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理疗仪,包括壳体和温灸装置,温灸装置设于壳体内,温灸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导热片,加热器与导热片连接。通过设有温灸装置,且设于壳体内,因此,通过加热器可以直接对导热片进行加热,通过导热片将热量传导至所需理疗的部位;由此,该智能理疗仪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壳体放置在相应部位即可达到温灸的效果,方便使用,且可以放置在不同部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理疗仪
本技术属于一种理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理疗仪。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社会节奏和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很多人都长期对着电脑办公,容易出现职业病;尤其对于女性来说,痛经和腰痛现象较为普遍。针对这些现象,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理疗仪,但大多理疗仪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理疗仪,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理疗仪,包括壳体和温灸装置,温灸装置设于壳体内,温灸装置包括加热器和导热片,加热器与导热片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温灸装置,且设于壳体内,因此,通过加热器可以直接对导热片进行加热,通过导热片将热量传导至所需理疗的部位;由此,该智能理疗仪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壳体放置在相应部位即可达到温灸的效果,方便使用,且可以放置在不同部位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温灸装置还包括理疗包,理疗包设于壳体上,理疗包与加热器连接,加热器能够将热量传导至理疗包上。由此,设有理疗包,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更换不同的理疗包,达到相应的理疗效果,适用范围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理疗仪还包括供电装置,供电装置设于壳体内,供电装置与加热器电连接。由此,设有供电装置,方便对加热器进行供电,简化整体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理疗仪还包括供电装置和电极贴,供电装置包括电池仓和电池,电池设于电池仓内,电极贴与电池电连接,电极贴设于电池仓的底端,电池仓位于壳体的一侧,且与壳体连接。由此,通过设有电极贴,且与电池连接,可以实现脉冲理疗效果,增加该智能理疗仪的治疗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上设有凹槽,凹槽的一端设有检测开关,理疗包与凹槽相配合,理疗包的一侧设有凸起,凸起与检测开关对应设置。由此,通过设有检测开关,因此,当理疗包装入后,凸起与检测开关接通,使得加热器可以对理疗包加热,有利于理疗包药效的快速传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仓内侧设有电极母纽扣卡槽,电池包括电极母纽扣和电极公纽扣,电极母纽扣与电极母纽扣卡槽相配合,电极公纽扣设于电极贴上。由此,方便电池仓内电池的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外侧设有开关键,开关键与加热器、电池电连接。由此,设有开关键,可以方便控制加热器的工作状态,方便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外侧设有充电口,充电口与电池电连接。由此,设有充电口,可以方便对电池进行充电,便于电池电量的及时补充,保证其正常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仓为两个,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两个电池仓均设有相应的电极贴,电池仓与壳体通过硅胶连接件连接。由此,可以增加脉冲理疗范围,同时对多穴位进行理疗按摩,达到较好的理疗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智能理疗仪还包括红光发生器,红光发生器设于壳体的周边,红光发生器与供电装置电连接。由此,可以对使用者进行红光理疗,达到多功能理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智能理疗仪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智能理疗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智能理疗仪中电极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智能理疗仪中理疗包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智能理疗仪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图5:智能理疗仪,包括壳体1和温灸装置2,温灸装置2设于壳体1内,温灸装置2包括加热器和导热片22,加热器与导热片22连接。其中,导热片22可以是传热铝片,可以方便贴敷在使用者所需理疗的部位,可以对理疗部位达到温灸保暖的效果。温灸装置2还包括理疗包21,理疗包21设于壳体1上,理疗包21与加热器连接,加热器能够将热量传导至理疗包21上。理疗包21可以是艾灸包或者其他药包,通过加热器将理疗包21加热,然后将药效传递至人体,提高理疗效果,增加了其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用,该智能理疗仪还包括供电装置3,供电装置3设于壳体1内,供电装置3与加热器电连接。供电装置3可以为加热器供电,满足加热器的使用要求;可以将供电装置3直接安装在壳体1内,直接为加热器及时提供电能,从而,可以方便智能理疗仪的使用,便于整体的移动,简化整体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理疗仪还包括供电装置3和电极贴5,供电装置3包括电池仓31和电池32,电池32设于电池仓31内,电极贴5与电池32电连接,电极贴5设于电池仓31的底端,电池仓31位于壳体1的一侧,且与壳体1连接。通过电极贴5和电池32的连接,电池32可以为电极贴5进行供电,使得电极贴5处形成中低频脉冲对使用者进行理疗,达到多重理疗效果。电池仓31包括电池仓上盖和电池仓下盖,两者扣合形成用于安装电池32的空腔,电池32为可充电电池。电池仓31内侧设有电极母纽扣卡槽311,电池32包括电极母纽扣3和电极公纽扣322,电极母纽扣3与电极母纽扣卡槽311相配合,电极公纽扣322设于电极贴5上。由此,电极母纽扣3与电极公纽扣322配合后可以实现导电,电极贴5可以实现脉冲理疗的效果。壳体1上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一端设有检测开关6,理疗包21与凹槽11相配合,理疗包21的一侧设有凸起211,凸起211与检测开关6对应设置。其中,凹槽11的形状与理疗包21的形状一致,当理疗包21的凸起211卡入检测开关6时,检测开关6接通,检测开关6与加热器电连接,由此,加热器可以对理疗包21进行加热;当理疗包21取出后,检测开关6断开,加热器停止对理疗包21加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以及控制电极贴5的脉冲强度,在壳体1内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加热器和电极贴5连接;同时,可以控制理疗时间。壳体1外侧设有开关键7,开关键7与加热器、电池32电连接。由此,设有开关键7,可以方便加热器是否通电工作,方便使用和调节。壳体1外侧设有充电口8,充电口8与电池32电连接,通过充电口8可以对电池32充电,可以使得整个智能理疗仪在使用时,无需外接取电,方便使用。电池仓31为两个或多个,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各电池仓31均设有相应的电极贴5,电池仓31与壳体1通过硅胶连接件4连接。电极贴5为多个,可以实现对人体多个穴位同时进行按摩,增强理疗效果,尤其可以对人体背部、腰部或腹部进行按摩,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疼痛,理疗效果显著。智能理疗仪还包括红光发生器,红光发生器设于壳体1的周边,红光发生器与供电装置3电连接,通过设有红光发生器,可以对使用者进行红光理疗,增加了理疗功能,达到了很好的理疗效果。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温灸装置(2),所述温灸装置(2)设于壳体(1)内,所述温灸装置(2)包括加热器和导热片(22),所述加热器与导热片(22)连接;所述温灸装置(2)还包括理疗包(21),所述理疗包(21)设于壳体(1)上,所述理疗包(21)与加热器连接,加热器能够将热量传导至理疗包(21)上;智能理疗仪还包括供电装置(3)和电极贴(5),所述供电装置(3)包括电池仓(31)和电池(32),所述电池(32)设于电池仓(31)内,电极贴(5)与电池(32)电连接,所述电极贴(5)设于电池仓(31)的底端,所述电池仓(31)位于壳体(1)的一侧,且与壳体(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温灸装置(2),所述温灸装置(2)设于壳体(1)内,所述温灸装置(2)包括加热器和导热片(22),所述加热器与导热片(22)连接;所述温灸装置(2)还包括理疗包(21),所述理疗包(21)设于壳体(1)上,所述理疗包(21)与加热器连接,加热器能够将热量传导至理疗包(21)上;智能理疗仪还包括供电装置(3)和电极贴(5),所述供电装置(3)包括电池仓(31)和电池(32),所述电池(32)设于电池仓(31)内,电极贴(5)与电池(32)电连接,所述电极贴(5)设于电池仓(31)的底端,所述电池仓(31)位于壳体(1)的一侧,且与壳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一端设有检测开关(6),所述理疗包(21)与凹槽(11)相配合,所述理疗包(21)的一侧设有凸起(211),所述凸起(211)与检测开关(6)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理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耐可亮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