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都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老人护理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4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人护理用具,其包括扶杆,扶杆的上端安装有扶手,扶杆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展开的支脚,且在支脚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扶杆滑动连接有一辅助件,辅助件包括立杆和一端与立杆铰接的横杆,横杆的另一端与扶杆滑动连接,能沿着扶杆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立杆的下端也安装有展开的多个支脚,万向轮安装在该支脚的下端,扶杆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限制横杆另一端在扶杆上进行滑动的限位件。该老人护理用具结构新颖,可满足多形式条件使用,拓展性、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人护理用具
本技术涉及辅助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老人护理用具。
技术介绍
人老先老腿,由于老年人行动不方便,因此在老人行走时,就需要一些辅助护理用具,目前,针对老人的腿力情况,有拐杖、助行装置和轮椅等;同时,在后期,老人腿力较差时,还需要对老人的腿部行走进行训练。在前期,老人腿力尚可时,出门常使用拐杖,且目前,为便于使用时每次移动均需要抬起,移动不省力的问题,在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提高辅助使用效率,如申请号为2017214003235的类似设计结构;现便于老人行走的辅助装置多单一,无法进行使用形式的变换,不能满足多时期老人的使用条件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老人护理用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老人护理用具,其包括扶杆,扶杆的上端安装有扶手,扶杆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展开的支脚,且在支脚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扶杆滑动连接有一辅助件,辅助件包括立杆和一端与立杆铰接的横杆,横杆的另一端与扶杆滑动连接,能沿着扶杆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立杆的下端也安装有展开的多个支脚,万向轮安装在该支脚的下端,扶杆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限制横杆另一端在扶杆上进行滑动的限位件。进一步地,立杆和扶杆上对应配合设置有锁扣,通过锁扣实现立杆与扶杆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扶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轨,横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在滑轨上进行滑动的滑块;横杆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滑轨的长度,且当滑块移动到滑轨上端时,横杆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定位孔以及与定位孔相配合的插钉,当滑块移动到滑轨上端时,定位孔恰位于滑块的下端。进一步地,插钉的端部设置有铁片,插钉的头部设置有拉环,扶杆上位于滑轨的一旁还设置有容置孔,定位孔与容置孔内均设置有与铁片相吸附的磁铁片。进一步地,扶杆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杆体,杆体套设有一套环,套环能沿着杆体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横杆的一端与套环铰接;横杆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杆体的长度,且当套环移动到杆体上端时,横杆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套环的螺纹孔,以及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钉,螺钉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垫。进一步地,扶杆的一侧纵向开设有一长槽。进一步地,扶杆、立杆和/或横杆均设置为伸缩杆结构。进一步地,立杆、横杆和支脚均设置为空心钢结构,支脚为三个,且三个支脚之间呈三角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老人护理用具在被使用时,可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前期,老人腿力尚佳时,可将横杆的另一端滑动至最下端,使立杆与扶杆紧贴靠在一起,并用锁扣进行固定,此时,该老人护理用具可作为拐杖使用。在后期,老人腿力不佳,通过拐杖行走较为吃力或不能通过拐杖行走时,可打开锁扣,将横杆的另一端滑动至最上端,立杆与扶杆分离,在其之间横架一横杆,并可通过限位件对结构方式进行限定,此时,可该老人护理用具可作为助行装置和/或腿部训练装置使用,使用时可双手扶在横杆上或将胳肢窝夹靠在横杆上。且该老人护理用具调节便捷,实现了该老人护理用具的多形式使用。也可作为同一时期的老人使用,即当老人出门行走较累,腿部较为乏力时,也可直接变换该老人护理用具的形式进行使用。当然,本设计结构还可在现有的拐杖结构基础上直接进行改进设置,实用性、通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老人护理用具基础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展开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扣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锁扣的连接示意图。图5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结构的多个锁扣的连接示意图。图6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滑轨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图7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定位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插钉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套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1示意性地给出了老人护理用具的长槽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扶杆;11、支脚;12、滑轨;121、定位孔;13、插钉;131、铁片;132、拉环;14、容置孔;15、磁铁片;16、杆体;17、套环;2、扶手;3、万向轮;4、辅助件;41、立杆;42、横杆;421、滑块;5、限位件;51、螺纹孔;52、螺钉;53、橡胶垫;6、锁扣;7、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
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参见图1,图1给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常规地、帮助老人行走的护理用具的示意图,其包括有扶杆1,在扶杆1的上端安装有扶手2,在扶杆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展开的支脚11,并且在每个支脚11的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3。当老人行走时,其作为拐杖这一辅助用具;且目前采用多个呈展开倾斜的支脚11,并在支脚11下端安装万向轮3的方式,减小对该用具抬起,使得行走移动更加的便捷。参见图2和图3,在本申请中,该老人护理用具的扶杆1滑动连接有一辅助件4,通过对辅助件4的变换,可对该用具进行变形使用。具体地,辅助件4包括立杆41和一端与立杆41铰接的横杆42,横杆42的另一端与扶杆1滑动连接,并可沿着扶杆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其中,横杆42的一端与立杆41采用铰接这一连接方式,使得横杆42与立杆41可相对转动,具体地,横杆42的一端与立杆41的上端位置处进行连接;同时,横杆42的另一端与扶杆1采用滑动连接这一方式,使其沿着扶杆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进而实现横杆42的收展。当然,在立杆41的下端也安装有展开的多个支脚11,万向轮3安装在该支脚11的下端,对扶杆1相对应,收合时,立杆41下端的万向轮3位于对应扶杆1下端的各万向轮3的旁边;在扶杆1上还设置有一限位件5,用于限制横杆42另一端在扶杆1上进行滑,通过限位件5对横杆42的位置进行定位。参见图4和/或图5,在立杆41和扶杆1上还对应配合设置有锁扣6,当收合使用时,可通过锁扣6实现立杆41与扶杆1之间的连接。可令锁扣6为配合设置的一个,并令其位于立杆41和扶杆1的中部位置处;也可令锁扣6为配合设置的两个,并令其分别位于立杆41和扶杆1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处。在具体实施中,当需要将该老人护理用具展开使用时,将锁扣6打开即可;当需要收合作为拐杖使用时,则需要通过锁扣6将立杆41与扶杆1紧紧连在一起,避免使用中分离的现象。参见图6,作为优选地,可给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老人护理用具,包括扶杆(1),扶杆(1)的上端安装有扶手(2),扶杆(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展开的支脚(11),且在支脚(1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辅助件(4),与所述扶杆(1)滑动连接;所述辅助件(4)包括立杆(41)和一端与立杆(41)铰接的横杆(42),所述横杆(42)的另一端与扶杆(1)滑动连接,能沿着扶杆(1)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所述立杆(41)的下端也安装有展开的多个支脚(11),万向轮(3)安装在该支脚(11)的下端,所述扶杆(1)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限制横杆(42)另一端在所述扶杆(1)上进行滑动的限位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人护理用具,包括扶杆(1),扶杆(1)的上端安装有扶手(2),扶杆(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展开的支脚(11),且在支脚(1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辅助件(4),与所述扶杆(1)滑动连接;所述辅助件(4)包括立杆(41)和一端与立杆(41)铰接的横杆(42),所述横杆(42)的另一端与扶杆(1)滑动连接,能沿着扶杆(1)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所述立杆(41)的下端也安装有展开的多个支脚(11),万向轮(3)安装在该支脚(11)的下端,所述扶杆(1)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限制横杆(42)另一端在所述扶杆(1)上进行滑动的限位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41)和所述扶杆(1)上对应配合设置有锁扣(6),通过锁扣(6)实现立杆(41)与扶杆(1)之间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滑轨(12),所述横杆(4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2)相配合,在所述滑轨(12)上进行滑动的滑块(421);所述横杆(42)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滑轨(12)的长度,且当滑块(421)移动到滑轨(12)上端时,所述横杆(42)处于水平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人护理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包括定位孔(121)以及与所述定位孔(121)相配合的插钉(13),当滑块(421)移动到滑轨(12)上端时,所述定位孔(121)恰位于所述滑块(421)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勤王昆蓉何阳翊刘晓云李行行刘燕庄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