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493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包括小车主体和箱体,所述箱体位于小车主体上端,所述小车主体包括底座、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位于底座底端,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凹槽内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两端均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活动套设在固定横杆两端,所述第一减震弹簧一端与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小车主体和箱体,可以将需要配送的快递放置在箱体内,然后通过小车主体自动送到目的地,通过用户扫描手机获取的二维码进行取货,操作简单,可以避免用户因天气原因或其他原因不便于签收快递的现象,方便签收快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相关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大时代的到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在网上购物来代替现实中的购物,签收快递已经是人们常做的一件事。然而有时人们因工作繁忙常常忘记去收快递或者签收快递的地方距离居住的地方比较远,不方便拿取,且在雨雪天气时也不便于出门去取快递,因此,需要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有时人们因工作繁忙常常忘记去收快递或者签收快递的地方距离居住的地方比较远,不方便拿取,且在雨雪天气时也不便于出门去取快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包括小车主体和箱体,所述箱体位于小车主体上端,所述小车主体包括底座、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位于底座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主体和箱体(5),所述箱体(5)位于小车主体上端,所述小车主体包括底座(1)、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4)位于底座(1)底端,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弹簧(19)和第二减震弹簧(20),所述凹槽(13)内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横杆(18),所述固定横杆(18)两端均与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9)活动套设在固定横杆(18)两端,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9)一端与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减震弹簧(19)一端连接有滑动套(21),所述底座(1)上设有承载板(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主体和箱体(5),所述箱体(5)位于小车主体上端,所述小车主体包括底座(1)、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4)位于底座(1)底端,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弹簧(19)和第二减震弹簧(20),所述凹槽(13)内部两侧均设有固定横杆(18),所述固定横杆(18)两端均与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9)活动套设在固定横杆(18)两端,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9)一端与凹槽(13)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减震弹簧(19)一端连接有滑动套(21),所述底座(1)上设有承载板(14),所述承载板(14)位于凹槽(13)上端,且承载板(14)下表面两侧均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保证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支撑杆(17),所述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支撑杆(17)交叉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支撑杆(17)一端与均承载板(14)底端活动连接,且第一支撑杆(16)和第二支撑杆(17)另一端分别与滑动套(2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0)位于凹槽(13)内部,且第二减震弹簧(20)顶端通过橡胶垫与承载板(14)下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智能收件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两侧均设有侧板(6),所述侧板(6)与箱体(5)之间设有折叠筒(23),所述箱体(5)顶端设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传动丝杆(10)、第二传动丝杆(11)和控制箱(9),所述控制箱(9)位于箱体(5)正上端,所述第一传动丝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存黄艳虎甘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