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70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感单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包括单车本体、插管以及座垫,所述座垫底端连接有安装插轴,所述安装插轴底端连接有前后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底端连接有与插管内壁配合连接的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前后动作的第一调控单元,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升降动作的第二调控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利用座垫底端的安装插轴与前后调节装置连接,同时通过第一调控单元调控座垫的前后位置,再通过升降调节装置与前后调节装置的连接,能够对座垫的高低位置进行调节,而且调节结构稳定,调节效率高,提高了动感单车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
本技术涉及动感单车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
技术介绍
动感单车,是由美国私人教练兼极限运动员JOHNNYG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首创,动感单车在克服了室外行驶的一切缺点后,由于技术上的改进,使得这项运动在简单易学之余,成为一项能够使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动。目前市场上的电磁控动感单车,能够使人们在室内进行锻炼,在使用时,需要调节座垫,现有的座垫不便于调节,调节过程中比较繁琐,故而提出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电磁控动感单车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磁控动感单车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对座垫进行前后或高低调节、调节效率高、实用性强的电磁控动感单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包括单车本体、设置在单车本体内的插管以及与插管配合连接的座垫,所述座垫底端连接有安装插轴,所述安装插轴底端连接有前后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底端连接有与插管内壁配合连接的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前后动作的第一调控单元,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升降动作的第二调控单元。作为优选: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包括与安装插轴配合轴接的调节上座、分设在调节上座两端的上座盖、能与调节上座配合滑动连接的调节下座以及分设在调节下座两端的下座盖,所述调节上座上开设有与第一调控单元配合连接的安装开槽,所述调节上座底端两侧内部分设有上导向槽,所述调节下座上端两侧分设有与下导向槽对应设置的下导向槽,所述调节下座上端内侧设有导轨槽,所述上导向槽与下导向槽之间连接有通过上座盖限位的装配滑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控单元包括第一手柄、开设在第一手柄底端的定位孔、连接在定位孔内的铰接轴、与铰接轴配合抵触连接的滑座、与滑座底端配合连接的限定卡板以及依次穿过铰接轴、滑座以及限定卡板的锁紧件,所述滑座与限定开槽配合连接,所述限定卡板与下导向槽配合抵触连接,所述限定卡板与导轨槽配合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下座底端配合连接的支撑顶管、连接在支撑顶管外壁且与插管内壁配合连接的限定靠管、开设在支撑顶管侧壁上的滑槽以及设置在支撑顶管内壁的牵引单元,所述支撑顶管底端与滑槽同侧设置有方便牵引单元上下动作的滑腔。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调控单元包括第二手柄、连接在第二手柄上的滑动卡座、插接在第二手柄之间的连接轴、套接在连接轴外壁上的牵引套以及与牵引套配合连接的牵引钢丝,所述滑动卡座与滑槽配合滑动连接,所述牵引钢丝穿过牵引单元并套接有与牵引单元配合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牵引钢丝尾端还螺接有限位螺栓。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单元包括与支撑顶管内壁配合连接的牵引架、向牵引架上端延伸有定位部、开设在定位部上的穿孔、开设在牵引架内的活动开腔、铰接在活动开腔腔壁上的回位扣、连接在回位扣上的轴销以及与轴销底端配合抵触连接的限制套,所述回位扣前端伸出活动开腔,所述复位弹簧上端抵触在定位部上,复位弹簧下端抵触在轴销上,所述限制套底端与限位螺栓配合抵触设置,所述牵引钢丝依次穿过穿孔、轴销后与限制套配合连接。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利用座垫底端的安装插轴与前后调节装置连接,同时通过第一调控单元调控座垫的前后位置,再通过升降调节装置与前后调节装置的连接,能够对座垫的高低位置进行调节,而且调节结构稳定,调节效率高,提高了动感单车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前后调节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牵引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单车本体;2、插管;3、座垫;4、安装插轴;5、前后调节装置;6、第一调控单元;7、升降调节装置;8、第二调控单元;50、调节上座;51、上座盖;52、调节下座;53、下座盖;54、安装开槽;55、上导向槽;56、下导向槽;57、导轨槽;58、装配滑条;60、第一手柄;61、定位孔;62、铰接轴;63、滑座;64、限定卡板;65、锁紧件;70、支撑顶管;71、限定靠管;72、滑槽;73、牵引单元;74、滑腔;730、牵引架;731、定位部;732、穿孔;733、活动开腔;734、回位扣;735、轴销;736、限制套;80、第二手柄;81、滑动卡座;82、连接轴;83、牵引套;84、牵引钢丝;85、复位弹簧;86、限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包括单车本体1、设置在单车本体1内的插管2以及与插管2配合连接的座垫3,所述座垫3底端连接有安装插轴4,所述安装插轴4底端连接有前后调节装置5,所述前后调节装置5底端连接有与插管2内壁配合连接的升降调节装置7,所述前后调节装置5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3前后动作的第一调控单元6,所述升降调节装置7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3升降动作的第二调控单元8,以上结构能够利用座垫3底端的安装插轴4与前后调节装置5连接,同时通过第一调控单元6调控座垫3的前后位置,再通过升降调节装置7与前后调节装置5的连接,能够对座垫3的高低位置进行调节,而且调节结构稳定,调节效率高,提高了动感单车的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调节装置5包括与安装插轴4配合轴接的调节上座50、分设在调节上座50两端的上座盖51、能与调节上座50配合滑动连接的调节下座52以及分设在调节下座52两端的下座盖53,所述调节上座50上开设有与第一调控单元6配合连接的安装开槽54,所述调节上座50底端两侧内部分设有上导向槽55,所述调节下座52上端两侧分设有与下导向槽56对应设置的下导向槽56,所述调节下座52上端内侧设有导轨槽57,所述上导向槽55与下导向槽56之间连接有通过上座盖51限位的装配滑条58,所述调节下座52与升降调节装置7连接,因此在前后调节装置5进行调整时,所述调节上座50以调节下座52为基准进行前后调节动作,同时利用安装插轴4与座垫3的连接,使得座垫3能够进行前后调控动作,并能够随时进行位置定位;所述调节上座50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上座盖51连接定位,所述调节下座52的前后两端通过螺钉与下座盖53连接定位,提高调节上座50及调节下座52结构的稳定性;所述调节上座50的安装开槽54槽底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方便与第一调控单元6连接定位,从而方便第一调控单元6控制调节上座50相对调节下座52的进行滑动或限制动作;所述上导向槽55与下导向槽56之间的装配滑条58为调节上座50滑动时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调节上座50在调节下座52上滑动,同时利用第一调控单元6使得调节上座50与调节下座52之间保持相对的位置限定,保证座垫3使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控单元6包括第一手柄60、开设在第一手柄60底端的定位孔61、连接在定位孔61内的铰接轴62、与铰接轴62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车本体、设置在单车本体内的插管以及与插管配合连接的座垫,所述座垫底端连接有安装插轴,所述安装插轴底端连接有前后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底端连接有与插管内壁配合连接的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前后动作的第一调控单元,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升降动作的第二调控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车本体、设置在单车本体内的插管以及与插管配合连接的座垫,所述座垫底端连接有安装插轴,所述安装插轴底端连接有前后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底端连接有与插管内壁配合连接的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前后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前后动作的第一调控单元,所述升降调节装置上连接有用于调控座垫升降动作的第二调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调节装置包括与安装插轴配合轴接的调节上座、分设在调节上座两端的上座盖、能与调节上座配合滑动连接的调节下座以及分设在调节下座两端的下座盖,所述调节上座上开设有与第一调控单元配合连接的安装开槽,所述调节上座底端两侧内部分设有上导向槽,所述调节下座上端两侧分设有与下导向槽对应设置的下导向槽,所述调节下座上端内侧设有导轨槽,所述上导向槽与下导向槽之间连接有通过上座盖限位的装配滑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控动感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控单元包括第一手柄、开设在第一手柄底端的定位孔、连接在定位孔内的铰接轴、与铰接轴配合抵触连接的滑座、与滑座底端配合连接的限定卡板以及依次穿过铰接轴、滑座以及限定卡板的锁紧件,所述滑座与限定开槽配合连接,所述限定卡板与下导向槽配合抵触连接,所述限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怡叡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