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克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637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包括固定柱、伸缩柱和丝杠,所述固定柱一侧底端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中心处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部设有拧紧螺丝,所述拧紧螺丝顶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拧紧螺丝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动座,所述活动板底部位于拧紧螺丝两侧安装有穿过下固定板的导向杆,所述活动板上方位于固定柱侧壁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柱远离上固定板一侧安装有第一手摇轮,所述第一手摇轮一端贯穿固定柱位于固定柱内腔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整体装置便于固定在病床框架,可以自动对病人手脚进行抬高和左右移动位置,无需人工抬起,操作简单,便于使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对局部神经菱缩或局部神经刺激不敏感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对病患处进行检查,检查时需要病人抬高手脚部,但病人活动四肢活动不便,需要医务人员辅助配合抬起,即消耗医务人员和病人体力也不方便检测操作,因此需要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包括固定柱、伸缩柱和丝杠,所述固定柱一侧底端安装有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中心处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部设有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包括固定柱(1)、伸缩柱(3)和丝杠(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一侧底端安装有下固定板(18),所述下固定板(18)中心处安装有螺纹套(22),所述螺纹套(22)内部设有拧紧螺丝(21),所述拧紧螺丝(21)顶部设有活动板(19),所述活动板(19)与拧紧螺丝(21)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动座(23),所述活动板(19)底部位于拧紧螺丝(21)两侧安装有穿过下固定板(18)的导向杆(20),所述活动板(19)上方位于固定柱(1)侧壁安装有上固定板(24),所述固定柱(1)远离上固定板(24)一侧安装有第一手摇轮(2),所述第一手摇轮(2)一端贯穿固定柱(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患肢检查托举装置,包括固定柱(1)、伸缩柱(3)和丝杠(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一侧底端安装有下固定板(18),所述下固定板(18)中心处安装有螺纹套(22),所述螺纹套(22)内部设有拧紧螺丝(21),所述拧紧螺丝(21)顶部设有活动板(19),所述活动板(19)与拧紧螺丝(21)连接处设有第二转动座(23),所述活动板(19)底部位于拧紧螺丝(21)两侧安装有穿过下固定板(18)的导向杆(20),所述活动板(19)上方位于固定柱(1)侧壁安装有上固定板(24),所述固定柱(1)远离上固定板(24)一侧安装有第一手摇轮(2),所述第一手摇轮(2)一端贯穿固定柱(1)位于固定柱(1)内腔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底部设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3)中心处安装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与固定柱(1)内腔底部连接处设有第一转动座(14),所述螺纹杆(12)顶部安装有伸缩柱(3),所述伸缩柱(3)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17),所述固定柱(1)内腔两侧开设有滑槽(16),且所述滑块(17)设置在滑槽(16)内,所述伸缩柱(3)顶部安装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靠近第一手摇轮(2)一侧安装有第二手摇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克
申请(专利权)人:胡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