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颈部按摩仪包括:主体;套环,所述套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套环设置有限位孔;手柄,所述手柄铰接在所述套环上,所述手柄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手柄相对所述主体和所述套环可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手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抵接件脱出所述限位孔,所述手柄在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抵接件伸入所述限位孔,以阻止所述手柄继续向外转动。因此,通过在手柄上设置铰接端和在主体上设置套环,可以加强手柄和主体的连接,而且通过限位孔和抵接件的配合,可以防止手柄过度向外扩张,从而可以保证颈部按摩仪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仪
本技术设涉及按摩仪
,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学习工作的同时也开始关心身体的健康状况,于是各种按摩仪大量涌入市场和每个家庭中,按摩仪可以分为腰部按摩仪和颈部按摩仪等等。相关技术中,颈部按摩仪包括夹持在颈部的夹臂以及止抵在颈部后方的中间支架,但是夹臂与中间支架为固定连接,这会造成颈部按摩仪占用空间较大,从而可以大大增加颈部按摩仪的不方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可以在用户不使用颈部按摩仪的时候折叠起来,而且其还能够保证伸展状态时的手柄可靠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包括:主体;套环,所述套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套环设置有限位孔;手柄,所述手柄铰接在所述套环上,所述手柄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手柄相对所述主体和所述套环可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手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抵接件脱出所述限位孔,所述手柄在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抵接件伸入所述限位孔,以阻止所述手柄继续向外转动。因此,通过将手柄铰接在套环上,可以使手柄相对套环和主体转动,从而可以使手柄相对所述主体和所述套环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抵接件伸入设置在套环上的限位孔可以阻止伸展状态下的手柄继续向外转动,从而可以加强颈部按摩仪伸展状态的稳固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接件为弹性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片和与所述固定片连接的弹性片,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弹性片的一部分伸出所述手柄,以在所述手柄处于伸展状态时伸入所述限位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片水平设置,所述弹性片连接于所述固定片的一侧并向下折弯形成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朝向靠近固定片的另一侧折弯延伸形成第二折弯段,第二折弯段伸出所述固定片的另一侧,第二折弯段向上延伸形成第三折弯段,第三折弯段向远离所述固定片的方向上折弯形成第四折弯段,第四折弯段在远离固定片的方向上朝上倾斜延伸,所述第四折弯段适于伸入限位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且一部分伸出所述手柄壳体并铰接在所述套环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接件和所述铰接端通过紧固件层叠地安装在所述手柄壳体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铰接端包括:固定部和铰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手柄壳体内,所述铰接部伸出所述手柄壳体且通过转轴铰接在所述套环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环包括:外板、侧板和内板,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两侧,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外板上,所述铰接部伸入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板的内表面在朝向所述铰接端的底部设置有止挡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铰接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套环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朝向所述止挡部的表面设置为导向斜面,所述止挡部构造为斜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板在朝向所述手柄的一侧形成有避让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套环沿厚度方向的中部靠内侧,所述主体和所述手柄之间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位于所述转轴的外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环设置有插板,所述主体的端部敞开,所述插板插入所述主体的端部并与所述主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外壳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插板设置有第二穿孔,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后将两者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内壳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两端形成有第一避空处,所述手柄朝向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避空处,所述第一避空处和所述第二避空处形成防夹空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单个手柄折叠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局部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折叠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铰接端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手柄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伸展状态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套环的横截面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抵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颈部按摩仪;10:手柄;11:铰接端;11a:固定部;11b:铰接部;11c:第一圆孔111:转轴;113:凸缘;113a:导向斜面;12:弹性片;13:手柄壳体;20:套环;21:限位孔;22:插板;222:第二穿孔;23:止挡部;23a:导向斜面;24:安装槽;241:轴槽;25:外板;26:内板;26a:避让槽;27:侧板;30:主体;31:第一外壳;311:第一穿孔;312:紧固件;33:第一内壳;33a:凸台;33b:第一避空处;33c:容纳空间;33d:连接线;50:抵接件;51:固定片;511:第二圆孔;1112a:第一折弯段;1112b:第二折弯段;1112c:第三折弯段;1112c:第四折弯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0,包括:主体30、套环20和手柄10,主体30、套环20和手柄10依次连接。如图1所示,主体30形成为弧形物,主体30的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按摩的部件,主体30的两端为安装端,主体30通过安装端可以安装连接一些部件,例如套环20,从而设置在主体30两端的安装端可以方便主体30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套环20安装在主体30的两端,套环20设置有限位孔21和安装槽24。套环20的朝向主体30的一端与主体30可以通过紧固件312连接安装,套环20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槽24与其它部件连接。设置在套环20上的限位孔21为一个条状凹槽。套环20为一个中间连接件,套环20可以加强颈部按摩仪100组装的稳固性。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手柄10铰接在套环20上,手柄10还包括:抵接件50,手柄10可以相对主体30和套环20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n套环,所述套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套环设置有限位孔;/n手柄,所述手柄铰接在所述套环上,所述手柄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手柄相对所述主体和所述套环可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手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抵接件脱出所述限位孔,所述手柄在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抵接件伸入所述限位孔以阻止所述手柄继续向外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套环,所述套环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所述套环设置有限位孔;
手柄,所述手柄铰接在所述套环上,所述手柄还包括:抵接件,所述手柄相对所述主体和所述套环可在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手柄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抵接件脱出所述限位孔,所述手柄在所述伸展状态时,所述抵接件伸入所述限位孔以阻止所述手柄继续向外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为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片和与所述固定片连接的弹性片,所述固定片固定于所述手柄内,所述弹性片的一部分伸出所述手柄,以在所述手柄处于伸展状态时伸入所述限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水平设置,所述弹性片连接于所述固定片的一侧并向下折弯形成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朝向靠近固定片的另一侧折弯延伸形成第二折弯段,第二折弯段伸出所述固定片的另一侧,第二折弯段向上延伸形成第三折弯段,第三折弯段向远离所述固定片的方向上折弯形成第四折弯段,第四折弯段在远离固定片的方向上朝上倾斜延伸,所述第四折弯段适于伸入限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壳体和铰接端,所述铰接端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且一部分伸出所述手柄壳体并铰接在所述套环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和所述铰接端通过紧固件层叠地安装在所述手柄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端包括:固定部和铰接部,所述固定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王子瑞,邹健伟,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