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073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包括浓密机,回流泵、管式混合器、反应釜、输送管和出料管,其中,所述出料管连接浓密机的底部,将沉降后的物料从浓密机的底部输出,所述回流泵与浓密机的底部连接,并通过输送管与管式混合器相连接,所述回流泵用于将浓密机底部的沉降物料输送至管式混合器;管式混合器中的物料经输送管送入反应釜,充分反应后送入浓密机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将浓密机底部已经沉降的部分固体物料与原料混合后再进行絮凝,能够减少絮凝剂的使用量,同时可增大固体的颗粒度,缩短沉降时间,提升固液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
本技术属于浓密机
,具体涉及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
技术介绍
浓密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湿法冶金、选矿厂、化工厂等生产场所的大型固液分离设备,通常为由混凝土、木材或金属焊接板作为结构材料建成带锥底的圆筒形浅槽。浓密机基于重力沉降作用进行固液分离,可将固含量为10%~20%的矿浆等物料通过重力沉降浓缩为45%~55%的底流物料,借助安装于浓密机内慢速运转的耙的作用,使增稠的底流物料由浓密机底部的底流口卸出,浓密机上部产生较清净的澄清液,由顶部的环形溜槽排出,从而实现固液物料的分离。浓密机在使用过程中,为提升固液分离效率,常需要加入絮凝剂,提高固体物料的回收率。因为浓密机体积较大,搅拌时间短,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絮凝剂分散不均匀、固体颗粒小、沉淀不完全等情况,导致絮凝剂使用量提高、固液分离不完全、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够提高絮凝剂作用时间和估计物料回收率的浓密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以保证絮凝剂能够与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机(1),回流泵(2)、管式混合器(3)、反应釜(4)、输送管(5)和出料管(9),其中,所述出料管(9)连接浓密机(1)的底部,将沉降后的物料从浓密机(1)的底部输出,所述回流泵(2)与浓密机(1)的底部连接,并通过输送管(5)与管式混合器(3)相连接,所述回流泵(2)用于将浓密机底部的沉降物料输送至管式混合器(3),所述管式混合器(3)用于混合物料;所述反应釜(4)通过输送管(5)分别与管式混合器(3)以及浓密机(1)的进料口相连接,管式混合器(3)中的物料经输送管(5)送入反应釜(4),所述反应釜(4)用于使混合物料充分反应,并将反应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浓密机(1),回流泵(2)、管式混合器(3)、反应釜(4)、输送管(5)和出料管(9),其中,所述出料管(9)连接浓密机(1)的底部,将沉降后的物料从浓密机(1)的底部输出,所述回流泵(2)与浓密机(1)的底部连接,并通过输送管(5)与管式混合器(3)相连接,所述回流泵(2)用于将浓密机底部的沉降物料输送至管式混合器(3),所述管式混合器(3)用于混合物料;所述反应釜(4)通过输送管(5)分别与管式混合器(3)以及浓密机(1)的进料口相连接,管式混合器(3)中的物料经输送管(5)送入反应釜(4),所述反应釜(4)用于使混合物料充分反应,并将反应后的物料经输送管(5)送入浓密机(1)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机底部物料回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料罐(6)、和压滤装置(8),所述原料罐(6)与管式混合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袁欣波翟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城宏业矿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