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54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包括底座、盆体、机头、搅拌桨、加热器和散热组件,盆体顶部开口壁面和底面均设有夹层,盆体上设有把手,所述的夹层中设有换热液体;机头包括机头主体和设于机头主体上的横梁,所述的横梁设于盆体顶部的上方;搅拌桨垂直置于盆体中,搅拌桨一端与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式连接;加热器设于所述的盆体底部,当盆体处于加热模式时加热器对换热液体进行加热。散热组件设于底座中,当盆体处于冷却模式时散热组件促进换热液体的对外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双模式的温控,同时满足对散热和加热的需求;液式加热显著的提升了加热的均匀程度,避免了局部过热和加热不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
技术介绍
厨师机主要是用在中西式面点领域的一款集揉面、打蛋、搅拌等功能的多功能厨房电器。厨师机一般以皮带带动齿轮传送搅拌力,主机中电机通电后,带动齿轮转动,接上相应的配件,如搅拌盆、压面器、切面器等等,就可以启动相应功能。厨师机还可加上各种配件,实现做面条、通心粉、榨汁、绞肉、灌肠、切菜等功能。但是,通常在搅拌过程中,以揉打面团为例,搅拌桨、面团及搅拌盆壁相互作用极易产生热量,且转速越高,热量越大。热量过度聚集,不易散去容易造成面团中的微生物如酵母提前发酵,加速面团发酵进程,从而造成面团不成筋,无法成型的情况。另外,不同蛋糕品质需达到其所要求的比重范围,而比重与打发时的温度极为相关,尤其是冬夏两季,温度无法控制,产品不合格率明显上升,因而掌握合适的打发温度成为制作合格蛋糕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双模式控温的恒温厨师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中的恒温厨师机装置,包括底座、盆体、机头、搅拌桨、加热器和散热组件,其中具体地:盆体顶部开口,壁面和底面均设有夹层,盆体上设有把手,所述的夹层中设有换热液体;机头包括机头主体和设于机头主体上的横梁,所述的横梁设于盆体顶部的上方,所述的横梁上设有步进电机;搅拌桨垂直置于盆体中,搅拌桨一端与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式连接;加热器设于所述的盆体底部,当盆体处于加热模式时加热器对换热液体进行加热。散热组件设于底座中,当盆体处于冷却模式时散热组件促进换热液体的对外散热。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为中空结构,所述的把手的上端与下端均与所述的夹层连通。所述的把手上包覆有保温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的把手的上端设于进液孔,所述的进液孔上设有进液旋盖。进一步地,所述的盆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孔,所述的出液孔上设有出液旋盖。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器为电阻式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与盆体底部间设有铜质传热板。通过铜质传热板加强传热。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组件为翅片式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组件通过管路与夹层连通,散热组件与夹层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散热管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的恒温厨师机装置还包括ARM处理器,所述的ARM处理器分别与散热管电磁阀、步进电机、加热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恒温厨师机装置还包括触摸屏,所述的触摸屏与所述的ARM处理器电连接。通过触摸屏实现人机互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中的恒温厨师机装置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可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实际的调节,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冷却时,夹层中的换热液体起到对盆体局部过热情况的缓解,将过热处的热量通过换热液体吸收,实现对整体盆体的作用,同时ARM处理器向散热管电磁阀发出指令,使得散热管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换热液体进入散热组件进行散热;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升温时,ARM处理器向加热器发出指令,加热器根据实际的设定值对夹层中的换热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液体起到分散热量的作用,使得加热后的换热液对盆体的内壁面进行均匀的加热,避免了加热死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恒温厨师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盆体,3、机头,4、搅拌桨,5、加热器,6、散热组件,7、ARM处理器,8、散热管电磁阀,9、触摸屏,10、铜质传热板,21、夹层,22、把手,23、出液孔,221、进液孔,31、机头主体,32、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本技术中的恒温厨师机装置,包括底座1、盆体2、机头3、搅拌桨4、加热器5和散热组件6,参见图1。盆体2顶部开口,壁面和底面均设有夹层21,盆体2上设有把手22,所述的夹层21中设有换热液体;把手22为中空结构,所述的把手22的上端与下端均与所述的夹层21连通。所述的把手22上包覆有保温隔热层。把手22的上端设于进液孔221,所述的进液孔221上设有进液旋盖。盆体2的底部设有出液孔23,所述的出液孔23上设有出液旋盖。机头3包括机头主体31和设于机头主体31上的横梁32,所述的横梁32设于盆体2顶部的上方,所述的横梁32上设有步进电机。搅拌桨4垂直置于盆体2中,搅拌桨4一端与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式连接。加热器5设于所述的盆体2底部,当盆体2处于加热模式时加热器对换热液体进行加热。具体选型时,加热器5为电阻式加热器;加热器5与盆体2底部间设有铜质传热板。通过铜质传热板加强传热。散热组件6为翅片式换热器。散热组件6通过管路与夹层21连通,散热组件6与夹层2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散热管电磁阀8。散热组件6设于底座1中,当盆体2处于冷却模式时散热组件促进换热液体的对外散热。恒温厨师机装置还包括ARM处理器7,所述的ARM处理器7分别与散热管电磁阀8、步进电机、加热器5电连接。恒温厨师机装置还包括触摸屏9,所述的触摸屏9与所述的ARM处理器7电连接。通过触摸屏9实现人机互动。具体运行时,恒温厨师机装置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可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实际的调节,通过触摸屏9实现与ARM处理器7的交互,将设定好的运行形式以电信号的形式输送至ARM处理器7,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冷却时,夹层2中的换热液体起到对盆体2局部过热情况的缓解,将过热处的热量通过换热液体吸收,实现对整体盆体2的作用,同时ARM处理器向散热管电磁阀8发出指令,使得散热管电磁阀8处于打开状态,换热液体进入散热组件6进行散热;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升温时,ARM处理器向加热器5发出指令,加热器5根据实际的设定值对夹层2中的换热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液体起到分散热量的作用,使得加热后的换热液对盆体2的内壁面进行均匀的加热,避免了加热死角。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盆体(2),其顶部开口,壁面和底面均设有夹层(21),盆体(2)上设有把手(22),所述的夹层(21)中设有换热液体;/n机头(3),包括机头主体(31)和设于机头主体(31)上的横梁(32),所述的横梁(32)设于盆体(2)顶部的上方,所述的横梁(32)上设有步进电机;/n搅拌桨(4),垂直置于盆体(2)中,搅拌桨(4)一端与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式连接;/n加热器(5),设于所述的盆体(2)底部,当盆体(2)处于加热模式时加热器对换热液体进行加热;/n散热组件(6),设于底座(1)中,当盆体(2)处于冷却模式时散热组件促进换热液体的对外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盆体(2),其顶部开口,壁面和底面均设有夹层(21),盆体(2)上设有把手(22),所述的夹层(21)中设有换热液体;
机头(3),包括机头主体(31)和设于机头主体(31)上的横梁(32),所述的横梁(32)设于盆体(2)顶部的上方,所述的横梁(32)上设有步进电机;
搅拌桨(4),垂直置于盆体(2)中,搅拌桨(4)一端与所述的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可拆卸式连接;
加热器(5),设于所述的盆体(2)底部,当盆体(2)处于加热模式时加热器对换热液体进行加热;
散热组件(6),设于底座(1)中,当盆体(2)处于冷却模式时散热组件促进换热液体的对外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22)为中空结构,所述的把手(22)的上端与下端均与所述的夹层(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厨师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22)的上端设于进液孔(221),所述的进液孔(221)上设有进液旋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冯露雯李念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