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7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它包括桌板、底座、升降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两个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桌板连接,两个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每个升降立柱包括至少四个自外向内依次套接且可同步伸缩的立管以及设置在位于内侧立管中心孔内的线性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线性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线性驱动机构转动,使升降立柱伸缩。该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使立柱不占用桌面空间,且桌板升降时的行程较大,用户体验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台
,具体讲的是一种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
技术介绍
升降工作台是一种可调节高度并放置在桌面上使用的工作台,可根据人的身高、坐姿及站姿来调节高度。目前有电动和手动两种,电动的升降工作台一般采用电机驱动桌板升降,手动升降工作台一般是采用气弹簧或带调节孔的调节杆来实现桌板升降;而现有技术的电动升降工作台其结构一般包括底座,用于放置在桌面上;安装在底座上并竖直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壁上滑动配合一滑动件,所述的滑动件沿立柱的高度方向升降,该滑动件用于和桌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立柱内设有可转动的丝杠,所述的滑动件与丝杠螺纹连接,丝杠转动时带动滑动件沿丝杠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立柱的底部连接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丝杠转动。该现有技术的电动升降工作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用户的体验感较差,具体表现为:首先,由于立柱固定高度的限制,使该电动升降工作台占用较多的桌面高度空间;其次,驱动电机设置在立柱的底部,也即立柱的下端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的底部与底座连接,这样设置又增加了立柱顶端与底座之间的高度,使立柱占用较多的桌面高度空间,当桌板下降至最低位置时,桌板与底座之间的高度较高;再者,由于立柱固定高度的限制,立柱顶端的高度远高于桌板的高度,使桌板顶部的美观度较差,用户体验感较差,且立柱占用较多的包装空间,增加包装成本;另外,该电动升降工作台的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立柱内丝杠的下端通过驱动齿轮箱传动连接,该驱动齿轮箱的设置,进一步抬升了立柱的高度,由于用户站立办公时的高度有限,如果抬升了立柱的高度,那么就会导致桌板升降的有效行程较短,因此该驱动齿轮箱的设置占用桌板的行程较多,用户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立柱不占用桌面空间,且桌板升降时的行程较大,用户体验感好的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它包括桌板、底座、升降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两个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桌板连接,两个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每个升降立柱包括至少四个自外向内依次套接且可同步伸缩的立管以及设置在位于内侧立管中心孔内的线性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线性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线性驱动机构转动,使升降立柱伸缩。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电机与两个升降立柱内的线性驱动机构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两个升降立柱内的线性驱动机构的转动轴分别连接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的皮带依次绕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使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同步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立柱包括四个自外向内依次套接且可同步伸缩的立管:第一立管、第二立管、第三立管和第四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线性驱动机构包括丝杠,所述的丝杠上螺纹连接一第一连接座,所述的第二立管与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丝管,其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第一丝管套设在丝杠上,该第一丝管可与丝杠同步旋转且第一丝管与丝杠可沿轴向相对滑动产生位移,所述的第一丝管上螺纹连接一第二连接座,所述的第三立管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二丝管,其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第二丝管套设在第一丝管上,该第二丝管可与第一丝管同步旋转且第二丝管与第一丝管可沿轴向相对滑动产生位移,所述的第二丝管上螺纹连接一第三连接座,且第三连接座通过连接管与第四立管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丝管上套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座内,用于使第一丝管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连接座可转动连接且使第一丝管与第一连接座可沿轴向同步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丝管上套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二轴承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座内,用于使第二丝管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连接座可转动连接且使第二丝管与第二连接座可沿轴向同步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连接一安装架,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在安装架上,且驱动电机的转轴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的安装架上可转动连接有两个供皮带绕过的第一涨紧轮,每个升降立柱上可转动连接一供皮带绕过的第二涨紧轮。作为优选,所述的桌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键盘托支架,所述的键盘托支架上连接有键盘托。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储物柜。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结构的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将桌板固定连接在两个升降立柱的上端,两个升降立柱完全隐藏在桌板的下方,从而使两个升降立柱不占用桌板上的放置空间;因此该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的升降立柱不占用桌面上空间,使桌板的上方美观度好,用户体验感好。其次,采用两个升降立柱来支撑桌板的升降,从而使桌板的升降稳定性好,承重能力强;再者,采用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来带动两个升降立柱内的线性升降机构动作,其传动噪音低,用户体验感好;另外,该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的升降立柱采用至少四个立管组成,因此其行程较大;具体的该升降立柱的线性驱动机构采用自外向内依次套装的第二丝管、第一丝管和丝杠组成,该第二丝管、第一丝管和丝杠均可同步转动,且可相对滑动产生位移;因此该线性驱动机构的行程较大,换句话说,该线性驱动机构的第一丝管、第二丝管和丝杠在相对滑动完全收缩时,其整体的长度较短;也即与现有技术的线性驱动机构相比,在线性驱动机构完全展开高度相等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线性驱动机构在完全收缩时的长度远小于现有技术的线性驱动机构在完全收缩时的长度;换句话说,在该线性驱动机构完全收缩高度相等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线性驱动机构在完全展开时的长度远大于现有技术的线性驱动机构在完全展开时的长度;因此本技术的线性驱动机构的行程较大,从而使升降立柱的行程较大,满足人们对桌板升降行程最大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的升降立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桌板,100、键盘托支架,101、键盘托,2、升降立柱,200、第一立管,201、第二立管,202、第三立管,203、第四立管,3、底座,4、驱动电机,5、皮带,6、第一皮带轮,600、第二皮带轮,601、第三皮带轮,602、第一涨紧轮,603、第二涨紧轮,7、安装架,8、丝杠,800、第一丝管,801、第二丝管,802、连接管,803、转动轴,9、第一连接座,900、第二连接座,901、第三连接座,10、第一轴承,1000、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其放置在桌面或台面上供电脑显示器放置;它包括桌板1、底座3、升降组件和驱动电机4,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2,两个升降立柱2的上端与桌板1连接,两个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桌板、底座、升降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两个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桌板连接,两个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每个升降立柱包括至少四个自外向内依次套接且可同步伸缩的立管以及设置在位于内侧立管中心孔内的线性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线性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线性驱动机构转动,使升降立柱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桌板、底座、升降组件和驱动电机,所述的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两个升降立柱的上端与桌板连接,两个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每个升降立柱包括至少四个自外向内依次套接且可同步伸缩的立管以及设置在位于内侧立管中心孔内的线性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线性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用于带动线性驱动机构转动,使升降立柱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与两个升降立柱内的线性驱动机构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两个升降立柱内的线性驱动机构的转动轴分别连接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所述的皮带依次绕过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使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电动升降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立柱包括四个自外向内依次套接且可同步伸缩的立管:第一立管、第二立管、第三立管和第四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的线性驱动机构包括
丝杠,所述的丝杠上螺纹连接一第一连接座,所述的第二立管与第一连接座连接;
第一丝管,其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第一丝管套设在丝杠上,该第一丝管可与丝杠同步旋转且第一丝管与丝杠可沿轴向相对滑动产生位移,所述的第一丝管上螺纹连接一第二连接座,所述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李响魏瑞志
申请(专利权)人: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