萃取S2得到的重楼浸膏,得重楼萃取液;
S4混合:混合S3得到的苦楝种子萃取液和重楼萃取液,加入蛇床子,搅拌即可得到植物源农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每1g所述苦楝种子中可加入10~15mL所述有机溶剂Ⅰ,每1g所述重楼中可加入10~15mL所述有机溶剂Ⅰ,所述浸提在超声条件下进行,超声功率为80~100Hz,所述浸提的时间为12~24小时,温度为20~30℃,浸提的次数为3~5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Ⅰ为醇、醇的水溶液和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为甲醇、乙醇、丙醇、丙二醇和丁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的水溶液中醇的体积分数为65%~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蒸发在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温度为55℃~65℃,真空度为200~300Pa,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茜吴建忠姜树坤张丽艳王立志杨贤莉李明贤李忠杰迟立勇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