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4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包括吸尘部分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上盖和底座腔,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底座腔上,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进尘口,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紫外线灯管,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尘杯部连通;所述吸尘部分和所述紫外线灯管电性连接;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红外感应灯,所述底座腔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与所述红外感应灯固定,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上设有感应插孔,所述红外感应灯插入所述感应插孔;所述第一凹槽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透光孔。该组装结构可使除螨仪兼具紫外线灯除螨以及吸尘的功能,使除螨仪收纳和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吸尘除螨
,具体涉及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用领域使用的除螨仪等大多造型小巧,便于手持,不占用空间。这种造型的除螨仪在市场上因容易收纳而广受欢迎。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除螨仪的原理也大同小异,即,通过紫外线将螨虫杀死,或者利用高温将螨虫杀死。这种除螨的方法比较单一。事实上,利用吸尘器的原理将待除螨的物品表面进行吸尘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除螨的效果。并且将以上两种除螨方式结合,往往可以取得更佳的除螨效果。如果消费者同时购买带有紫外灯的除螨仪以及小型的手持吸尘器,虽然能够取得更佳的除螨效果,但是不便于家居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使组装后的除螨仪兼具紫外线灯除螨以及吸尘的功能,使除螨仪收纳和使用方便。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包括吸尘部分和底座,其中:所述吸尘部分包括主体部和尘杯部,所述主体部和尘杯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设有插接部;所述底座包括上盖和底座腔,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底座腔上,所述上盖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红外感应灯,所述底座腔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红外感应灯固定,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上设有感应插孔,所述红外感应灯插入所述感应插孔;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进尘口,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紫外线灯管,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尘杯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透光孔;所述吸尘部分和所述紫外线灯管电性连接。所述红外感应灯用于感知作业面与紫外线灯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红外感应灯与所述作业面之间的距离超过预设距离时,所述红外感应灯可测知并提示使用者,避免紫外线灯与作业面之间的距离过远,或者,避免紫外线灯直接照射人体造成伤害。所述主体部内安装风机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尘杯部内可安装过滤组件;使用中通过抓握主体部即可同时进行吸尘以及紫外线灯管杀菌的工作。本技术借助于所述插接部于所述安装槽,可将所述吸尘部分于所述底座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手持主体部时,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对准衣物等的作业面,可通过第一进尘口收集灰尘和部分螨虫,并同时将底座腔外表面上的紫外线灯管对衣物等的表面进行杀菌。借助安装槽将紫外线灯管与吸尘部分电性连接,该组装结构可使除螨仪兼具紫外线灯除螨以及吸尘的功能,不必单独设置电源与紫外线灯管连接,节省了空间,使除螨仪结构更加小巧,且在将吸尘部分插入底座的凹部的同时即可完成紫外线灯管与电源连通,收纳和使用都极为方便。优选地,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第一凹槽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挡板盖合所述第一凹槽,并与所述第一凹槽可拆卸地连接。由于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底座的外表面上,使用者可直接将第一凹槽上的挡板和紫外线灯管拆下,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部,所述吸尘部分的下表面与所述凹部配合;所述凹部的底部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插接部为从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向外凸起;所述插接部的前端呈工字形,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上设有沿所述凹部的底面伸出的两个插脚,所述插脚分别插入所述插接部前端的工字形的两侧的缺口。当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时,所述插脚与所述插接部的工字形的缺口配合,从而使组装后吸尘部分与底座的连接更加稳固。更加优选地,所述底座腔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第一进尘口、感应插孔、第一凹槽位于所述底座腔的底面的外表面上,所述红外感应灯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紫外线灯管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底座腔的底面的外表面上设有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固定有滚轮。滚轮支撑所述底座沿作业面移动,减少移动摩擦,使吸尘除螨的移动过程更加平稳。优选地,所述底座腔的底面的外表面上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进尘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为使用者提供持握底座的抓手,又利于集尘。优选地,所述插接部的前端设有插座,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插座电路连通。因而使所述插接部还可用于与其他结构连接,或者当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时与安装槽内设置的其他结构连接,大大拓展了插接部的功能。更具体地,所述安装槽内固定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电路连通;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插头电性连接。更加优选地,所述插接部的末端还设有向外凸起的凸条,所述主体部上还设有锁定开关,所述锁定开关与所述凸条连接;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凸条匹配的固定槽。按压所述锁定开关,所述凸条随之向上移动,凸条随所述主体部插入所述凹部,放下所述锁定开关,所述凸条随之向下移动,并嵌入所述固定槽内,从而使组装后吸尘部分与底座的连接更加稳固。优选地,所述凹部包括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和后部之间呈阶梯状,所述前部的前端还设有卡槽,所述尘杯部的前端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嵌入所述卡槽内。在所述吸尘部分嵌入凹部内时,所述卡槽与所述凸起部抵触,从而使吸尘部分与所述底盖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侧翻。优选地,所述尘杯部的下表面上设有第二进尘孔,所述上盖上设有第三进尘孔,所述底座腔内设有沿所述第一进尘口向底座腔内延伸的进尘管,所述进尘管的末端插入所述第三进尘孔,所述第三进尘孔与第二进尘孔相对,所述第三进尘孔和第二进尘孔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呈弯折状,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侧端连接。所述手柄可为使用者提供抓手,从而使使用者在抓握所述吸尘部分时,所述底座腔的底面向下对准作业面,同时吸尘和紫外线照射。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的吸尘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的另一角度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的组装立体图;图6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的另一角度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的组装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参照附图1-7所示,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包括吸尘部分100和底座200,其中:所述吸尘部分100包括主体部120和尘杯部110,所述主体部120和尘杯部110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所述主体部120的下表面设有插接部130;所述底座200包括上盖210和底座200腔,所述上盖210盖合于所述底座200腔上,所述上盖210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230,所述插接部130插入所述安装槽230内;所述上盖210的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部212,所述吸尘部分100的下表面与所述凹部212配合;所述凹部212的底部与所述上盖210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230;所述插接部130为从所述主体部120的下表面向外凸起;所述插接部130的前端呈工字形,所述上盖210的上表面上设有沿所述凹部212的底面伸出的两个插脚132,所述插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部分和底座:/n所述吸尘部分包括主体部和尘杯部,所述主体部和尘杯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设有插接部;/n所述底座包括上盖和底座腔,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底座腔上,所述上盖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内;/n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红外感应灯,所述底座腔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红外感应灯固定,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上设有感应插孔,所述红外感应灯插入所述感应插孔;/n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进尘口,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紫外线灯管,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尘杯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透光孔;所述吸尘部分和所述紫外线灯管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螨仪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部分和底座:
所述吸尘部分包括主体部和尘杯部,所述主体部和尘杯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设有插接部;
所述底座包括上盖和底座腔,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底座腔上,所述上盖的外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红外感应灯,所述底座腔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红外感应灯固定,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上设有感应插孔,所述红外感应灯插入所述感应插孔;
所述底座腔的外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进尘口,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紫外线灯管,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尘杯部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透光孔;所述吸尘部分和所述紫外线灯管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管与所述第一凹槽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挡板盖合所述第一凹槽,并与所述第一凹槽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部,所述吸尘部分的下表面与所述凹部配合;所述凹部的底部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插接部为从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向外凸起;所述插接部的前端呈工字形,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上设有沿所述凹部的底面伸出的两个插脚,所述插脚分别插入所述插接部前端的工字形的两侧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腔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第一进尘口、感应插孔、第一凹槽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演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