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大练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806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一漏斗形下料斗,下料斗与底座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固定连接,下料斗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一盖板,盖板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设有一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盖板与一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长度小于盖板的直径,连接杆的两端的下部分别固定设有一用于刮掉下料斗内壁上附着的食品原料的刮板,下料斗的下部还设有一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转轴和多个叶片,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下料斗的外侧,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下料斗的侧壁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多个叶片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与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机械是指把食品原料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过程中所应用的机械设备和装置。食品机械主要可以分为食品加工机械、包装设备两大类。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食品机械应运而生,逐渐代替了手工生产,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对食品进行包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现有的食品加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多种食品原料进行混合,然后再通过下料装置的出料口中排出,现有技术中食品原料的混合都采用搅拌轴进行搅拌,但是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往往固定设置在整个料桶的中部,这样只能对料桶中部的食品原料进行搅拌,对于料桶两侧的附着的积料无法进行搅拌,长时间的堆积,会造成食品原料的浪费,甚至对于不易保存的食品原料可能会霉变,影响食品品质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防止食品原料搅拌的过程中堆积到料桶内壁的食品机械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该装置在混合食品原料的同时,还能够防止食品原料附着在料桶内壁上,节省了食品原料,提高了食品的品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一漏斗形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一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设有一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盖板与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盖板的直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的下部分别固定设有一用于刮掉下料斗内壁上附着的食品原料的刮板,所述刮片贴合所述下料斗的内壁设置;所述下料斗的下部还设有一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转轴和多个叶片,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料斗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下料斗的侧壁与所述转轴同轴固定连接,多个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与电源电连接。进一步,所述下料斗的下部还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与所述下料斗的下部滑动连接,所述插板的外部还设有一手柄。进一步,所述盖板的下部与所述下料斗的顶端螺纹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支撑架与所述下料斗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通孔轴承连接。进一步,所述下料斗的下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通孔轴承连接,且所述第二通孔还设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通过下料斗的下部设置搅拌装置,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叶片进行转动,对下料斗中存储的食品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在下料斗的上方设置第一电机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与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的刮片沿着所述下料斗的内壁转动,进而刮下下料斗内壁上附着的食品原料,解决了现有的搅拌装置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轴往往固定设置在整个料桶的中部,这样只能对料桶中部的食品原料进行搅拌,对于料桶两侧的附着的积料无法进行搅拌,长时间的堆积,会造成食品原料的浪费,甚至对于不易保存的食品原料可能会霉变,影响食品品质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下料斗1、盖板2、第一电机3、连接杆4、刮板5、叶片6、转轴7、支撑杆8、插板9、底座10、第二电机11、支撑架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上方设有一漏斗形下料斗1,下料斗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下料斗1与所述底座10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8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一盖板2,所述盖板2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设有一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盖板2与一连接杆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长度小于所述盖板2的直径,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的下部分别固定设有一用于刮掉下料斗1内壁上附着的食品原料的刮板5,刮板5选用硅胶材质,所述刮片5贴合所述下料斗1的内壁设置,盖板2与下料斗1的顶端螺纹连接,第一电机3带动连接杆4转动,进而连接杆4带动固定在其两端的刮板5沿着下料斗1的内壁转动,刮下下料斗1内壁上附着的食品原料;特别的刮板5的底端可以高于转轴7的位置,防止刮板5旋转的过程中与转轴7相互影响;当然刮板5也可以由从下料斗1的顶部延伸到下料斗1的底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刮板5在下料斗1中旋转的过程中碰撞到转轴7,第一电机选为正反转电机,转轴7将下料斗1分成两半,两个刮板5分别在对应的一半下料斗1内正转反转,刮下下料斗1内壁附着的食品原料,且正转反转能够使得刮下食品原料的时候更彻底,避免食品原料的浪费;所述下料斗1的下部还设有一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1、转轴7和多个叶片6,所述第二电机1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料斗1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下料斗1的侧壁与所述转轴7同轴固定连接,多个叶片6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7上,通过第二电机11带动与其同轴固定连接的转轴7转动,进而带动转轴7上固定设置的多个叶片6转动,对下料斗1中的食品原料进行搅拌,使得食品原料搅拌更均匀;所述第一电机3和所述第二电机11分别与电源电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料斗1的下部还设有一水平设置的插板9,所述插板9与所述下料斗1的下部滑动连接,所述插板9的外部还设有一手柄,通过插板9堵住下料斗1的出口,防止食品原料还没有搅拌均匀,就从下料斗1中落下,在搅拌装置把食品原料搅拌均匀之后,减慢第二电机11转动的速度,进而对转轴7和多个叶片6的转动进行减速,打开插板9,使得搅拌均匀的食品原料从下料斗1的底部落下,进行包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上方设有一漏斗形下料斗(1),所述下料斗(1)与所述底座(10)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8)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一盖板(2),所述盖板(2)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设有一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盖板(2)与一连接杆(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长度小于所述盖板(2)的直径,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的下部分别固定设有一用于刮掉下料斗(1)内壁上附着的食品原料的刮板(5),所述刮板(5)贴合所述下料斗(1)的内壁设置;所述下料斗(1)的下部还设有一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1)、转轴(7)和多个叶片(6),所述第二电机(1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料斗(1)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下料斗(1)的侧壁与所述转轴(7)同轴固定连接,多个叶片(6)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7)上;所述第一电机(3)和所述第二电机(11)分别与电源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机械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所述底座(10)的上方设有一漏斗形下料斗(1),所述下料斗(1)与所述底座(10)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杆(8)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一盖板(2),所述盖板(2)的顶部的中部固定设有一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盖板(2)与一连接杆(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的长度小于所述盖板(2)的直径,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的下部分别固定设有一用于刮掉下料斗(1)内壁上附着的食品原料的刮板(5),所述刮板(5)贴合所述下料斗(1)的内壁设置;所述下料斗(1)的下部还设有一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1)、转轴(7)和多个叶片(6),所述第二电机(1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料斗(1)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穿过所述下料斗(1)的侧壁与所述转轴(7)同轴固定连接,多个叶片(6)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7)上;所述第一电机(3)和所述第二电机(11)分别与电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遂民韩冬王颖张大练吕琼张迪苏伟丽潘峰张沛潘长河张慧杰黄淑贞刘清涛臧晓鹏董超毅康世广关乐宁赵伟李佳范琳琳董彦勋杨文杰李晓明马硕森董彰
申请(专利权)人:张大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