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至少一块背板;多块板体,多块所述板体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框架本体,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内,每块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每块所述板体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背板的周向边沿分别插接安装在与其相对的所述板体上的所述限位凹槽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纳装置,因板体具有空腔结构,减少了原材料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板体一端设置限位凹槽,用于插接背板,便于板材间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材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内收纳系统包括衣柜、橱柜、浴室柜、玄关柜等收纳柜子,收纳柜子的材料包括实木、刨花板、秸秆板、木塑等材料。实木材料环保、质地坚硬、触感温和,一直受消费群体喜爱,但由于实木树种数量稀少,造成了实木收纳柜子价格偏贵;选用刨花板作为收纳柜子的主要材料,具有节省木材及价廉等优点,但刨花板的成型方式涉及大量的脲醛或酚醛树脂胶,不环保,易释放对人体有害气体,如甲醛、TVOC等,并且,刨花板防潮性能差,潮湿环境下易变形膨胀,力学性能下降,不易长期使用;秸秆板采用MDI胶,无添加甲醛,具有一定的环保性,但是,防潮性能并无提升,潮湿环境如卫生间、厨房的收纳柜子不易使用,且受潮后具有一定的秸秆味道;欧美国家采用PVC发泡板做为收纳柜子的主要材料,但PVC发泡板的静曲强度较低,不能满足收纳柜子隔板承重的需求;国内目前采用木塑材料作为收纳柜子的主要材料,具有一定的环保、防潮性能,并且力学性能符合家具使用要求,但缺点是价格偏高。而且,收纳柜子包括背板、顶板、两侧旁板、底板等连接为一体结构,顶板、旁板、底板与背板的连接方式多为五金件及木销连接,工序繁琐,不便于安装,因此,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收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收纳装置,包括:至少一块背板;多块板体,多块所述板体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框架本体,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内,每块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每块所述板体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背板的周向边沿分别插接安装在与其相对的所述板体上的所述限位凹槽内。可选地,每块所述板体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一空腔。可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肋,沿所述第一肋能够对所述板体进行裁切。可选地,每块所述背板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且当所述第二空腔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空腔沿着所述背板的端面间隔分布。可选地,所述背板的数量为多块,多块所述背板依次设置,且相邻所述背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每块所述板体的端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和孔径大小在板体间拼接时能够与连接件匹配安装。可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块承重板,每块所述承重板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空腔,所述承重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内部,所述承重板可与所述背板抵接,所述承重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框架本体相应位置的所述板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块横承板,每块所述横承板均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内部,所述横承板可与所述背板抵接连接,所述横承板的相对两侧侧面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板体和/或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块支撑板,每块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外侧面,且当所述支撑板为多个时,多个所述支撑板沿着所述框架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可选地,所述收纳装置还包括至少两块挡板,每块所述挡板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空腔,每块所述挡板平行于所述背板设置,每块所述挡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底部外侧面的两端,实现对所述支撑板的遮挡功能。采用本技术收纳装置,收纳装置采用的板体具有空腔结构,减少了原材料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板体一端设置限位凹槽,用于插接背板,便于板材间组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背板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板A端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背板B端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板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板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板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承重板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挡板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收纳装置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收纳装置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收纳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第一板体;2:第一空腔;3:限位凹槽;4:第一肋;5:安装孔;6:背板;61:第一背板;62:第二背板;63:第三背板;7:第二板体;8:第三板体;9:承重板;10:第三空腔;11:第三肋;12:第二空腔;14:第二横承板;15:支撑板;16:挡板;17:第四空腔;18:横梁;19:抽屉;20:三合一五金件;21:木销;22:第二肋;23:第四肋;24:第一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需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4、图9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至少一块背板6和多块板体(如第一板体1),多块所述板体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框架本体,所述背板6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内,每块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2,每块所述板体朝向所述背板6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3,所述背板6的周向边沿分别插接安装在与其相对的所述板体上的所述限位凹槽3内。收纳装置采用的板体具有空腔结构,减少了原材料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板体一端设置限位凹槽,用于插接背板,便于板体间组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1的横截面的基础尺寸为450×18mm,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置有第一空腔2和限位凹槽3,第一空腔2可沿着第一板体1的端面贯穿设置,第一空腔2的数量可根据第一板体1的具体形状设置;限位凹槽3的形状与背板6端部形状相匹配;限位凹槽3与背板6的端部呈间隙配合,背板6可插入限位凹槽3内,或背板6与限位凹槽3呈企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凹槽3的宽度与背板厚度匹配,通常为5~10mm,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宽度;所述第一板体1通常为长方体,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横截面设置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或其他常见形状。板体也可以根据具体安装环境选择,设置为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中或如图6所示实施例三中板体的形状。每种板体的厚度基本相同,但横截面的尺寸不同,尤其是长度不同,长度范围在300~600mm;第一空腔2的数量可根据板体的端面长度设置,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块背板;/n多块板体,多块所述板体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框架本体,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内,每块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每块所述板体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背板的周向边沿分别插接安装在与其相对的所述板体上的所述限位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块背板;
多块板体,多块所述板体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框架本体,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内,每块所述板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空腔,每块所述板体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表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凹槽,所述背板的周向边沿分别插接安装在与其相对的所述板体上的所述限位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板体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所述第一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肋,沿所述第一肋能够对所述板体进行裁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背板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空腔,且当所述第二空腔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二空腔沿着所述背板的端面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的数量为多块,多块所述背板依次设置,且相邻所述背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板体的端面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和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许伟,步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