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板咬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86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板咬骨钳,包括上钳杆、下钳杆、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所述上钳杆和所述第二手柄连接,所述下钳杆和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上钳杆设置在所述下钳杆的一侧并与所述下钳杆抵靠,所述下钳杆在远离所述第一手柄的一端形成远端咬齿,所述上钳杆在远离所述第二手柄的一端形成近端咬齿,所述远端咬齿能够与所述近端咬齿咬合,所述远端咬齿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近端咬齿横截面的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椎板咬骨钳通过改进远端咬齿,使得远端咬齿由咬合部和阻挡部构成,其中阻挡部位于咬合部外侧,使得在咬除椎板骨质时,远端咬齿可更大程度的把紧贴椎板的硬膜囊向四周推开,从而有效的避免咬破硬膜囊,从而提高手术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板咬骨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椎板咬骨钳。
技术介绍
椎板咬骨钳又称Kerrison咬骨钳,是脊柱外科手术中椎管减压的常用工具。椎板咬骨钳可以安全快速的咬除椎板骨质,显露硬膜囊。使用椎板咬骨钳咬骨的方法是:放置就位,利用头端推开硬膜囊;轻轻向上提拉,同时确保咬齿内只有骨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椎板咬骨钳的远端咬齿和近端咬齿长、宽尺寸相同,在咬除椎板骨质的同时容易咬破紧贴椎板下方的硬膜囊,造成医源性脑脊液漏和神经损伤。一般使用椎板咬骨钳咬切组织时,需仔细观察硬膜囊,如果它也一并活动,可能咬住了硬膜囊边缘,此时需要松开椎板咬骨钳并检查确认是否咬到硬膜囊,因此为了反复确认椎板下方神经组织的安全性,使用椎板咬骨钳时会大大延长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椎板咬骨钳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椎板咬骨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板咬骨钳,包括上钳杆、下钳杆、第一手柄、第二手柄,所述上钳杆和所述第二手柄连接,所述下钳杆和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上钳杆设置在所述下钳杆的一侧并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板咬骨钳,包括上钳杆、下钳杆、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杆和所述第二手柄连接,所述下钳杆和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上钳杆设置在所述下钳杆的一侧并与所述下钳杆抵靠,所述下钳杆在远离所述第一手柄的一端形成远端咬齿,所述上钳杆在远离所述第二手柄的一端形成近端咬齿,所述远端咬齿能够与所述近端咬齿咬合,所述远端咬齿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近端咬齿横截面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板咬骨钳,包括上钳杆、下钳杆、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杆和所述第二手柄连接,所述下钳杆和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上钳杆设置在所述下钳杆的一侧并与所述下钳杆抵靠,所述下钳杆在远离所述第一手柄的一端形成远端咬齿,所述上钳杆在远离所述第二手柄的一端形成近端咬齿,所述远端咬齿能够与所述近端咬齿咬合,所述远端咬齿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近端咬齿横截面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咬齿包括阻挡部和咬合部,所述阻挡部设置在所述咬合部的外侧,所述咬合部能够与所述近端咬齿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从靠近所述咬合部的一侧向外延伸并逐渐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板咬骨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超亮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