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温灸夹是将温针灸和隔物灸相结合的一种器械,采用隔热材料,主要制成三部分:夹子、滤网、有底无盖的半圆柱。我们选用木材制作夹子和半圆柱部分,用金属丝制作滤网部分,采用3D打印技术完成主体部分。夹子的作用主要是固定针身,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部分用来填充药物,圆柱底能起到隔热的作用,高于夹子的半圆柱和滤网在温针灸时可防止艾灰掉落烫伤患者。此器械最大的特色是可以将隔物灸和温针灸结合使用,增强疗效的同时解决了温针灸的针身固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温灸夹
本技术属于针灸领域,特别涉及温灸用品的进一步研发。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现多用艾炷或艾条段)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温针之名首见于《伤寒论》,兴于明朝,对多种病证具有很好的疗效。隔物灸又称间接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进行施灸的一种方法,首载于《肘后备急方》,如隔盐灸,隔蒜灸,隔姜灸等,两者结合应用开始广泛。但存在操作复杂,安全性较低,受药物形态限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温针灸与隔物灸结合的器材,能够同时进行温针灸、隔物灸。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式温灸夹,包括:木夹、滤网和有底无盖的半圆柱。木制夹子(2)两条夹子腿旁是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半圆柱底(5)上有铁滤网(4)。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滤网(4)连接于与木制夹子(2)的夹子腿上,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为中空且有底无盖,半圆柱底(5)有半圆柱底的孔洞(6),可以用来进行隔物灸,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相连接的铁滤网(4)也可承接燃烧产生的艾灰。所述木夹形成主体,所述木夹与有底无盖半圆柱连接在一起,所述有底无盖半圆柱高于所述木夹,所述滤网与所述有底无盖半圆柱连接在一起,所述滤网位于有底无盖半圆柱底,所述木夹具有防火材料。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木夹涂有放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制夹子(2)腿为齿状,所述的木制夹子(2),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都用耐高温材料所制。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有底无盖半圆柱通过无缝连接与所述木夹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无缝连接于所述木制夹子(2)腿上。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有底无盖半圆柱底具有多个小圆孔,孔直径小于半圆柱底八分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的底部具有多个小圆孔,孔直径小于半圆柱底(5)的八分之一。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滤网连接于有底无盖半圆柱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滤网(4)可上下活动。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式温灸夹的工作原理如下:温针灸时,针刺后,可将复合式温灸夹直接夹到针身上,最好的夹持针的方法是针位于圆柱的中心,之后在针上放置艾炷,点燃即可,温针灸结束后,可将夹子打开向上移动取走艾灰。隔物灸时,先将夹子翻转,滤网自然垂下,用手捏住滤网翻转回来即可往与夹子持平的圆柱部分里填充药物,之后松手,滤网自然回到原始位置,之后在滤网与高于夹子的圆柱内放置艾绒或艾炷,点燃施灸。结束后,翻转夹子倒出艾灰和药物。温针隔物灸时针刺后,先将夹子翻转,滤网自然垂下,用手捏住滤网翻转回来即可往与夹子持平的圆柱部分里填充药物,之后松手,滤网自然回到原始位置,之后操作和不隔物相同,将复合式温灸夹打开夹到针身上,最好的夹持针的方法是针位于圆柱的中心,之后在针上放置艾炷,点燃即可,温针灸结束后,可将夹子打开向上移动取走艾灰。若药物不在使用,翻转夹子,滤网下垂,倒出药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温灸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1为复合式温灸夹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2-木制夹子;3-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4-铁滤网;5-半圆柱底;6-半圆柱底的孔洞。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式温灸夹,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用于盛取艾灰,木制夹子2用于夹持针身。温针灸时,木制夹子2上夹持针柄,放置艾炷,点燃艾炷后,铁滤网4防止艾灰掉落烫伤患者或隔物灸时放置艾炷,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在结束温针灸时盛取艾灰。实施例二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运用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放置药物,木制夹子2夹住针身,半圆柱底的孔洞6药物填充后可通过网眼渗透到皮肤,药物过细小可使用无纺纱布包裹再填充。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用于盛取艾灰;木制夹子2用于夹持针身;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用于填充药物;铁滤网4用于防止艾灰烫伤患者;半圆柱底的孔洞6用于药物填充后可通过网眼渗透到皮肤。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例一”、“例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式温灸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木制夹子(2),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铁滤网(4),半圆柱底(5)和半圆柱底的孔洞(6),木制夹子(2)两条夹子腿旁是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半圆柱底(5)上有铁滤网(4)。/n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温灸夹,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木制夹子(2),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铁滤网(4),半圆柱底(5)和半圆柱底的孔洞(6),木制夹子(2)两条夹子腿旁是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半圆柱底(5)上有铁滤网(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温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夹子持平的半圆柱结构(3)无缝连接于所述木制夹子(2)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温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滤网(4)连接于与木制夹子(2)的夹子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温灸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于夹子的半圆柱结构(1)为中空且有底无盖,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炳旭,谢凌贞,尚晓霜,刘馨雅,王健一,尚秀葵,周丹,
申请(专利权)人:马炳旭,尚秀葵,周丹,谢凌贞,尚晓霜,刘馨雅,王健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