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化学试剂制备的结晶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48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化学试剂制备的结晶过滤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端中间设置有旋转电机,装置本体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焊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下方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向下凹陷,所述隔板中部设置有下料管,下料管下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过滤网左侧高于右侧,所述装置本体右侧壁下端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位于过滤网右侧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旋转电机和搅拌轴,能够使化学试剂与水能够均匀混合,装置本体内设置冷却水管,采用水冷的方式快速降低溶液的温度,加快晶体析出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化学试剂制备的结晶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化学试剂制备的结晶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因溶解度降低导致溶液过饱和,从而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可分为晶核生成(成核)和晶体生长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推动力都是溶液的过饱和度(结晶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之值)。晶核的生成有三种形式:即初级均相成核、初级非均相成核及二次成核。在高过饱和度下,溶液自发地生成晶核的过程,称为初级均相成核;溶液在外来物(如大气中的微尘)的诱导下生成晶核的过程,称为初级非均相成核;而在含有溶质晶体的溶液中的成核过程,称为二次成核。二次成核也属于非均相成核过程,它是在晶体之间或晶体与其他固体(器壁、搅拌器等)碰撞时所产生的微小晶粒的诱导下发生的。现有的化学试剂制备用的结晶过滤装置一般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温度缓慢降低,晶体慢慢析出,该方法工作效率低,耗费时间长,因此需要现有技术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化学试剂制备的结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6),所述装置本体(6)顶部中间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1),装置本体(6)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9),所述进水管(16)和出水管(19)底端在装置本体(6)内部相连通,进水管(16)上设置有进水阀(17),出水管(19)上设置有出水阀(20),所述旋转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贯穿装置本体(6)顶部后伸入装置本体(6)内,所述搅拌轴(5)上焊接有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下方设置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向下凹陷,所述隔板(15)中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化学试剂制备的结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6),所述装置本体(6)顶部中间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1),装置本体(6)顶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9),所述进水管(16)和出水管(19)底端在装置本体(6)内部相连通,进水管(16)上设置有进水阀(17),出水管(19)上设置有出水阀(20),所述旋转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贯穿装置本体(6)顶部后伸入装置本体(6)内,所述搅拌轴(5)上焊接有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下方设置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向下凹陷,所述隔板(15)中部设置有下料管(9),所述下料管(9)上设置有下料阀(18),下料管(9)下方设置有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倾斜设置,过滤网(10)左侧高于右侧,所述装置本体(6)右侧壁下端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上设置有出料阀(11),出料管(12)位于过滤网(10)右侧的正上方,装置本体(6)右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料管(4),所述进料管(4)上设置有进料管阀(3),装置本体(6)左侧下端设置有排水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安彭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