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股骨和胫骨髓内钉植入手术的下肢固定装置,属于骨科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胫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由于腿部肌肉力量强大,患者胫骨发生骨折后常常会在肌肉的牵拉下出现短缩畸形,术中复位、恢复其长度并有效维持较为困难。如果术中不能解剖复位,术后可能发生畸形愈合和下肢力线不良等并发症,进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髓内钉固定是胫骨或股骨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术中牵引是复位胫骨或股骨骨折、恢复下肢长度的重要手段。目前,植入髓内钉手术时一般需两位助手帮助牵引患者,两助手分别把持胫骨或股骨的近端和远端,使胫骨或股骨复位,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不能稳定维持骨折复位和下肢长度,复位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两位助手会挤占术者空间,影响术者手术操作。采用牵引装置对骨折的胫骨或股骨进行复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但现有的牵引装置一般都需要占用患者下肢上部空间,影响手术操作,而且现有的牵引装置都是使下肢伸直,而髓内钉是从胫骨或股骨端部植入的,患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肢固定装置包括矩形底板、可伸缩小腿托板、大腿靠板、克氏针(4)和张紧弓(5),所述矩形底板平放在手术床上,所述可伸缩小腿托板与大腿靠板的上端铰接在一起,二者的下端分别与矩形底板的两端铰接,患者的大腿和小腿分别靠在大腿靠板和可伸缩小腿托板上部,所述克氏针(4)穿过患者的踝骨或胫骨远端,克氏针(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张紧弓(5)的两端,所述张紧弓(5)的每端通过一个可调支架与可伸缩小腿托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肢固定装置包括矩形底板、可伸缩小腿托板、大腿靠板、克氏针(4)和张紧弓(5),所述矩形底板平放在手术床上,所述可伸缩小腿托板与大腿靠板的上端铰接在一起,二者的下端分别与矩形底板的两端铰接,患者的大腿和小腿分别靠在大腿靠板和可伸缩小腿托板上部,所述克氏针(4)穿过患者的踝骨或胫骨远端,克氏针(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张紧弓(5)的两端,所述张紧弓(5)的每端通过一个可调支架与可伸缩小腿托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可伸缩小腿托板包括前托板(3)、后托板(9)、滑杆(7)和托板伸缩器(22),所述前托板(3)的前端与矩形底板铰接,所述后托板(9)的前端与前托板(3)的后端相对,后端与大腿靠板铰接,所述滑杆(7)的一端固定在前托板(3)上,另一端插入后托板(9)上的轴向孔中并与后托板(9)滑动连接,所述托板伸缩器(22)连接在前托板(3)与后托板(9)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大腿靠板包括前靠板(11)、后靠板(16)、导向杆(15)和靠板伸缩器(19),所述前靠板(11)的前端与后托板(9)铰接,所述后靠板(16)的前端与前靠板(11)的后端相对,后端与矩形底板铰接,所述导向杆(15)的一端固定在前靠板(11)上,另一端插入后靠板(16)上的轴向孔中并与后靠板(16)滑动连接,所述靠板伸缩器(19)连接在前靠板(11)与后靠板(1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髓内钉手术的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靠板(11)上设有股骨远端固定装置,所述股骨远端固定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斯氏针(30),二者穿过患者的髌骨或股骨远端,两斯氏针(30)的每一端通过一个连接架与前靠板(11)连接,所述连接架包括L型弯臂(12)、支架(13)和锁紧螺钉(14),所述支架(13)固定在前靠板(11)上,所述L型弯臂(12)的一条直臂穿过支架(13)上的通孔并由锁紧螺钉(14)固定,另一条直臂与斯氏针(30)固定连接。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泽,陈伟,侯志勇,朱燕宾,李守家,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衡水增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