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6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耳科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包括握持筒,所述握持筒内腔底部通过螺纹转动密封连接有支撑底盖,所述握持筒内腔中央放置有蓄电池,所述握持筒内腔顶部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受力支盖,所述受力支盖顶部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有延长支杆,所述延长支杆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窥主环,所述内窥主环右端内壁通过螺纹转动密封连接有光束引导筒,所述光束引导筒右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引导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本装置便携性更好的同时还能够实时补光,基于光束引导筒可以直接从内窥主环右端分离,可以直接将插入至耳内的部件取下清洗或者更换,保证长时间使用的干净卫生,同时延长了主体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
本技术属于耳科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
技术介绍
内耳道是颞骨岩部后分内的短管,一端开口于岩部后面,另一端终于内耳道底,此底被一横嵴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前分是面神经区,有一面神经管入口;后分有一群小孔,称为前庭上区,椭圆囊壶腹神经通过;下部前分相当于蜗轴底,有许多小孔排列成螺旋状,即螺旋孔列,蜗神经通过;下部后分有一群小孔称为前庭下区,球囊神经通过;再向后还有一个较大的单孔,后壶腹神经通过,内耳疾病可产生听力损失、眩晕、耳鸣等症状,原因较多,如感染、外伤、肿瘤、药物等,有时原因不明,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内窥镜的便携性差,而且能够便携的内窥镜内窥的时候亮度低窥视细节差,同时现今的耳内窥镜可控性不高,无法根据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进行细节放大倍数的调整,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具有实用性更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包括握持筒,所述握持筒内腔底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包括握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筒(1)内腔底部通过螺纹转动密封连接有支撑底盖(2),所述握持筒(1)内腔中央放置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外侧底部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18),所述握持筒(1)内腔顶部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受力支盖(4),所述受力支盖(4)顶部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有延长支杆(5),所述延长支杆(5)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窥主环(6),所述内窥主环(6)右端内壁通过螺纹转动密封连接有光束引导筒(7),所述光束引导筒(7)右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引导软管(8),所述内窥主环(6)内腔右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挡光环(9),所述挡光环(9)内腔固定连接有发光环(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包括握持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筒(1)内腔底部通过螺纹转动密封连接有支撑底盖(2),所述握持筒(1)内腔中央放置有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外侧底部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18),所述握持筒(1)内腔顶部通过螺纹贯穿连接有受力支盖(4),所述受力支盖(4)顶部中央垂直固定连接有延长支杆(5),所述延长支杆(5)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内窥主环(6),所述内窥主环(6)右端内壁通过螺纹转动密封连接有光束引导筒(7),所述光束引导筒(7)右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引导软管(8),所述内窥主环(6)内腔右端垂直固定连接有挡光环(9),所述挡光环(9)内腔固定连接有发光环(10),所述挡光环(9)中央水平贯穿连接有内窥导管(11),所述挡光环(9)左侧设有第二支板(12),所述第二支板(12)中央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二放大镜(13),所述第二支板(12)左端设有第一支板(14),所述第一支板(14)中央贯穿固定连接有第一放大镜(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LED灯检耳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筒(1)前端中央贯穿固定连接有供电开关(16),所述蓄电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昊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慧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