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79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包括手柄、调节轮、套管、搔刮头和调节杆,搔刮头的后端固定安装于套管的前端,套管的后端固定安装于手柄上,调节杆设置于套管内,且调节杆的前端与搔刮头的前端相连接,调节杆的后端与设于手柄上的调节轮螺纹配合连接,调节轮转动安装于手柄的安装口内,调节杆后端通过螺纹杆与调节轮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调节轮使调节杆向后移动来使搔刮头胀开。该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利用调节轮与螺纹杆的螺纹配合方式,通过转动调节轮实现对调节杆前后移动距离的连续性控制,进而实现对搔刮头胀开状态的连续性调节,结构设计简单巧妙,操作灵活方便,使子宫颈、子宫内膜或组织的取样操作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采集子宫宫颈、子宫内膜和组织的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
技术介绍
在妇科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妇科阴道、子宫宫颈等方面的病症,需要刮取宫颈、阴道上皮细胞、白带等用于临床检验分析供诊断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刮匙对子宫内膜进行取样,但是此方法是一种不可重复的有创伤的诊断方法,操作过程繁琐,取样准确性较差,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专用子宫颈采集器,如中国专利号ZL201520142995.5公开的“一种新型宫颈取样装置”,该宫颈取样装置是采用收缩到取样管内的弹性取样头进行取样的,使用时将弹性取样头从取样管内推出张开进行取样,此类宫颈取样装置操作较为方便,但其取样头仅能利用自身弹性张开,张开大小难以自如控制,给取样操作带来不便。又如中国专利号ZL201620244735.3公开的“一种宫颈取样器”,该宫颈取样器采用滑动管推动刮膜管来使其张开,张开大小便于控制,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也较高。针对现有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申请人于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包括手柄(1)、调节轮(2)、套管(3)、搔刮头(4)和调节杆(5),所述的搔刮头(4)的后端固定安装于套管(3)的前端,套管(3)的后端固定安装于手柄(1)上,所述的调节杆(5)设置于套管(3)内,且调节杆(5)的前端与搔刮头(4)的前端相连接,调节杆(5)的后端与设于手柄(1)上的调节轮(2)螺纹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上设有安装口(1-1),手柄(1)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的腔体(1-4),所述的调节轮(2)转动安装于手柄(1)的安装口(1-1)内,所述的调节轮(2)上设有贯穿其轴向方向的螺纹孔,所述的调节杆(5)后端设有与调节轮(2)上螺纹孔相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包括手柄(1)、调节轮(2)、套管(3)、搔刮头(4)和调节杆(5),所述的搔刮头(4)的后端固定安装于套管(3)的前端,套管(3)的后端固定安装于手柄(1)上,所述的调节杆(5)设置于套管(3)内,且调节杆(5)的前端与搔刮头(4)的前端相连接,调节杆(5)的后端与设于手柄(1)上的调节轮(2)螺纹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上设有安装口(1-1),手柄(1)内部设有沿长度方向的腔体(1-4),所述的调节轮(2)转动安装于手柄(1)的安装口(1-1)内,所述的调节轮(2)上设有贯穿其轴向方向的螺纹孔,所述的调节杆(5)后端设有与调节轮(2)上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杆(5-3),所述的调节杆(5)通过螺纹杆(5-3)与调节轮(2)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通过转动调节轮(2)使调节杆(5)向后移动来使搔刮头(4)胀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轮(2)的轴向中心线与手柄(1)上腔体(1-4)的长度方向的几何中心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子宫颈内膜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5)包括连动杆(5-1)和搔刮头安装杆(5-2),其中连动杆(5-1)的前端与搔刮头安装杆(5-2)的后端固定连接、连动杆(5-1)的后端与螺纹杆(5-3)的前端固定连接,且连动杆(5-1)、搔刮头安装杆(5-2)和螺纹杆(5-3)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所述的搔刮头安装杆(5-2)的外径小于连动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彬吴丹邬素芳汪世琼刘庆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