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068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指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包括机械雾化式加湿器,所述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呼吸机连通,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另一个接口与呼吸回路连通,呼吸回路上设置有加热机构。采用上述方案后,从根本上杜绝了冷凝水的产生,且仍旧能保持相对的温湿度气体传输到重危病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指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在ICU病房中的重危病人,基本上都需要用到呼吸机,但因为病人的自我呼吸能力衰竭,输入的气体是不经过人体鼻腔的调节而直接进入到肺中的,因此在呼吸机中的气体进入到人体之前,需对气体进行加热加湿,以此减轻病人的负担,传统的加湿系统,一般是通过对水进行加热蒸发,使之产生水蒸汽,然后将水蒸汽和氧气混合进行加湿处理,这种加湿方式,在加湿的混合气体进入呼吸回路时,气温比较高,气体在管腔中传输运动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影响气体温度逐渐降低,当气体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管腔内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虽然这种加湿系统的呼吸回路中也会安装加热丝来对管路进行加热保温,但从加湿罐出来的气体温度较高,在管路中输送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会产生冷凝水,如果要在管腔中不产生冷凝水,那么管腔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上述温度之上,但人体的呼吸适宜温度为32-37℃,温度过高会增加重危病人的身体负担,影响治疗,而管腔内产生冷凝水不仅容易滋生细菌,也有可能堵塞呼吸回路,进入到重危病人气管中,都有可能危及重危病人的生命安全,虽然ICU病房采用了24小时监护,但冷凝水的存在始终会危及病人的安全。在201720986639.0中采用了冷凝水报警,当呼吸管道中有冷凝水积聚阻碍正常呼吸时发出警报,以提醒重危病人或用户,保障正常使用,但该种方式并未从本质上解决冷凝水产生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从根本上杜绝了冷凝水的产生,且仍旧能保持相对的温湿度气体传输到重危病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包括机械雾化式加湿器,所述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呼吸机连通,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另一个接口与呼吸回路连通,呼吸回路上设置有加热机构。机械雾化式加湿器是通过机械振动的方式产生水雾,而该水雾本身的温度较低,在后续的呼吸回路中,得到加热机构的加热后升到人体所需温度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冷凝水。进一步,所述机械雾化式加湿器与呼吸回路连接的接口处设置有强化加热装置。由于加湿气体的出口处温度比较低,在此温度下空气容纳雾气的能力很弱,不足以把产生的雾气全部溶解,需要在雾气出口处添加一个强化加热装置,该强化加热装置的目的是对出口处的雾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瞬时加热,使产生的雾气迅速融入空气中。如果不加强化加热装置,由于雾气出口处的温度比较低,产生的大部分雾气并没有融入空气中,而是游离于空气中,呼吸回路内部的温度由于受前端温度较低的雾气的影响,使得呼吸回路前端温度比后端低,雾气在较低温度的呼吸回路段中运动时,游离的雾气会碰撞管壁凝聚成小水珠。进一步,所述机械雾化式加湿器为超声波加湿器或空气压缩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通过电能驱动压电陶瓷发出超声波,通过一定的振荡电路与压电陶瓷固有的振荡频率发生共振,把水打散产生雾状水颗粒;空气压缩加湿器是通过高速气流,使供水喷嘴内产生负压,并将水吸至端面,气流撞击水产生雾状水颗粒,从而达到加湿目的;即只要不产生热量使水雾升高的加湿器都可以用在本系统中。进一步,所述呼吸回路为Y型管路,包括与重危病人连通的呼吸管,以及与机械雾化式加湿器连接的进气管,以及排出重危病人废气的出气管。进一步,在靠近所述呼吸管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机构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内部、外部或夹层中。保证重危病人吸入体内的混合空气在加湿后进行了加热到人体适宜问题,且由于管内温度得到了加热,相比于加湿器中的空气温度是升高的,因此不会产生冷凝水。进一步,在靠近所述呼吸管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机构为热辐射加热。通过红外或电磁加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进一步,所述机械雾化式加湿器与进气管的接口处设置有流量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强化加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网状加热片,所述网状加热片和壳体之间设置有隔热膜。强化加热装置中的腔室通过雾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强化加热,使空气快速升温,加速雾气的溶解,使干燥的空气能够携带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呼吸管道。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利用不升温的方式使水雾化,与干燥氧气混合从而产生适合人体呼吸的氧气,呼吸回路中设计有加热机构,对经过带有湿气的氧气进行加热保温处理,使得进入人体呼吸道的氧气维持在一个适宜的温度,由于在先加湿出来的气体不会产生高温,而后续的加热温度高于在先湿气,因此从根本上杜绝了冷凝水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加热机构采用内设加热丝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强化加热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网状加热片的示意图之一;图7是网状加热片的示意图之二;标号说明超声波加湿器1,加湿罐11,呼吸管2,进气管3,出气管4,温度传感器5,加热丝6,流量传感器7,强化加热装置8,壳体81,网状加热片82,隔热膜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超声波加湿器1,超声波加湿器1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呼吸机连通,超声波加湿器1的另一个接口与呼吸回路连通,呼吸机将干燥氧气输入到超声波加湿器1的加湿罐11中,配合超声波加湿器1产生的水雾,在加湿罐11中对干燥氧气进行湿度调节,带有湿度的氧气从另一个接口进入到呼吸回路中。超声波加湿器1与呼吸回路连接的接口处设置有强化加热装置8,内部设置有立体网状结构的加热元件,由于加湿气体的出口处温度比较低,在此温度下空气容纳雾气的能力很弱,不足以把产生的雾气全部溶解,需要在雾气出口处添加一个强化加热装置8,该强化加热装置8的目的是对超声波加湿器1出口处的雾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瞬时加热,使产生的雾气迅速融入空气中。强化加热装置8包括壳体81,壳体中设置有网状加热片82,网状加热片82和壳体81之间设置有隔热膜83,通过多个网状发热片82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的加热网,对雾气和空气全方位加热,每个网状发热片82上有很多微孔方便雾气和空气通过,网状发热片82有多种形式(见图6、图7)。如果不加强化加热装置8,由于雾气出口处的温度比较低,产生的大部分雾气并没有融入空气中,而是游离于空气中,呼吸回路内部的温度由于受前端温度较低的雾气的影响,使得呼吸回路前端温度比后端低,雾气在较低温度的呼吸回路段中运动时,游离的雾气会碰撞管壁凝聚成小水珠。呼吸回路为Y型管路,包括与重危病人连通的呼吸管2,以及与超声波加湿器1连接的进气管3,以及排出重危病人废气的出气管4。在超声波加湿器1与进气管3的接口处设置有流量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7用于监测氧气的流量与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雾化式加湿器,所述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呼吸机连通,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另一个接口与呼吸回路连通,呼吸回路上设置有加热机构;呼吸回路为Y型管路,包括与重危病人连通的呼吸管,以及与机械雾化式加湿器连接的进气管,以及排出重危病人废气的出气管,在靠近所述呼吸管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机构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内部、外部或夹层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雾化式加湿器,所述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呼吸机连通,机械雾化式加湿器的另一个接口与呼吸回路连通,呼吸回路上设置有加热机构;呼吸回路为Y型管路,包括与重危病人连通的呼吸管,以及与机械雾化式加湿器连接的进气管,以及排出重危病人废气的出气管,在靠近所述呼吸管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机构为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进气管与出气管的内部、外部或夹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雾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坚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安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