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包括手柄,硬管,蛇骨,内窥镜本体以及设于硬管内的牵引丝,蛇骨的前端固定有内窥镜本体,硬管的前端与蛇骨的后端同轴固定,硬管的后端与手柄的前端同轴固定,还包括马达,齿轮组和转轴;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转轴转动,牵引丝的控制端与蛇骨固定连接,牵引丝的牵引端缠绕在转轴表面,马达通过转轴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发生弯曲。它的优点是当马达正向转动时,马达通过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沿一个方向转动,当马达反向转动时,马达通过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沿另一个方向转动,内窥镜本体随蛇骨一起转动,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尤其是一种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内窥镜用在医用或工业领域,通过控制内窥镜的转向弯曲,可以将内窥镜送入到一些狭窄的空间内,便于观察狭窄空间内的情况。控制内窥镜的转向弯曲目前采用采用鼓轮钢丝绳牵引和链轮链条牵引两种方式。如果要实现手动360°旋转弯曲,必须双手同时操作,并且需较熟练的手感才能达到,操作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包括手柄,硬管,蛇骨,内窥镜本体以及设于硬管内的牵引丝,蛇骨的前端固定有内窥镜本体,硬管的前端与蛇骨的后端同轴固定,硬管的后端与手柄的前端同轴固定,还包括马达,齿轮组和转轴;马达,齿轮组和转轴分别设于手柄内,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转轴转动,牵引丝的控制端与蛇骨固定连接,牵引丝的牵引端缠绕在转轴表面,马达通过转轴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发生弯曲。一种优选的方案是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控制板设置在手柄内,控制板与马达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马达正转和反转。一种优选的方案是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马达正转的正转按键,控制马达反转的反转按键以及控制马达锁定的锁定按键;正转按键,反转按键和锁定按键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一种优选的方案是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马达的主轴固定有第三齿轮,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马达通过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四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转轴。一种优选的方案是转轴的另一端表面设有螺旋槽,牵引丝缠绕在螺旋槽内,伸缩牵引丝的两端分别与蛇骨固定连接。一种优选的方案是蛇骨外套设有软管。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手柄的前端设有固定座,硬管的后端穿过固定座并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手柄内设有固定架和支撑块,支撑块固定在固定架表面,支撑块贯穿有供牵引丝穿过的通孔,马达和齿轮组分别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牵引丝的牵引端穿过通孔缠绕在转轴表面。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手柄的后端设有USB接口,所述导线一端依次穿过手柄,硬管和蛇骨后与内窥镜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控制板连接,所述USB接口与控制板连接。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控制板包括与外部移动终端传递信号的WiFi控制模块,所述内窥镜本体采集信息传递给控制板,经过控制板处理后通过WiFi控制模块传递给外部移动终端。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转轴转动,马达通过转轴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发生弯曲,内窥镜本体随蛇骨一起弯曲;当马达正向转动时,马达通过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沿一个方向转动,当马达反向转动时,马达通过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沿另一个方向转动,内窥镜本体随蛇骨一起转动,控制简单。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中手柄内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中马达,齿轮组和转轴组装时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中蛇骨和内窥镜本体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所控制的前端蛇骨的弯曲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包括手柄10,硬管20,蛇骨30,内窥镜本体40以及设于硬管20内的牵引丝21;内窥镜本体40外套设有外壳41,蛇骨30的前端固定有内窥镜本体40,硬管20的前端与蛇骨30的后端同轴固定,硬管20的后端与手柄10的前端同轴固定,还包括马达51,齿轮组52和转轴53;马达51,齿轮组52和转轴53分别设于手柄10内,马达51通过齿轮组52驱动转轴53转动,牵引丝21的控制端与蛇骨30固定连接,牵引丝21的牵引端缠绕在转轴53表面,马达51通过转轴53拉动牵引丝21,使得蛇骨30发生弯曲。如图1至图6所示,马达51通过齿轮组52驱动转轴53转动,马达51通过转轴53拉动牵引丝21,使得蛇骨30发生弯曲;当马达51正向转动时,马达51通过拉动牵引丝21,使得蛇骨30沿一个方向转动,内窥镜本体40随蛇骨30一起转动;当马达51反向转动时,马达51通过拉动牵引丝21,使得蛇骨30沿另一个方向转动,内窥镜本体40随蛇骨30一起转动,单手可以操作,操作加单。如图1至图6所示,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板54,控制板54设置在手柄10内,控制板54与马达51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马达51正转和反转。控制板54可以控制马达51正转和反转,从而可以控制蛇骨30在360度范围内弯曲。如图1至图6所示,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马达51正转的正转按键55,控制马达51反转的反转按键56以及控制马达51锁定的锁定按键57;正转按键55,反转按键56和锁定按键57分别与控制板54电连接。当按下正转按键55时,控制板54可以控制马达51正转,马达51通过拉动牵引丝21,使得蛇骨30沿一个方向转动;当按下反转按键56时,马达51通过拉动牵引丝21,使得蛇骨30沿另一个方向转动;当按下锁定按键57时,控制板54可以控制马达51锁定,蛇骨30固定在一个位置。如图1至图6所示,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还包括支撑架58,支撑架58用于支撑齿轮组52,齿轮组52包括第一齿轮521,第二齿轮522,第三齿轮523和第四齿轮524;第一齿轮521,第二齿轮522,第三齿轮523和第四齿轮524分别与支撑架58转动连接,马达51的主轴固定有第三齿轮523,转轴53的一端固定有第四齿轮524,第三齿轮523与第一齿轮521相互啮合,第二齿轮522与第一齿轮521相互啮合,第二齿轮522与第四齿轮524相互啮合,马达51通过第三齿轮523,第一齿轮521,第二齿轮522和第四齿轮524将动力传递到转轴53。如图1至图6所示,转轴53的另一端表面设有螺旋槽531,牵引丝21缠绕在螺旋槽531内,牵引丝21的两端分别与蛇骨30固定连接。先将牵引丝21对折,牵引丝21的两端分别与蛇骨30固定连接,牵引丝21对折处缠绕在螺旋槽531内。牵引丝21的两端与蛇骨30固定处关于蛇骨30中心对称。当控制板54可以控制马达51正转时,马达51通过拉动牵引丝21,其中一侧的牵引丝21伸长,另一侧的牵引丝21缩短,缩短的牵引丝21拉动蛇骨30沿一个方向转动,内窥镜本体40随蛇骨30一起转动;当控制板54可以控制马达51反转时,马达51通过拉动牵引丝21,其中一侧的牵引丝21伸长,另一侧的牵引丝21缩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包括手柄,硬管,蛇骨,内窥镜本体以及设于硬管内的牵引丝,所述蛇骨的前端固定有内窥镜本体,所述硬管的前端与所述蛇骨的后端同轴固定,所述硬管的后端与所述手柄的前端同轴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齿轮组和转轴;所述马达,齿轮组和转轴分别设于手柄内,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转轴转动,所述牵引丝的控制端与蛇骨固定连接,牵引丝的牵引端缠绕在转轴表面,马达通过转轴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发生弯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包括手柄,硬管,蛇骨,内窥镜本体以及设于硬管内的牵引丝,所述蛇骨的前端固定有内窥镜本体,所述硬管的前端与所述蛇骨的后端同轴固定,所述硬管的后端与所述手柄的前端同轴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齿轮组和转轴;所述马达,齿轮组和转轴分别设于手柄内,所述马达通过齿轮组驱动转轴转动,所述牵引丝的控制端与蛇骨固定连接,牵引丝的牵引端缠绕在转轴表面,马达通过转轴拉动牵引丝,使得蛇骨发生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手柄内,所述控制板与马达电连接且用于控制马达正转和反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马达正转的正转按键,控制马达反转的反转按键以及控制马达锁定的锁定按键;正转按键,反转按键和锁定按键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旋转弯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马达的主轴固定有所述第三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马达通过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四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良,李鑫,黄海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柠檬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