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钦蓉专利>正文

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8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100),包括导管(10)和乳胶套管(30),所述导管(10)包括三个连通管,并且在导管(10)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三个连通管(16)各自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连通,所述乳胶套管(30)与导管(10)结合,使得在乳胶套管(30)和导管(10)之间形成相互隔绝的外腔(51)、内腔(52)和辅助腔(53),所述内腔(52)、外腔(51)和辅助腔(53)分别与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能够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疾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在中老年人群中,患前列腺增生疾病的现象十分普遍,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这种老年性疾病亦将出现大幅度递增的趋势。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分析为:男性外尿道的周围紧裹着一层细密的软组织,这层软组织即为前列腺,随着年龄增长,这层软组织的细密程度变化,逐渐疏松,导致前列腺层的厚度也随之增厚,由于前列腺层的外围受肌体组织包裹,增厚的软组织体无法向外扩张,只能向内发展,这就导致前列腺增厚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逐渐压迫尿道。因此处于这段位的尿道,因前列腺的增生,将会变得狭窄,由此影响排尿,甚至产生排尿困难问题。严重时,可能致使患者多日无法排尿,十分痛苦。而对该疾病的治疗,现阶段比较好的措施依然是几十年前的手术治疗法,这种传统的治疗手段虽能解决患者的病痛,但费用高、治疗过程患者需承受手术之苦,需要使用大量中、西药物进行麻醉、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等,并且存在治疗周期长等问题。患者也可以选择去医院导尿,以缓解痛苦,但导尿次数过多会促使尿道内壁形成炎症,多数患者最终不得不选择外科手术,将前列腺切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疾患或至少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痛楚的医疗器械。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疾患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治疗前列腺增生疾患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br>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包括导管和乳胶套管,所述导管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并且在导管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各自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连通,其中,所述乳胶套管与导管结合,使得在乳胶套管和导管之间形成相互隔绝的外腔、内腔和辅助腔,所述外腔环绕内腔,所述内腔、外腔和辅助腔分别与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和第三出液口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乳胶套管与导管的结合形成第一连接结、第二连接结和第三连接结,所述外腔和内腔位于第一连接结和第二连接结之间,所述辅助腔位于第二连接结和第三连接结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第二连接结和第三连接结分别由衬布和胶黏剂构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乳胶套管的用于形成外腔、内腔和辅助腔的部分的壁厚较乳胶套管的其它部分的壁厚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导管内部,并且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各自的另一端分别穿出导管的壁面延伸到导管的外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第三连通管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嵌入导管的壁面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管组件的内部为中空的,导管组件的一端具有开放端口,另一端具有插入头部,插入头部上设置有连通口,并且开放端口与连通口相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插入头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导管组件的主体的中心轴线倾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插入头部的中心轴线与导管组件的主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20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管组件还包括导管接头,所述导管接头设置在导管组件的远离插入头部的一端。根据本技术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能够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疾患,缓解前列腺增生患者痛楚,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治疗全过程无需进行手术,避免了手术刀切割肌肤之苦,也无需大量的中、西药物进行麻醉、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等,治疗环境相对简单,治疗后也无需住院康复的过程,临床治疗后当即可出院,治疗的全过程操作也十分简易、方便。经临床试验医师们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项简易、高效,利医利患的巧妙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前列腺扩张导管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前列腺扩张导管沿截面B-B的截面图;图3为图1的前列腺扩张导管沿截面A-A的截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乳胶套管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乳胶套管沿C向的局部俯视图;图6为图4的乳胶套管沿截面D-D的截面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乳胶套管的内囊段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乳胶套管的外囊段;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的示意图;以及图10为图9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沿截面E-E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为解决
技术介绍
部分中提到的问题,设计人经过各方面的调查和研究,设计出一种非手术物理治疗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疾患的医疗器械——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临床医疗器械,治疗全过程无需进行手术,避免了手术刀切割肌肤之苦,也无需大量的中、西药物进行麻醉、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等,治疗环境相对简单,治疗后也无需住院康复的过程,临床治疗后当即可出院,治疗的全过程操作也十分简易、方便。经临床试验医师们评价,一致认为这是一项简易、高效,利医利患的巧妙设计。本技术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主要由前列腺扩张导管和乳胶套管构成,乳胶套管套在导管上,并在乳胶套管和导管之间形成腔室,腔室通过连通管与外部连通,借助于乳胶套管的弹性,当向腔室通入液体时乳胶套管能够膨胀。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将导管组件插入患者的尿道内,定位后,向腔室通入液体使乳胶套管膨胀,从而挤压前列腺层,使尿道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对导管、乳胶套管、导管组件分别进行介绍,并对其治疗原理进行详细说明。图1-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前列腺扩张导管。如图1所示,前列腺扩张导管10包括导管接头11、纵向延伸部12和导管头部13,纵向延伸部12和导管头部13一体设置,即它们由相同材料通过相同的加工过程整体成型,导管接头11设置在纵向延伸部12的远离导管头部13的一端。导管10可以采用PVC塑料整体挤压成型。所述导管10还包括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和第三连通管16,其中,所述纵向延伸部12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和第三连通管16各自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纵向延伸部12内部,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和第三连通管16各自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100),包括导管(10)和乳胶套管(30),其特征在于:/n所述导管(10)包括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和第三连通管(16),并且在导管(10)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和第三连通管(16)各自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连通,/n其中,所述乳胶套管(30)与导管(10)结合,使得在乳胶套管(30)和导管(10)之间形成相互隔绝的外腔(51)、内腔(52)和辅助腔(53),所述外腔(51)环绕内腔(52),所述内腔(52)、外腔(51)和辅助腔(53)分别与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100),包括导管(10)和乳胶套管(30),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10)包括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和第三连通管(16),并且在导管(10)的壁面上设有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第一连通管(14)、第二连通管(15)和第三连通管(16)各自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连通,
其中,所述乳胶套管(30)与导管(10)结合,使得在乳胶套管(30)和导管(10)之间形成相互隔绝的外腔(51)、内腔(52)和辅助腔(53),所述外腔(51)环绕内腔(52),所述内腔(52)、外腔(51)和辅助腔(53)分别与第一出液口(17)、第二出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胶套管(30)与导管(10)的结合形成第一连接结(54)、第二连接结(55)和第三连接结(56),所述外腔(51)和内腔(52)位于第一连接结(54)和第二连接结(55)之间,所述辅助腔(53)位于第二连接结(55)和第三连接结(5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54)、第二连接结(55)和第三连接结(56)分别由衬布和胶黏剂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腔三囊前列腺扩张导管组件(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胶套管(30)的用于形成外腔(51)、内腔(52)和辅助腔(53)的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平邵钦蓉周文刘炳辉王裕权
申请(专利权)人:邵钦蓉张一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