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窥镜轴侧翻转外壳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胶囊内窥镜,特别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轴侧翻转外壳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医学检查中,利用内窥镜检查消化道内疾病,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消化内镜技术在近些年来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介入治疗的方法更是取得了突出成果,它已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取代一些消化疾病的传统外科手术。胶囊内镜检查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消化道疾病检查手段,尤其是对小肠疾病的诊断。随着医用内窥镜技术不断完善,医用超声内窥镜成为重要的小肠疾病检查方法,它集光学内窥镜技术与超声检测成像技术,微机电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并不断发展和缓慢融合,在当前的医疗仪器产业上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内窥检查需要将导管经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体内,检查者多需要身体麻醉以提高舒适度。胶囊内窥镜,是一种做成胶囊形状,其内部带有光学摄像原件和超声装置的内窥镜,在人体肠胃检查中有非常实用的价值。胶囊内窥镜的体积与普通胶囊相近,其体积小的优点可消除人们在传统检查方式中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内窥镜轴侧翻转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固定后壳体(2)与翻转后壳体(3),所述前壳体(1)、固定后壳体(2)与翻转后壳体(3)之间设置有容纳腔(4),所述前壳体(1)包括第一开口(5),所述固定后壳体(2)的末端与翻转后壳体(3)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后壳体(2)的前端与第一开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开口(5)的另一侧与翻转后壳体(3)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轴侧翻转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固定后壳体(2)与翻转后壳体(3),所述前壳体(1)、固定后壳体(2)与翻转后壳体(3)之间设置有容纳腔(4),所述前壳体(1)包括第一开口(5),所述固定后壳体(2)的末端与翻转后壳体(3)的末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后壳体(2)的前端与第一开口(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开口(5)的另一侧与翻转后壳体(3)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轴侧翻转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后壳体(2)与翻转后壳体(3)的末端向内凹陷形成转动槽(6),所述转动槽(6)内设置有转动轴(7)、固定座(8)和转动座(9),所述固定座(8)和转动座(9)均与转动轴(7)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8)与固定后壳体(2)连接,所述转动座(9)与翻转后壳体(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轴侧翻转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6)的纵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轴侧翻转外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5)向下延伸形成固定环(10),所述固定环(10)的一侧与固定后壳体(2)连接,所述固定环(10)的另一侧与翻转后壳体(3)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轴侧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