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057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3
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包括封堵器、输送件、输送鞘管、回收件和回收鞘管;封堵器包括上端头,支撑体,下端头,支撑体一端连接上端头,另一端连接下端头,上端头和/或下端头设有回收挂钩,输送件可连接回收挂钩;输送过程中,输送件连接封堵器收缩于输送鞘管内,当推送至靶位支气管时,将封堵器推出输送鞘管,释放封堵器;回收过程中,回收件连接回收挂钩,通过回收件将封堵器收缩至回收鞘管进行撤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
本技术专利设计一种支气管瘘口或支气管动脉破裂出血压迫止血的封堵器械,属于介入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支气管胸膜瘘、难治性气胸等呼吸系统疾病正在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不仅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一旦病情加重,可导致死亡。支气管胸膜瘘是支气管与胸膜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结核性脓胸、大叶性肺炎、肺脓肿及术后感染等。其形成是由于慢性脓胸的脓液腐蚀临近肺组织后穿破支气管,或因肺内病灶直接侵袭胸腔或破溃至胸膜腔形成瘘管,也有因胸腔穿刺或手术切除脓腔感染造成。脓液可从支气管咳出,严重时大量脓液被吸进支气管,可使患者窒息而死。经支气管镜下腔内封堵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新型的医疗手段,其原理是在支气管镜下,对支气管胸膜瘘引流支气管进行封堵,从而达到封闭瘘口的目的。临床上可用到支气管封堵器的适应症有肺气肿、肺大疱、支气管胸膜瘘、顽固性大咯血、空洞型肺结核等。现代医学治疗该病时,在各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后,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瘘道注胶技术,填补瘘道,以达治疗目的。但缺点是短期易复发需补注,而且不宜多次补注。所以治疗该病,主要以开胸手术为主,而针对不宜二次开胸治疗的患者,现临床上没有合适器械对其进行治疗。经支气管镜下腔内封堵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可使患者免于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或其他外科手术,减少医疗费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是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支气管封堵器均为针对先天性房缺、室缺或动脉导管未闭,由于这一类封堵器是专门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所设计,有时并不能找到适合所封堵支气管的大小尺寸,而且没有设计成贴合所要封堵的支气管的形状,不易完全封堵、易发生歪斜甚至脱落至胸膜腔内。由于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等因素,肺癌患病人数的增加,接受肺叶/段切除或肺癌根治术的病人也在逐年增加,肺切除术后感染以及愈合不良,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多。支气管胸膜瘘一旦发生,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就有可能经久不愈,造成患侧胸膜腔感染,进而形成脓胸。而此类脓胸患者一般不能耐受再次手术治疗。支气管封堵加胸腔冲洗和引流是此类患者治疗的最有效手段。由于支气管胸膜瘘其形成是由于慢性脓胸的脓液腐蚀临近肺组织后穿破支气管,或因肺内病灶直接侵袭胸腔或破溃至胸膜腔形成瘘管,也有因胸腔穿刺或手术切除脓腔感染造成。脓液可从支气管咳出,严重时大量脓液被吸进支气管,可使患者窒息而死。专利CN203074768U中提到,在网筒状封堵器的开口端内部设置便于将封堵器取出的拉线,需要取出时,仅用夹子夹住拉线即可将封堵器拉出。但是,该封堵器的设计结构并不能再次被压缩至回收鞘管,对支气管内膜的损伤会很大。同时,也没有特别设计通过支气管来夹取该封堵器的夹子,临床上很难实现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将靠近操作者的一端定义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定义为远端。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在支气管封堵过程完成后,可将封堵器压缩至回收鞘管内,减少回撤过程对支气管内膜的损伤;并且通过本技术的封堵器上的回收挂钩的设计,使得本技术的封堵器可以经过气管到支气管的自然通道进行顺行释放,也可以经过胸壁通道进行逆行释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包括封堵器、输送件、输送鞘管、回收件和回收鞘管;封堵器包括上端头,支撑体,下端头,支撑体一端连接上端头,另一端连接下端头,上端头和/或下端头设有回收挂钩,输送件可连接回收挂钩;输送过程中,输送件连接封堵器收缩于输送鞘管内,当推送至靶位支气管时,将封堵器推出输送鞘管,释放封堵器;回收过程中,回收件连接回收挂钩,通过回收件将封堵器收缩至回收鞘管进行撤回。封堵器可以经过气管到支气管的自然通道进行顺行释放,也可以经过胸壁通道进行逆行释放。优选地,支撑体为记忆合金丝编制的网状结构。更为优选地,记忆合金丝为镍钛合金丝。优选地,网状结构中有弹性填充物。更为优选地,填充物为团块状物或者膜状物。优选地,填充物可涂有、包裹或浸润药物。优选地,膜状物为径向阻流膜。更为优选地,阻流膜为无纺布或者聚四氟乙烯纤维膜。上端头和/或下端头为开口的管状结构。开口的管状结构的开口方向向支气管封堵器主体径向方向延伸并向轴向方向偏转。开口的管状结构内设有螺母结构,可同输送件远端末端的螺丝连接。回收件上设有套圈器,所述套圈器可与所述回收挂钩相连接。封堵器可以为草莓状、蘑菇状、瓶塞状、“工”字状。当封堵器先经支气管释放,后经胸腔回收时,远端的上端头具有回收挂钩,近端的下端头管状结构内设有螺母结构。当封堵器先经胸腔释放,后经支气管回收时,远端的上端头具有回收挂钩,近端的下端头管状结构内设有螺母结构。附图说明图1.草莓状封堵器示意图图2.图1的右视图图3A.上端头的主视图图3B.上端头的右视图图4A.下端头的主视图图4B.下端头的左视图图4C下端头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5A.输送件示意图图5B.输送过程示意图图6A.抓捕部示意图图6B.抓捕部和回收鞘管以及封堵器示意图图6C.回收过程示意图图7.阻流膜示意图图8.蘑菇状封堵器示意图图9.瓶塞状封堵器示意图1.上端头2.支撑体3.阻流膜4.下端头5.挂钩6.输送件7.输送鞘管8.回收鞘管9.封堵器10.抓捕器11.回收件12.套圈器13.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申请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限定,乃以申请专利的范围为准。而为提供更清楚的描述及使熟悉该项技艺者能理解本申请的申请内容,图示内各部分并不一定依照其相对的尺寸而绘图,某些尺寸与其他相关尺度的比例会被凸显而显得夸张,且不相关或不重要的细节部分亦未完全绘出,以求图示的简洁。如图1-9所示,其示意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构造及操作的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包括封堵器9、输送件6、输送鞘管7、套圈器12、回收件11和回收鞘管8。该封堵器9可收缩于输送鞘管7内,并通过输送件6送至靶位支气管,支气管封堵过程完成后,封堵器9可被压缩至回收鞘管8进行撤回,以减少撤出阶段对支气管内膜的损伤;且本技术的封堵器可以经过气管到支气管的自然通道进行顺行释放,也可以经过胸壁通道进行逆行释放。如图1-2所示,其示意了本技术的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包括上端头1,支撑体2,阻流膜3,下端头4,以及设置在上端头1或下端头4的回收挂钩5。封堵器的支撑体2为从封堵器顶端呈放射状向周边斜向延伸的若干根医用镍钛合金丝或其它记忆合金丝构成,支撑体2呈网状结构,阻流膜3沿着网状结构的横向截面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封堵器、输送件、输送鞘管、回收件和回收鞘管;所述封堵器包括上端头,支撑体,下端头,所述支撑体一端连接所述上端头,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端头,所述上端头和/或下端头设有回收挂钩,所述输送件可连接所述回收挂钩;输送过程中,所述输送件连接所述封堵器收缩于输送鞘管内,当推送至靶位支气管时,将封堵器推出所述输送鞘管,释放所述封堵器;回收过程中,所述回收件连接所述回收挂钩,通过所述回收件将所述封堵器收缩至所述回收鞘管进行撤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式支气管封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封堵器、输送件、输送鞘管、回收件和回收鞘管;所述封堵器包括上端头,支撑体,下端头,所述支撑体一端连接所述上端头,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端头,所述上端头和/或下端头设有回收挂钩,所述输送件可连接所述回收挂钩;输送过程中,所述输送件连接所述封堵器收缩于输送鞘管内,当推送至靶位支气管时,将封堵器推出所述输送鞘管,释放所述封堵器;回收过程中,所述回收件连接所述回收挂钩,通过所述回收件将所述封堵器收缩至所述回收鞘管进行撤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器可经过气管到支气管的自然通道进行顺行释放,或者可经过胸壁通道进行逆行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记忆合金丝编制的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中有弹性填充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堵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合金丝为镍钛合金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凤琪刘文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拓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