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翻页书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包括翻页组件、支撑组件、翻书架、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所述翻书架包括展示板、支撑板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展示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展示板背面中部与支撑板顶面中部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翻页组件包括翻书指、支撑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支撑架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杆与翻书指相连,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支撑架侧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以减少老师在教学中不必要的麻烦,使老师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
本技术涉及翻页书架
,具体涉及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
技术介绍
古代文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黑板上进行书写教学,往往是一手拿书,一手书写,非常不方便老师操作。老师的课本或讲义若是放在桌面上,课本上的字迹会模糊不清,不方便使用,老师需要来回翻书,增加老师的体力消耗,浪费课堂时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用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包括翻页组件、支撑组件、翻书架、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所述翻书架包括展示板、支撑板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展示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展示板背面中部与支撑板顶面中部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展示板顶面底部固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展示板顶面顶部固接有翻页组件,所述翻页组件包括翻书指、支撑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支撑架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杆与翻书指相连,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支撑架侧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角度调节组件分别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信号连接。具体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接于支撑板顶面中部,另一端铰接于展示板背面中部。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托书板和两个卡扣,每个所述卡扣沿托书板竖向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每个所述卡扣与托书板之间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托书板顶面设有滑轨,所述卡扣底部固接有与托书板顶面滑轨相匹配的滑块。具体的,所述翻书指前端固接有叉体,所述叉体上设置有两个竖向叉齿。具体的,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为蓝牙、WIFI、红外或ZigBee。具体的,所述控制终端为遥控器,所述遥控器内部设有控制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展示板背面中部与支撑板顶面中部设置的角度调节组件,能够调节展示板的使用角度,方便老师观看和操作;通过支撑组件用于放置书籍,起到夹紧和托起书籍的作用;利用翻页组件,能够实现对书籍自动翻页的目的,从而解放老师的双手,使老师在教学时使用更加方便和舒适;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能够使老师通过控制终端直接控制本技术的自动翻书架进行翻书操作,从而减少老师在教学中不必要的麻烦,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遥控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展示板1、支撑板2、电动伸缩杆3、托书板4、卡扣5、第二电机6、丝杆7、支撑杆8、翻书指9、叉齿10、第一电机11、遥控器12、支撑架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附图1-3,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包括翻页组件、支撑组件、翻书架、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所述翻书架包括展示板1、支撑板2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展示板1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板2,所述展示板1背面中部与支撑板2顶面中部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展示板1顶面底部固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展示板1顶面顶部固接有翻页组件,所述翻页组件包括翻书指9、支撑杆8、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6、支撑架13和丝杆7,所述第一电机11设置在支撑架13上,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杆8与翻书指9相连,所述丝杆7的一端与支撑架13侧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6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6和角度调节组件分别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信号连接;通过展示板1背面中部与支撑板2顶面中部设置的角度调节组件,能够调节展示板1的使用角度,方便老师观看和操作;通过支撑组件用于放置书籍,起到夹紧和托起书籍的作用;利用翻页组件,能够实现对书籍自动翻页的目的,从而解放老师的双手,使老师在教学时使用更加方便和舒适;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能够使老师通过控制终端直接控制本技术的自动翻书架进行翻书操作,从而减少老师在教学中不必要的麻烦,使用方便。具体的,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为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一端固接于支撑板2顶面中部,另一端铰接于展示板1背面中部,用于调节展示板1的使用角度。具体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托书板4和两个卡扣5,每个所述卡扣5沿托书板4竖向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每个所述卡扣5与托书板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托书板4顶面设有滑轨,所述卡扣5底部固接有与托书板4顶面滑轨相匹配的滑块,用于夹紧和托起书籍的作用,适用于大小不同的书籍。具体的,所述翻书指9前端固接有叉体,所述叉体上设置有两个竖向叉齿10,用于叉住书页。具体的,所述远程通信模块为蓝牙、WIFI、红外或ZigBee,所述控制终端为遥控器12,所述遥控器12内部设有控制器,通过遥控器12对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6和角度调节组件进行操控,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涉及遥控器12的遥控过程、控制器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对第一电机11、第二电机6和角度调节组件进行控制的过程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旨在自动翻书架的结构特征。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电机11为可实现正反转的电机,通过遥控器12控制第一电机11的正反转,当第一电机11在工作时,带动翻书指9和支撑杆8转动,用于将书页翻转。进一步的,本技术中涉及第二电机6为可实现往复运动的电机,通过遥控器12控制第二电机6的丝杆7往复运动,当第二电机6在工作时,丝杆7带动第一电机11、翻书指9和支撑杆8沿直线上往复运动,用于实现叉住书页,当第一电机11实现书页翻转后,再将书页释放,完成夹住和释放书页的作用。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使用时,老师首先将书籍放置在托书板4上,利用两个卡扣5卡住书籍的前后两个封面,夹紧和托起书籍;通过遥控器12调节电动伸缩杆3的高度,能够调节展示板1的使用角度,方便老师观看和操作;随后通过遥控器12驱动第二电机6带动丝杆7直线运动,叉住书页,再驱动第一电机11带动翻书指9和支撑杆8正转,实现书页翻转;随后驱动第二电机6带动丝杆7反向直线运动,释放书页,随后驱动第一电机11带动翻书指9和支撑杆8反转,即完成对书籍的自动翻转。本技术结构简单,以减少老师在教学中不必要的麻烦,使老师在使用过程中更方便、更舒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包括翻页组件、支撑组件、翻书架、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翻书架包括展示板、支撑板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展示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展示板背面中部与支撑板顶面中部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展示板顶面底部固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展示板顶面顶部固接有翻页组件,所述翻页组件包括翻书指、支撑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支撑架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杆与翻书指相连,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支撑架侧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角度调节组件分别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包括翻页组件、支撑组件、翻书架、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翻书架包括展示板、支撑板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展示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板,所述展示板背面中部与支撑板顶面中部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展示板顶面底部固接有支撑组件,所述展示板顶面顶部固接有翻页组件,所述翻页组件包括翻书指、支撑杆、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支撑架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杆与翻书指相连,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支撑架侧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角度调节组件分别通过远程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用自动翻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接于支撑板顶面中部,另一端铰接于展示板背面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杨长杰,
申请(专利权)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