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刮痧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4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耳穴刮痧砭,包括用于对耳穴进行取穴的探针;和至少一个设在探针上的砭体,砭体可枢转地设在探针上。由于探针和砭体设在一起,医护人员在使用探针对耳朵进行取穴后,可以不用放下该耳穴刮痧砭,使用该耳穴刮痧砭的砭体对耳穴进行刮痧,避免出现因放下探针再进行刮痧时无法准确定位耳穴的问题;且当仅设有一个砭体时,可以将砭体与探针相对转动,以使两者相互分离,此时该耳穴刮痧砭处于展开状态,以避免砭体或探针使用时相互干扰;当不使用该耳穴刮痧砭时,可以将砭体与探针相对转动,以使两者抵靠,此时该耳穴刮痧砭处于折叠状态,便于该耳穴刮痧砭的收纳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穴刮痧砭
本技术涉及刮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耳穴刮痧砭。
技术介绍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传统的刮痧方法主要是体穴刮痧法,主要运用于在头部、面部、背部、胸部、腰部和四肢等部位的穴位进行刮痧,而人体的穴位除了体穴外,还包括耳穴,耳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互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的所在。对耳穴进行刮痧也可以起到活血行气、疏经通络、补氧祛瘀,把阻滞经络的病源呈现于体表,使病变器官与细胞得到营养和氧气的补充发生活化,从而恢复人体的病愈能力的效果。对耳穴进行刮痧前需要先取穴再刮痧,但是,当医护人员用取穴器取穴后,放下取穴器再拿起刮痧器时,易导致不易找到所取穴位,导致耳穴刮痧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耳穴刮痧砭,包括用于对耳穴进行取穴的探针;和至少一个设在探针上的砭体,砭体可枢转地设在探针上。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耳穴刮痧砭,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对耳穴进行取穴的探针(20);/n和至少一个设在所述探针(20)上的砭体(30),/n所述砭体(30)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探针(20)上,/n所述砭体(3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探针(20)的其中一端或中部可枢转连接;或所述砭体(30)的中部与所述探针(20)的其中一端或中部可枢转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耳穴刮痧砭,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耳穴进行取穴的探针(20);
和至少一个设在所述探针(20)上的砭体(30),
所述砭体(30)可枢转地设在所述探针(20)上,
所述砭体(30)的其中一端与所述探针(20)的其中一端或中部可枢转连接;或所述砭体(30)的中部与所述探针(20)的其中一端或中部可枢转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刮痧砭,其特征在于,所述砭体(30)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探针(20)的第一轴线(200)相互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穴刮痧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绳(40);
所述吊绳(40)的其中一端设在所述砭体(30)或探针(20)的接近所述砭体(30)与探针(20)的连接处的位置上;或
所述吊绳(40)的其中一端设在所述砭体(30)与探针(20)枢转连接的枢转轴(5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耳穴刮痧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0)包括:
第一棒体(21),所述第一棒体(21)沿所述第一轴线(200)延伸;
和设在所述第一棒体(21)的至少一端上的第一球体(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穴刮痧砭,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20)还包括:
第二棒体(22);
所述第一球体(23)通过所述第二棒体(22)设在所述第一棒体(21)上,且所述第二棒体(22)的直径均比所述第一棒体(21)的直径和所述第一球体(23)的直径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穴刮痧砭,其特征在于,所述砭体(30)包括第三棒体(31),所述第三棒体(31)沿第三轴线(300)延伸,所述第三棒体(31)与所述第一棒体(21)可枢转连接,所述第三棒体(31)与所述第一棒体(21)的枢转轴(50)沿第二轴线(500)延伸,所述第三轴线(300)和第一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凡伟杨政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