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桌,它包括桌板和底座;横梁组件;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及驱动电机;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外壳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横梁组件的两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外壳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两外侧壁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件,该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凸出设置在外壳的外侧,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设有径向外凸的限位柱头;横梁组件上设有两个供紧固件的外端卡入的卡孔,且限位柱头的外径尺寸大于卡孔的孔径尺寸。该电动升降桌在展开和折叠时,能避开桌板的碰撞以及驱动电机接线的干涉,且能引导用户安装,实现快速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升降桌
本技术涉及智能办公家具
,具体讲的是一种电动升降桌。
技术介绍
升降桌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办公桌,可根据人的身高、坐姿及站姿来调节高度,其一般包括电动升降桌和手动升降桌。现有技术的电动升降桌,其结构一般包括桌板、底座、两个可升降的升降立柱以及安装在桌板底部的横梁,每个升降立柱包括可升降的桌腿及驱动桌腿升降的驱动电机,且桌腿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外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通过螺丝与横梁连接;该结构的电动升降桌为了便于用户安装及节省包装空间,一般设置成可折叠式的,也即升降立柱可折叠,该升降立柱与横梁之间的安装方式一般是:预先通过两颗螺丝将驱动电机外壳的第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横梁的两内侧壁上,且使该两颗螺丝拧松;然后转动升降立柱使升降立柱与桌板垂直,再将用于连接桌板底部的支撑板装在横梁的端面上,并用两颗螺丝固定;然后再通过两颗螺丝,且使该两颗螺丝穿过支撑板上的连接孔与处于横梁内的驱动电机外壳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最后再拧紧连接驱动电机外壳第一端的两颗螺丝。因此该电动升降桌的升降立柱的安装比较繁琐,用户在安装时需要拧紧多颗螺丝,所需时间较长,安装较为不便,不能实现快速安装的要求;且升降立柱在折叠时,还需要拆下连接驱动电机外壳的第二端的两颗螺丝,因此操作非常不便。该现有技术的电动升降桌在用户购买后组装时,由于可转动的升降立柱没有引导安装的作用,用户必须依靠安装说明书,来进行组装,操作比较麻烦。再者,该现有技术的电动升降桌的驱动电机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的长度方向一致,驱动电机外壳的内端与横梁预先通过两颗螺丝铰接,由于驱动电机外壳的内端端面上设有接线,这样在升降立柱折叠时,会使接线碰触到桌板底部,或者接线对升降立柱的折叠起到干涉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展开和折叠时,能避开桌板的碰撞以及驱动电机接线的干涉,且能引导用户安装,实现快速安装的电动升降桌。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动升降桌:它包括桌板和底座;横梁组件,连接在桌板的底部;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及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驱动电机,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横梁组件的两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外壳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两外侧壁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件,该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凸出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设有径向外凸的限位柱头;所述的横梁组件上设有两个供紧固件的外端卡入的卡孔,且限位柱头的外径尺寸大于卡孔的孔径尺寸。作为优选,所述桌板靠近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大于桌板远离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作为优选,它还包括设置在横梁组件两端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横梁组件两端的顶部均设有一缺口,所述的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组件两端的缺口内,且支撑板的顶部与横梁组件的顶部相平齐;所述的两个支撑板上均设有与桌板底部连接的连接孔。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组件的两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与横梁组件内侧壁上的卡孔相对应且连通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用于可供螺丝刀插入并拧紧卡孔内的紧固件。作为优选,所述的卡孔具有一个设置在横梁组件底壁上且供紧固件外端插入的开口部以及一个设置在横梁组件内侧壁上的容置孔,且开口部与容置孔之间贯通,容置孔的孔径尺寸大于开口部的宽度尺寸;所述紧固件靠近限位柱头的一端设有一段径向外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外径尺寸大于开口部的宽度尺寸且小于容置孔的孔径尺寸;在紧固件拧紧的状态下,所述的凸出部插接在容置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的横梁组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及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连接杆,所述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由两个横管组成,两个横管之间设有供外壳安装的空隙;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横梁的两个横管内,连接杆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二横梁的两个横管内,所述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螺丝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电动升降桌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电动升降桌的驱动电机的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且外壳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横梁组件的两内侧壁可转动连接;这样改变了驱动电机的外壳的转动支点,在升降组件展开和折叠时,能使驱动电机的外壳避开桌板的碰撞以及驱动电机外壳端部接线的干涉,使升降组件展开和折叠更加方便;再者,外壳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两外侧壁上的两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件,该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可卡入卡孔,且限位柱头的外径尺寸大于卡孔的孔径尺寸;升降立柱在安装时,由于驱动电机的外壳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横梁组件的两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因此转动升降立柱至竖直位置,且使驱动电机的外壳的第二端的两外侧壁上的紧固件外端卡入卡孔内,并用工具旋紧两个紧固件即可将驱动电机的外壳的第二端固定,操作非常简单、方便。由于驱动电机的外壳的第二端的两外侧壁上的两个紧固件使产品出厂时预先连接在驱动电机外壳的第二端的两个螺纹孔内,且两个紧固件没有完全旋入螺纹孔,处于拧松状态;这样用户在固定驱动电机的外壳的第二端时,无需额外装上紧固件,只需将该两个预装的紧固件在卡孔内拧紧即可;再者,驱动电机外壳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横梁组件的两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因此无需用户再固定外壳的第一端;另外,在折叠升降立柱时,只需稍稍松开外壳的第二端的两个紧固件,而无需将两个紧固件拆下,即可使两个紧固件脱离横梁组件两内侧壁上的卡孔,从而完成升降立柱的折叠操作。综上所述,该电动升降桌使升降立柱能快速展开组装或折叠收纳,且升降立柱在展开组装时无须用户另外使用紧固件组装以及升降立柱在折叠收纳时无须用户拆下紧固件,操作简单、方便。该电动升降桌的升降立柱的这样设置,能引导用户安装,实现快速安装。另外,桌板靠近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大于桌板远离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也即横梁组件在桌板底部的连接位置是设置在远离用户的位置,或者说横梁组件在桌板底部的连接位置偏离桌板底部中心,且桌板靠近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大于桌板远离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由于桌板下方靠近用户的一侧的空间,是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空间;这样设置,使桌板下方靠近用户一侧的空间较大,使用户的腿能自由放置,用户在活动腿部时,不会碰到驱动电机的外壳,使用非常方便、安全,用户体验感好。进一步地,卡孔的开口部及容置孔的形状设置以及紧固件上凸出部的设置,在紧固件拧紧的状态下,所述的凸出部插接在容置孔内,该凸出部又被开口部限位,避免紧固件从卡孔内脱离;这样使外壳的第二端连接的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动升降桌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动升降桌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动升降桌的升降立柱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动升降桌的升降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电动升降桌的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桌板和底座;/n横梁组件,连接在桌板的底部;/n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及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驱动电机,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横梁组件的两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外壳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两外侧壁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件,该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凸出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设有径向外凸的限位柱头;所述的横梁组件上设有两个供紧固件的外端卡入的卡孔,且限位柱头的外径尺寸大于卡孔的孔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桌板和底座;
横梁组件,连接在桌板的底部;
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升降立柱及驱动升降立柱升降的驱动电机,所述升降立柱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连接,升降立柱的下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组件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通过转轴与横梁组件的两内侧壁可转动连接,外壳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两外侧壁上设有两个螺纹孔,且两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两个紧固件,该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凸出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两个紧固件的外端均设有径向外凸的限位柱头;所述的横梁组件上设有两个供紧固件的外端卡入的卡孔,且限位柱头的外径尺寸大于卡孔的孔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靠近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大于桌板远离用户的一侧壁到横梁组件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横梁组件两端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横梁组件两端的顶部均设有一缺口,所述的两个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梁组件两端的缺口内,且支撑板的顶部与横梁组件的顶部相平齐;所述的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蒋领辉,封迪庆,
申请(专利权)人: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