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头端座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5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头端座及内窥镜,内窥镜头端座上开设有贯通内窥镜头端座相对的两侧的安装槽,该安装槽用于容纳抬钳器,从而为抬钳器提供运动空间,安装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贯通内窥镜头端座的第一侧,以使抬钳器顶部外露;第二槽段连通于第一槽段,并贯通内窥镜头端座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抬钳器底部外露。由于安装槽贯通内窥镜头端座的两侧,可消除内窥镜头端座与抬钳器之间的洗消死角,刷洗时,可通过安装槽的两端的贯通处分别对抬钳器外露部分进行刷洗,进而冲洗、消毒,可有效去除残留,从而避免交叉感染。具有该内窥镜头端座的内窥镜,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头端座及内窥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内窥镜头端座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超声内镜是一种带有超声诊断及治疗功能的电子内窥镜,包括探头及相应的手术器械,通常在内窥镜头端座上设置抬钳器,用于调整手术器械的角度,从而可针对病灶部位进行相应的诊治。作为与人体体腔及体液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超声内镜必须进行严格地清洗消毒操作,镜体的外露部分要用刷子刷洗后再冲洗。一旦洗消没有完全覆盖镜体外露部分,即洗消不彻底,会存在人体组织、细菌或病毒残留的可能,而引发不同受测者之间交叉传染的极大风险。现有内窥镜一般在其头端座上设置下陷的沟槽,用于放置抬钳器,使抬钳器嵌在头端座上而形成抬钳器底部不外露的结构,参考图1、2,当抬钳器抬起或放下时,抬钳器的底部与沟槽的底壁之间均形成洗消死角,使得清洗刷无法触及,从而不能对该处进行刷洗,只能采用冲洗的方式清洗,难以实现彻底清洗,洗消死角处容易留有残留,从而存在交叉感染的隐患。因此,如何对设置有抬钳器的超声内镜进行有效地洗消操作,一直是内镜领域的一大难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内窥镜头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窥镜头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头端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容纳抬钳器并为抬钳器提供运动空间,所述安装槽贯通所述内窥镜头端座相对的两侧;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贯通所述内窥镜头端座的第一侧,以使抬钳器顶部外露;所述第二槽段连通于所述第一槽段,并贯通所述内窥镜头端座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抬钳器底部外露。/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窥镜头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头端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容纳抬钳器并为抬钳器提供运动空间,所述安装槽贯通所述内窥镜头端座相对的两侧;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贯通所述内窥镜头端座的第一侧,以使抬钳器顶部外露;所述第二槽段连通于所述第一槽段,并贯通所述内窥镜头端座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以使抬钳器底部外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前侧设置有向前倾斜的第一内壁,以使所述第一槽段呈自内向外扩大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段包括直通的直槽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还包括直通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位于与所述第一内壁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直槽内壁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前侧设置有直通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槽段的后侧设置有直通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可供抬钳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头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段包括直通的直槽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湖林徐科端荆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