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3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包括支撑座、头托以及分别设于头托两侧的侧托,所述侧托通过滑动结构连接于支撑座上,两侧侧托相互靠近以固定患者头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固定效果、适用范围广、成像清晰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介入治疗头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手术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介入治疗头枕。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的方法。介入科中经常用到DSA,DSA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在使用DSA机对病人血管进行定位测量时需要用到头枕,但是现有的头枕不能根据病人的头部尺寸进行有效地固定,在实际操作中因大多数神经介入手术采用局麻或静脉麻醉,由于患者对麻醉药的耐受程度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头托(2)以及分别设于头托(2)两侧的侧托(3),所述侧托(3)通过滑动结构连接于支撑座(1)上,两侧侧托(3)相互靠近以固定患者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头托(2)以及分别设于头托(2)两侧的侧托(3),所述侧托(3)通过滑动结构连接于支撑座(1)上,两侧侧托(3)相互靠近以固定患者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设于侧托(3)底部两侧的滑动块(4)和开设于支撑座(1)上供滑动块(4)来回滑动的滑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上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6),所述滑槽(5)内壁上开设有与传动齿轮(6)相啮合的齿槽(7),所述传动齿轮(6)可沿着齿槽(7)来回转动,所述滑动块(4)上设有用于控制传动齿轮(6)止转的定位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6)设于滑动块(4)下方,所述齿槽(7)设置于滑槽(5)的内壁底部,所述侧托(3)上的两个传动齿轮(6)通过转轴(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内开设有供转轴(8)来回动作的转轴槽(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介入治疗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4)内对应于传动齿轮(6)上方开设有定位槽(10),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中部转动设置于定位槽(10)内的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下方设有与传动齿轮(6)卡接以限制其转动的定位勾部(12),所述定位板(11)上方设有伸出于滑动块(4)外的按压手柄(13),所述滑动块(4)上开设有供按压手柄(13)滑动的按压滑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帅陆宸希
申请(专利权)人:应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